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诸葛诞,拐走了卧龙?

建安十二年,春。^r-a+n+w-e¨n!z!w′w′.`c_o`m¨

南阳卧龙岗,小雨。

泥泞的山道上,一个羸弱的身影踽踽独行,深一脚浅一脚的朝着山腰那处隐秘的草庐赶去。

屋内,窗扉半掩。

诸葛亮跪坐于席上,目光沉静,正翻阅一卷竹简。

“吱呀——”

门被应声推开。

“二哥!”

诸葛亮抬头,见是自己的堂弟诸葛诞前来,不由得心中讶异,又从桌上拿了一个茶盏,倒了一杯热茶,放到了对面。

“你不在洛阳好生念书,来我这作甚?”

诸葛诞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水渍,顺手将手中的斗笠放在门后,脱下外袍,随后坐在诸葛亮的对面,端起面前的热茶,将其一饮而尽。

“我打算去投奔刘备,恰逢新野离此不远,所以顺路来看看二哥!”

没错,现在的诸葛诞,并非书中被称为“诸葛三杰”的诸葛诞,而是来自于一个后世的灵魂。

他不过是一个在图书馆熬夜奋战,想成为一个高级牛马的小镇做题家。

一觉醒来,便穿越到了东汉末年。

既来之,则安之。

早几年,诸葛诞便想去投奔某一方势力,不过碍于当时年岁尚小,家中族老均不同意,于是强行将其送往洛阳求学。¢2?芭.看!书-王\ \蕞,鑫?漳′結.埂-欣^快/

说什么良禽择木而栖,君子待时而动,要待价而沽,学好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待,就待了三年。

天下早已经乱成一锅粥。

曹操一战而定,拿下袁绍,挟天子以令诸候;孙权借父、兄威名,以江东世家为基本盘,基本上算是扎下了根;

荆州牧刘表此刻病重在床,蔡、张二人把持朝政,只待曹操大军南下,便打算举城投降。

诸葛诞觉得,此时自己若再不出山,等到三分天下后再去投靠某一方,恐怕连口汤都剩不下。

权衡利弊之后,诸葛诞还是来到了新野,准备投靠刘备。

毕竟相比于意气风发的曹操和班底成型的孙权,还是眼下一穷二白,亟待扩充势力的刘备更符合他的预期。

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

诸葛亮见诸葛诞一脸疲惫,关切道:

“你此来隆中,可禀告过你母亲和族中长辈?”

诸葛诞摇了摇头。

见诸葛诞沉默,诸葛亮也猜到了个中缘由。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从洛阳跑到新野,数百公里,说起来容易,这里面的凶险与艰辛,恐怕超出常人所想象。

“公休,你为何……如此钟情那刘玄德?”

“刘玄德二弃徐州,先投曹操,后奔袁绍,最终依附刘表,屡战屡败!”

“而今寄人篱下,兵马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惶惶如丧家之犬,天下皆知其一息奄奄。!看~书·君! ¨已-发\布·最_新~章.节\”

“你此时去投——图什么?”

诸葛亮很是不解。

“图什么……”

诸葛诞看着此刻质问自己的诸葛亮,心中一股怪异感袭来。

这个问题,最应该问的应该是你吧!

要是你自己知道后来的你为了帮刘备撑起大汉的一片天,病死五丈原,真正意义上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就不会问我图什么了。

不过这话诸葛诞自然不会说。

他略想了想,仔细斟酌着措辞。

“当今天下,英雄逐鹿,袁绍新败于官渡,其二子争权不休,早晚为曹操吞并;江东孙氏,根基已定,然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盘根错节,能保江东门户已是不易!”

“益州刘璋暗弱在北,荆州刘表病重,其馀各路诸候皆如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所谓天下英雄,无非便是曹、刘二人。”

诸葛亮点了点头,似是颇为赞同。

诸葛诞看向屋外许都的方向,眼神暗淡,开口道:

“曹公麾下,名将谋臣如云,颍川士族、谯沛故旧,党同伐异,内斗不休,寒门之士,焉有出头之日?”

“更何况……”诸葛诞指了指自己,“我不过年仅十二,便是曹公器重,又有何话语权?”

“总归还是年岁尚幼。”

“然……刘玄德不同!”

“刘皇叔虽屡战屡败,但其仁声布于四海,信义着于天下,麾下关张赵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却依旧甘效死力,将帅失散,复又能聚,此非真英雄若何?”

“他必不会因年岁大小而轻视于我!”

“更何况,刘玄德乃汉室正统!”

诸葛诞挺直身躯,似乎一股奇异的力量灌注全身,“若诞能助刘皇叔三兴大汉,这天下,岂非有我诸葛诞的浓重一笔?!”

“这史书,要如何记载我诸葛诞?!”

“小弟不才,愿附骥尾,共图大业!”

“纵是粉身碎骨,也好过在别处仰人鼻息,碌碌一生。”

话语落下,庐内死寂。

只听得见火焰卷起炭屑,发出时不时的爆鸣声。

诸葛亮摇着的羽扇早已经停止,眼底深处,某种难以言喻的神采一闪而逝。

“若非早知道你属意刘玄德,亮竟有种——公休此行,乃是替刘玄德做说客的感觉。”

诸葛诞清楚的知道,刘备肯定会在未来请诸葛亮出山,于是笑了笑,打趣道:

“天下英雄,无非便这几人,可供选择不多!”

“二哥总是要出仕,若是肯帮我,不若你我一起去投奔那刘玄德如何?”

“恩,好,我跟你去!”

“不过我知二哥此时并无……”

诸葛诞:“?!”

诸葛诞似乎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刚刚,听到了什么?!

“等下,二哥你说什么?”

“你说……好?”

他不过是顺嘴开口提及,却不曾想诸葛亮居然答应出山了?

这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那三顾茅芦怎么办?!

诸葛亮目光灼灼,开口道:“公休既将刘玄德夸得天上地下少有,亮便去看看又有何妨?”

“一来公休年岁尚小,亮随你同行亦可帮衬一二;二来世人皆道刘玄德仁义德泽,若真是如此,亮便为其谋划,又有何不可?”

“前些时候,元直亦投奔于刘皇叔,若非曹操挟孝道相逼,恐元直亦不会背弃而去。”

“更何况,公休亦为刘玄德追随千里而来。”

“能让你二人倾心追随,此等人物,亮很是好奇啊!”

他顿了顿,目光穿透草庐,声音沉凝而坚决。

“既如此,亮便去见见这位——”

“刘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