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一滴血

第二天一早,根据地就沸腾了。.k¢a′k¨a¢w~x¢.,c·o*m¢

李云龙的肥皂作坊选址在后勤处最大的窑洞里,一夜之间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几十个从各连抽调来的精兵强将,正在热火朝天地忙活着。

“都他娘的给老子仔细点!”

李云龙站在窑洞口,像个监工一样指挥着,“这可是林同志亲自设计的宝贝疙瘩!谁要是搞砸了,老子毙了他!”

窑洞里,几个战士正在按照林岚昨天留下的图纸,搭建制皂设备。

说是设备,其实也就是几口大铁锅、一些木制的搅拌棒,还有几个用来盛放成品的木制模具。

看起来简陋得很,但每一个尺寸都是林岚精确计算过的。

“团长,这玩意儿真能造出肥皂来?”

张大彪看着那几口黑乎乎的铁锅,有些怀疑。

“废话!”

李云龙瞪了他一眼,“林同志说能造,那就肯定能造!你见过她什么时候吹过牛?”

张大彪想了想,确实,林岚从来没有说过做不到的事。

“可是团长,咱们连原料都没有啊。”

沈泉指着空荡荡的窑洞说,“林同志说要油和碱,咱们哪来的油?哪来的碱?”

这话一出,李云龙也愣住了。

对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料怎么造肥皂?

正当他犯愁的时候,林岚出现在了窑洞口。

“李团长,设备搭好了?”

她问。

“搭好了!”

李云龙连忙迎上去,“可是林同志,咱们的原料…”

“跟我来。?l?a,x!s^w¢.*c¨o,m^”

林岚没有多说,转身走向根据地的后山。

李云龙和几个连长连忙跟上。

后山有一片不大的树林,大多是些槐树、椿树之类的本地树种。

林岚在一棵大槐树前停下,指着树上结的槐花说:“这就是我们的原料。”

“槐花?”

李云龙瞪大了眼睛,“这玩意儿能造肥皂?”

“槐花晒干后,可以提取出皂苷。”

林岚解释道,“皂苷本身就有清洁作用,是天然的洗涤剂。”

她又指向另一边的草木灰堆:“那些草木灰,用水浸泡后过滤,就能得到碱液。”

“油脂的话…”

林岚环顾西周,目光落在了山坡上的几棵野生油茶树上,“那些油茶籽,榨出来就是油。”

李云龙听得目瞪口呆。

原来制造肥皂的原料,就在他们身边!

“林同志,您这是怎么知道的?”

张大彪忍不住问。

“化学。”

林岚简单地回答,“万物皆有其性,关键是要懂得如何利用。”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林岚带着李云龙他们,在山里转了一大圈。

槐花、草木灰、油茶籽,还有一些看似普通的野草和矿石,都被她一一指出用途。

“这个叫皂角,天然的起泡剂。”

“这个是明矾,可以做凝固剂。”

“这些小苏打结晶,是最好的中和剂。”

李云龙越听越兴奋。·完?本-神¢站! ¢追_最!新^章¨节·

原来他们天天踩在脚下的这片土地,竟然是个巨大的宝库!

“马上组织人手!”

他大手一挥,“把这些东西都给老子收集起来!”

“是!”

几十个战士立刻散开,开始收集各种原料。

与此同时,林岚的制药实验也在紧张进行。

小窑洞里,五个孩子正围着一口大陶罐,紧张地看着里面翻滚的液体。

“火候要控制好,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林岚一边说,一边用木棒搅拌着罐里的柳树皮汁液,“温度太高,有效成分会分解。温度太低,提取不充分。”

王小虎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水温85度,搅拌速度每分钟30次,时间45分钟。”

“很好。”

林岚点点头,“记住,做实验最重要的就是重现性。同样的条件,必须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经过一上午的熬煮,第一批柳树皮提取液终于完成了。

林岚用纱布过滤掉渣滓,得到了一碗淡黄色的液体。

“这就是粗制的水杨酸溶液。”

她说,“下一步,我们要对它进行纯化。”

纯化的过程更加复杂。需要用到酸碱中和、结晶分离等多个步骤。

但林岚把每一步都简化成了最基本的操作:加入多少碱液,搅拌多少次,静置多长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

“制药不是魔法,是科学。”

她对五个孩子说,“只要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任何人都能做到。”

下午时分,第一批阿司匹林终于制成了。

虽然只有小小的一瓶,看起来也不怎么起眼,但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阿司匹林?”

钱老师小心翼翼地拿着那个小瓶子,声音都在颤抖。

“对。”

林岚点点头,“虽然纯度还不够高,但己经具备了基本的药效。”

“那…那怎么试验效果?”

李秀芳问。

林岚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刀,在自己的手指上轻轻划了一道小口子。

“林同志!”

几个孩子都吓了一跳。

“没事。”

林岚淡定地说,“正好试试我们的成果。”

她将一小粒阿司匹林放入口中,然后用纱布包扎了伤口。

十分钟后,奇迹出现了。

原本还在隐隐作痛的伤口,疼痛感明显减轻了。

“真的有效!”

王小虎兴奋地叫道。

“当然有效。”

林岚收起小刀,“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消息很快传开了。

根据地第一次用土办法制成了阿司匹林!

虽然产量还很少,工艺还很粗糙,但这个突破的意义是巨大的。

这意味着,他们不再完全依赖外界的药品供应。

这意味着,他们有了打破封锁的第一把钥匙。

傍晚时分,李云龙兴冲冲地跑来报告肥皂制作的进展。

“林同志!成了!真的成了!”

他手里拿着一块黄褐色的固体,“您看,这就是咱们造的第一块肥皂!”

林岚接过来看了看,点点头:“不错,己经有了基本的清洁功能。”

“真的能洗干净吗?”

李云龙有些怀疑。

林岚没有回答,而是让人端来一盆水,将肥皂放入其中。

很快,水面上就浮起了一层泡沫。

她用这些泡沫洗了洗手,原本沾满泥土的手掌,很快就变得干净了。

“我的天!”

李云龙瞪大了眼睛,“真的比黄泥巴好使!”

“这只是开始。”

林岚说,“等工艺成熟了,我们的肥皂会比市面上的任何产品都好用。”

“而且成本极低,可以大批量生产。”

李云龙听得热血沸腾:“林同志,您说咱们一天能造多少?”

“按照目前的设备和人手,一天大概能造200块。”

林岚计算了一下,“如果扩大规模,一天造1000块都不成问题。”

“1000块!”

李云龙激动得跳了起来,“那咱们整个根据地的人,都能用上肥皂了!”

“不只是我们的根据地。”

林岚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还可以和其他根据地交换物资。”

“用肥皂换药品,换武器,换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

李云龙恍然大悟。

这不仅仅是解决清洁问题,这是在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体系!

“林同志,您真是太厉害了!”

他由衷地感叹。

林岚没有回应他的夸赞,而是看向远方:“这才刚刚开始。”

“明天,纺织车间也要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