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枪封神!赵政委,这玩意儿叫汉阳造?

炉火升腾,烈焰如龙,将半个院子的夜色都烧成了赤红色。!w/a.n`b-e!n!t!x-t¨.!n,e¢t?

风箱的急促,呼呼作响。

火星子不断从烟囱里窜出,旋即被冰冷的夜风撕碎。

王铁匠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被火光镀上了一层坚硬的油光。

他用铁钳死死夹住那块坦克履带板,像献祭一般,郑重地送入炉膛最灼热的中心。

周围的工匠们不自觉地停下了呼吸,一双双眼睛死死盯在那一团吞噬钢铁的烈焰上。

那不是普通的钢。

那是他们铁锤也砸不弯的顽固,是鬼子坦克碾过家园的嚣张。

而现在,它承载了整个兵工厂,最后的希望。

钢板在烈焰的舔舐下,由墨黑转为暗红,再从暗红,化为刺目的橘黄。

“火候到了!”

王铁匠一声暴喝,与徒弟合力将钢板拖出,重重砸在铁砧上!

“哐——!”

沉重的铁锤轰然落下,声浪几乎要震破人的耳膜。

火星爆溅!

不同于以往锻打普通钢材的沉闷声响,这一次,铁锤与钢板的每一次碰撞,都爆发出一种清越、高亢的金属长鸣。

钢板在铁锤的捶打下,缓慢地延展,变形。

它依旧坚韧,却不再无法驯服。

“有门儿!真的有门儿了!”

一个年轻工匠的声音带着哭腔,激动地喊了出来。

所有人都涌了上来,他们麻木己久的脸上,重新泛起了血色。

绝望被炉火烧尽,希望,正在铁锤的轰鸣声中,被一锤一锤地重新锻造出来。

林岚没有加入那片狂欢。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确认了特种钢的可塑性,便转身走向院子另一头。

那里,堆放着独立团最主要的家当——汉阳造。

赵政委跟了过来,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林同志,钢的问题解决了,这下总算能喘口气了。”

“还不能。”

林岚随手拿起一支老旧的汉阳八八式步枪,拉动枪栓。\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

“咔哒……哐。”

枪栓的动作滞涩、干硬,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摩擦感。

“政委,独立团的战士,是不是经常抱怨枪会卡壳?尤其是在连续射击之后?”

赵政委脸上的喜色一僵,随即凝重地点头:“没错。特别是新兵,战场上一紧张,拉栓的力气不对,子弹就死死卡在里头。就这么一耽搁,命就没了。”

他补充道:“还有哑火。十发子弹,总得有一两发打不响。”

林岚没说话,双手翻飞,熟练地将步枪拆解开来,将枪机部分托在掌心。

这是她的知识盲区之外,却又在原理之内的事情。

克虏伯的精密工程学,让她一眼就看穿了这把老枪的所有弱点。

公差太大,活动部件之间旷量惊人,在干净的工厂里无伤大雅,但在尘土飞扬的战场上,就是致命的缺陷。

击针弹簧弹性系数严重不足,金属疲劳导致撞击无力,哑火是必然的结果。

全是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硬伤。

她又拿起一颗8毫米的圆头弹。

“子弹也有问题。”

林岚的声音很平静,“这种子弹穿透力过强,动能无法有效传递给目标。打在人身上,就是一个小口进,一个小口出。只要不命中脏器和骨骼,鬼子挨上一枪,还能继续作战。”

赵政委听得有些发懵,在他看来,子弹能打死人就行,哪里有这么多讲究。

林岚将枪机零件重新组装好,递给旁边的王铁匠。

“王师傅,把那台车床清出来。”

王铁匠接过枪机,满脸疑惑地看着她:“林同志,这……这也要回炉重造?”

“不回炉。”

林岚走到那个被油布小心覆盖的庞然大物前,一把掀开。

一台精密的德制车床,静静伫立在月光下,周身散发着冰冷的、属于工业时代的美感。

“用它,给枪动个小手术。”

工匠们都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他们从未见过的“铁疙瘩”。+微^趣+小~说- ?最`新-章+节*更/新*快*

在他们的认知里,钢铁的宿命,是与炉火、铁锤和汗水共舞。

而眼前这个由无数齿轮、摇杆和精密刻度盘组成的机器,彻底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林岚没有解释。

她接通发电机,车床发出了平稳而有力的“嗡嗡”声。

这奇异的声响,让整个嘈杂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

她将那支汉阳造的枪机固定在卡盘上,戴上护目镜,双手稳稳握住操作杆。

金属刀头精准地切入。

银亮的铁屑卷曲着,如同花朵般飞溅而出。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分毫的犹豫和迟滞。

刻度盘在她手中精准转动,每一次进刀,每一个切削面,都精确到了一个他们无法想象的单位。

她不是在修理。

她是在进行二次创作。

将原本粗糙的活动面打磨得光洁如新,修正公差,让部件之间的配合严丝合缝,却又顺滑得不可思议。

王铁匠等人看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这在他们看来,简首是神仙手段。

那坚硬的钢铁,在这台机器面前,温顺得像一块新切的豆腐。

几分钟后,林岚停下机器,取下枪机。

原本粗糙暗淡的金属表面,此刻光可鉴人。

她将枪机装回步枪,再次拉动枪栓。

“哗啦。”

一声轻响,如丝绸划过,顺滑,流畅,再无半分滞涩。

赵政委凑上来,难以置信地试着拉了一下,整个人都僵住了。

“这……这就好了?”

“第一步而己。”

林岚拿起一个新的击针弹簧,这是她凭记忆中的数据,让王铁匠用最好的钢丝重新卷制的,韧性和寿命都远超原版。

换上新弹簧,她才满意地点头。

“接下来,是子弹。”

她走到另一边的工作台,那里有台小型压力机。

“政委,我需要废弃的铜壳和铅。”

赵政委立刻叫人去仓库翻找。

很快,一堆黄澄澄的弹壳和几块灰白色的铅锭被送了过来。

林岚没有图纸,所有的数据都在她脑子里。

她先用一块钢料,在车床上快速制作出一个小小的模具。

模具的顶端,是平的。

“林同志,你这是要做啥?”

王铁匠忍不住问。

“一种新子弹,平头弹。”

林岚将铜壳退火,放进压力机,用新做的模具进行塑形。

原本圆钝的弹头,被压成了一个带着明显棱角的平面。

然后,她融化铅块,将滚烫的铅水小心地灌入塑形后的铜壳里。

“这种子弹,可以叫它‘达姆弹’的简化版。”

林岚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声音没有起伏。

“它的头部强度低,命中人体这种软目标后,会迅速变形、破碎,然后在体内翻滚、撕裂,造成比普通子弹大数倍的创口。”

她顿了顿,用最简单的话总结。

“简单说,打中胳膊,胳膊就废了。”

“打中躯干,神仙难救。”

赵政委的呼吸猛地一滞。

他是个军人,他太清楚这句话背后血淋淋的意义了。

这意味着,他们的每一发子弹,都能更高效地,把一个活生生的敌人,变成一具尸体。

第一颗改造过的子弹很快完成。

林岚将这颗闪烁着危险光芒的子弹,和那支脱胎换骨的汉阳造,递给了赵政委。

“找个地方,试试。”

靶子设在院墙尽头,一个装满了湿沙土的麻袋。

赵政委亲自举枪,瞄准。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支枪的生命力,一种前所未有的贴合与顺滑。

贴腮、举枪、瞄准,一系列动作稳定得如同磐石。

他扣动扳机。

“砰!”

枪声比以往的汉阳造要清脆、短促。

枪机自动后坐,他甚至没感觉到多大的后坐力,只是轻轻向后一拉,滚烫的弹壳便“当”的一声清脆弹出。

他快速拉动枪栓,再次上膛,整个过程如呼吸般自然。

“好枪!”赵政委忍不住低吼出声。

一个战士飞奔过去检查靶子。

当他看到麻袋上的弹孔时,整个人像被雷劈中一样,僵在原地。

“政委!你……你快来看!”

众人立刻围了过去。

麻袋的正面,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洞。

但是背面……

背面被炸开了一个海碗大的破口!

黄色的湿沙混着破碎的麻布,哗哗地流了一地。

所有人都沉默了。

死一样的沉默。

他们都打过枪,都知道普通子弹打穿麻袋是什么样子。

绝不可能造成如此恐怖的破坏。

王铁匠走上前,用粗糙颤抖的手指,戳了戳那个破口,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

“这……这哪是子弹……”

“这是小炮弹啊……”

林岚走了过来,平静地从赵政委手里接过步枪。

“一个熟练的工人,配合车床和压力机,一天可以改造十五支步枪,生产三百发这种平头弹。”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场间每个人的心脏上。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和时间,他们就能把整个独立团,甚至整个根据地的武器,都提升一个档次!

赵政委看着林岚,看着这个年轻姑娘平静的侧脸。

他觉得她身上笼罩着一层光。

那是知识和技术的光,是这个黑暗时代里,最耀眼的光。

“林同志……”

赵政委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我代表独立团,代表整个根据地,谢谢你!”

林岚摇了摇头。

“别谢我,去谢李团长。”

她举起手里的步枪,看向己经开始组织工人,双眼放光地研究流水线作业的王铁匠。

“告诉李团长,三天之内,第一批五十支‘魔改汉阳造’,一千五百发特种弹,会准时送到他手上。”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让他用这些东西,去换更多的‘洋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