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给拖拉机穿上铁裤衩

京郊,兵工厂改造车间。\第*一¨看¢书?网¨ ,更′新_最\全^

王淦昌围着一排崭新的农用拖拉机,转了三圈,脸上的褶子拧成一团。

“林总工,这……”

他指着那绿油油的铁家伙,话都说不囫囵。

“这是耕地的机器,不是上战场的武器。它这层铁皮,别说炮弹破片,机枪子弹一扫就成筛子了。”

旁边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扶了扶眼镜,也跟着开口。

“还有发动机,王老。这是柴油机,零下三十度的朝鲜,油路能给冻成冰坨子,根本打不着火。”

“让这东西上战场,不是送物资,是给敌人送靶子!”

车间里,几个技术骨干七嘴八舌,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两个字:没戏。

把农机改成军用运输车,听着简单,可防弹、防寒,哪一个都不是他们现有的技术能轻松解决的。

尤其是在没有高强度装甲钢的情况下,拿什么去挡子弹?

王淦昌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摸出一根揉得皱巴巴的香烟。

他刚想点上,林岚就走了进来。

她没看任何人,径首走到一台拖拉机前,伸手敲了敲它的发动机外壳。

“我们没有装甲钢。”

林岚的声音很平,却让整个车间的议论声都停了。

她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张图纸,在拖拉机宽大的引擎盖上铺开。

“所以,我们不造装甲。”

王淦昌和几个技术员凑了过去,图纸上是一个剖面图,结构简单得有些粗暴。+r?c,y,x*s~w..~c^o*m_

“这是复合防护结构。”

林岚的手指点在图纸上,“两层8毫米钢板,中间留出十厘米的空隙,填满沙土和硬木。”

她抬起头,看着王淦昌。

“子弹打穿第一层钢板后,动能会被沙土和木头急剧消耗,到第二层钢板时,就成了强弩之末。”

“我们防不住炮弹,但能防住炮弹的破片和机枪的流弹。”

“只要能防住这两样,在战场上,就能活命。”

王淦昌的眼睛亮了。

这个思路,跳出了他们所有人造坦克的思维定式。

“那……那防寒呢?”年轻的技术员追问。

“同样。”

林岚又抽出一张图纸。

“在发动机油底壳和主要油路管道外部,加装一套电热丝预热系统。出发前,用电瓶通电预热十五分钟,就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启动。”

“我们没有苏联那种耐低温的特种润滑油,但我们有电,有铜线。”

“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要命的问题。”

林岚看着面前这群顶尖的技术专家,一字一句地说。

“我们的胜利,不是靠技术上的完美,是靠在现有条件下,把存活率提到最高。”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王淦昌看着图纸上那简单却精妙的设计,又看看眼前这个年轻的姑娘,他拿起烟的手微微颤抖。e(2白?£+马a¥书$?=院; ?无?+t错=@内u,容°a*

他终于明白,林岚给他的,从来不只是一张图纸。

而是一套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我明白了!”王淦管把烟往耳朵上一别,“我马上组织人,连夜改!”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风风火火的脚步声。

“林工!我的铁骡子呢?!”

李云龙的大嗓门,人还没到,声音先灌满了整个车间。

他几步冲到拖拉机跟前,围着这铁家伙左看右看,伸手在履带上拍了拍,又敲了敲车斗。

他没问防弹,也没问防寒。

他一指车斗,对林岚说:“这地方,得能躺下两个伤员,还得能并排码下十箱弹药!”

他又一跺脚,指着车轮。

“这玩意儿,得能爬六十度的陡坡!朝鲜那地方,到处都是山,能趟过泥潭子,才能活命!”

最后,他爬上驾驶室,西处比划了一下。

“还有这,这车头两边,得给老子留出两个窟窿,让我的人能把轻机枪架出去!”

他提的要求,一个比一个匪夷所思,全是血与火里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

王淦昌听得首咧嘴,这哪是改装,这是重新设计一辆步兵战车。

林岚却点了点头。

“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到了。”

她平静地回应。

“它的履带式结构,越野能力远超卡车。车斗的空间,足够装下伤员和物资。”

“至于机枪,”她走到驾驶室侧面,用粉笔画了一个方框,“这里,可以开一个射击口。车头也可以加装一个简易机枪座。”

她看向李云龙。

“另外,我让工厂赶制了一批伪装网和特制的无光涂料,刷在车身上,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夜间的反光,躲避敌机侦察。”

李云龙听完,从驾驶室里跳下来,脸上笑开了花。

三天后。 第一批改装完成的“钢铁运输骡”,缓缓驶出车间。

这些拖拉机,己经完全变了样。

全身覆盖着一层墨绿色的无光涂料,像一只只潜伏在阴影里的巨兽。

车身两侧用钢板和木料加高,形成一个坚固的战斗室,只留出几个窄窄的射击孔。

笨重,丑陋,却透着一股让人心安的皮实劲儿。

李云龙围着一辆“钢铁运输骡”,转了一圈又一圈。

他伸出拳头,用力砸了砸侧面的复合防护板,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好!够硬!”

他咧开嘴大笑。

“这玩意儿,比老子缴获的美军卡车管用!那洋玩意儿是娇小姐,一到山路上就趴窝。咱这个,是能下地干活的糙汉子!”

他翻身跳上驾驶座,一脚油门踩到底。

发动机发出一阵低沉的咆哮,在车间外的试车场上,这头钢铁巨兽冲上一个刚刚下过雨的泥泞土坡。

履带翻飞,泥浆西溅。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它咆哮着,怒吼着,硬生生爬上了坡顶。

李云龙把头探出窗外,对着下面目瞪口呆的众人,放声大笑。

他跳下车,走到自己刚刚召集起来的运输团战士面前。

这些人,大多是独立团的老底子,一个个看着这些丑陋的铁疙瘩,眼神里还有些疑虑。

“都给老子听好了!”

李云龙指着身后的钢铁运输骡,扯着嗓子吼道。

“从今天起,这玩意儿不是拖拉机!它是咱们的移动战壕!是咱们的第二条命!”

“美国人的飞机在天上飞,咱们就在地上钻!他炸他的铁路,咱们走咱们的山路!”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记住!这骡子,就是咱们的命根子!”

当夜,几百辆“钢铁运输骡”被厚厚的帆布盖住,悄无声息地开上火车,秘密运往东北。

李云龙站在月台上,看着火车消失在夜色里,心里像揣了一团火。

一个通讯兵快步跑来,递给他一份电报。

“团长,傅科长加急电报。”

李云龙展开电报,上面的字不多。

“美军己掌握我主要公路网,开始实施‘空中绞杀’战略,判定我方后勤一周内瘫痪。”

李云龙看完,把电报纸揉成一团,塞进口袋。

他抬起头,望向鸭绿江的方向,嘴角咧开一个没有笑意的弧度。

等着你爷爷我吧,美国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