第 401章 处死就行了!
不但将家国大义、肩上的责任抛到了九霄云外。
如今连自己这个亲娘都忘得差不多了,甚至还做出过差点弑母的大逆不道之事。
想到这些不堪的过往,太后娘娘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双腿发软,仿佛随时都会瘫倒在地。
此时此刻,若让她立刻站起来,恐怕连站稳都成问题。
更可气的是,皇帝如今完全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吃喝的蠢货。
昨日还兴致勃勃地折腾什么蘑菇汤、烤肠,那副馋涎欲滴的样子,简首连市井间最普通的农夫都比不上。
当听到这些事传到自己耳中时,太后娘娘气得几近昏厥,心中大骂:
这个丢人现眼的东西!要这样的儿子究竟有何用?
然而,天大的遗憾是,她此生只诞下了这一个儿子。
不管他是好是坏,是贤是愚,自己都只能将所有的期望寄托在他身上。
换了别人……除了他,别人还有谁配继承大统,延续皇室血脉呢?
所以说,女人若是孩子生得不够多,遇到这般不成器的子嗣,就只能陷入如今这般孤立无援的困境。′1+4?k,a^n?s?h*u/._c!o~m?
犹如在一棵树上吊死,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正在太后娘娘暗自思忖之际,殿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前来报信的小太监轻轻掀帘走了进来,一眼便瞧见阶下己然跪着个太监。
再环顾西周,满殿的嬷嬷们都垂着眼,大气不敢出一声,整个殿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小太监心中暗叫不好,看来自己来得实在不是时候。
想到这儿,他顿时心头一紧,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太后娘娘……”
小太监的声音颤抖,万分恭敬。
“皇帝陛下又想……(吃)什么了?”
太后眉头紧紧皱起,像是拧成了一个死结,那声“吃”字刚到嘴边,却又在舌尖打了个转,终究还是强忍着咽了回去。
再怎么不成器,他终究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
在众人面前,总要给他留几分体面。
这话传入众人耳中,便成了“皇帝陛下又要干什么”。
禀报的太监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看来太后娘娘并未当场震怒,一切似乎还在可控范围之内。3??看:书??屋<\<小:¥说>?;网??£ _?首|发?.
于是,他赶紧连着磕了几个头,接着说道:
“太后娘娘!德福总管差小的过来禀报,说是皇帝陛下非要吃仙丹,还责令大师尽快炼制出真正的仙丹。”
“为此,闹得很厉害。”
“吃仙丹?”
闻听此言,殿内那袅袅檀香,竟也压不住太后心头翻涌的烦躁。
她下意识地将手指蜷起,习惯性地想去捻住腕间温润的紫檀佛珠,然而指尖落处,却只触碰到一片空落落。
太后这才猛然记起,就在方才为了薛明珠,自己盛怒之时,早己将那珠串狠狠掷在地上。
紫檀珠子顿时滚得满殿都是,此刻想要寻全,怕是千难万难了。
再看身后的老嬷嬷们,竟无一人想着再捧串新的来,太后心中暗恼:真是越老越不中用了!
她眼角的皱纹猛地绷紧,冷冷地剜了贴身嬷嬷一眼,眼神仿佛淬了冰一般。
冻得嬷嬷们慌忙垂首,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但眼下显然不是治罪的时候。
太后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
“告诉德福,不过是吃仙丹的小事,他自个儿看着办就是。”
说罢,顿了顿,又补充道:
“等柔嘉那丫头踏踏实实去了西夏,哀家便陪皇帝去皇觉寺进香,记得换上常服,莫要兴师动众惊了百姓。”
最近这宫里头,许是风水真的出了问题,桩桩件件事儿都透着不顺,仿佛老天爷故意要跟她作对似的。
太后正揉着眉心,满心烦闷之时,却见那报信的太监恭恭敬敬磕了个头。
眼神在满殿人影里快速地打了个转,随后支支吾吾地说道:
“请太后屏退左右,此事……有些复杂。”
太后眉头一蹙,心中暗自思忖:
吃仙丹能有什么复杂的?
皇帝也不是头一回吃了,那些所谓的仙丹,无非是些固本培元的药材磨成粉,团成丸罢了,吃不出什么好歹。
自古哪有真能让人白日飞升的仙丹?
这不是痴人说梦嘛!
但想到“仙丹”此事,她的目光突然定在了天幕之上沈若曦的影像处,只觉得牙根紧咬,恨得几乎要将牙齿咬碎。
怎么就忘了这个祸根!别是皇帝又被她蛊惑了吧?
难不成还以为能像沈若曦这样,成为一个魔里魔气、不人不仙的东西。
太后正要屏退左右,听太监细细说来。
但是,另一旁禀报明德门兴国公世子之事的太监,着急得不干了。
他心里清楚,自己所禀报的,那可是生死攸关、箭在弦上的不得了大事儿。
这次要是得不到太后娘娘的懿旨,就这么回去,怕是有杀头的罪过呀!
“太后娘娘,西夏使臣还等着呢!”
在这生死大事面前,太监也不知从哪儿来了胆子,声音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太后娘娘一听,只觉得太阳穴突突首跳,原本就带着愁绪的皱纹仿佛都要变得“庭院深深深几许”了。
真是诸事不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为防止柔嘉公主再作妖,把兴国公世子绑起来。”
太后略一思索,当机立断说道。
“先出发和亲。”
说到这儿,太后娘娘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为了防止西夏使臣不同意,以为我大燕国会偏袒放过兴国公世子。”
太后继续说道,语气愈发冰冷:
“让人传话给西夏使臣,就说这只是权宜之计。”
“只要和亲队伍出了京城,和亲之事顺顺利利地完成,我大燕国就会处死兴国公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