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饱和火力的威胁

办公室里红色的保密电话,发出刺耳的铃声。*s¨i¨l/u?x_s?w·./c?o\m~

老赵一把抓起话筒,李云龙的大嗓门首接从听筒里炸了出来。

“老赵!你们后方那帮秀才,到底行不行啊?”

“美国人的瘟疫是给治下去了,可他娘的炮弹跟下雨一样,没完没了了!”

老赵把话筒拿远了些,揉了揉耳朵:“老李,你小点声!前线情况怎么样?”

“怎么样?老子快被憋屈死了!”

李云龙在那头骂骂咧咧。

“美国人现在学精了,不跟我们打近战,就躲在王八壳子里。”

“那乌龟壳,钢筋混凝土浇的,比城墙还厚!我们的山炮砸上去,就跟挠痒痒一样!”

“我昨天派了一个营,想摸上去炸掉一个炮兵观察所。”

”你猜怎么着?一个营,摸到半山腰,硬是被他们的远程炮火给压回来了!伤亡了三分之一!”

李云龙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火气:“现在是白天他们炸,晚上他们也炸!”

“战士们连个囫囵觉都睡不上!再这么下去,不等美国人冲上来,我们自己就先被炸垮了!”

“老赵,你告诉林工!”

李云龙的声音陡然拔高,“我不管她用什么法子!老子需要能‘清场’的家伙!”

“不是炸一个洞,也不是掀开一块铁板!”

“是要能把他们连人带工事,整个山头,一起烧成灰的宝贝!你有没?没有我李云龙可要骂娘了!”

老赵挂了电话,脸色铁青。.萝?拉-小¨说/ -首/发^

他看着林岚,把李云龙的话复述了一遍。

傅云深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沓刚从前线传回来的侦察照片和工事图纸。

“李云龙说的没错。”

傅云深把图纸在桌上铺开,“这是美军最新的‘铁壁’防御体系。”

“他们在每个核心阵地,都构建了至少三层的防御工事群。”

“半永备的野战工事在外围,核心是深埋地下的永备堡垒。”

他指着一张工事的剖面图:“你们看,他们的核心堡垒,顶盖厚度超过三米,材料是特种高标号水泥混合钢筋网。”

“我们现有的150毫米榴弹炮,就算是首接命中,也无法造成结构性损伤。”

林岚拿起那张剖面图,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

她的脑海里,瞬间开始计算各种炸药的侵彻和毁伤效能。

聚能穿甲弹?不行,那是对付坦克的点目标武器,对付这种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效果很差。~x!t¨x′x-s′.~c^o,m*

常规高爆炸药?更不行。

爆炸的能量大部分会被厚重的混凝土层吸收和耗散,无法对内部造成有效杀伤。

她的目光,落在了图纸上一个不起眼的通风口上。

“他们以为躲在壳子里就安全了?”林岚的声音很轻。

她走到自己的图纸柜前,打开最下面一个上了锁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份从未示人的技术档案。

她将档案放在桌上,翻开。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化学公式和结构图。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杀伤机制。”

林岚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分子式,“一种不靠动能,而是靠化学反应本身来摧毁目标的武器。”

老赵和傅云深都凑了过来,看着那份天书般的图纸。

“这是什么?”老赵问。

“高爆温压弹。”林岚的回答简单明了。

她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图:“常规炸弹,是一次爆炸。而温压弹,是两次。”

“第一次爆炸,不是为了杀伤,而是为了在瞬间,将弹体内的特殊燃料,均匀地抛洒成一片气溶胶云雾,让它和空气充分混合。”

“零点几秒后,弹体中心的第二级引信起爆。”

“这一次,它引爆的不是炸药,而是那片混合了空气的燃料云。”

林岚的笔尖,在图纸上画出一个巨大的火球。

“它会产生三个效应。第一,瞬间的高温,超过2500摄氏度,足以熔化钢铁。”

“第二,持续时间极长的高压冲击波,它不是瞬间的撕裂,而是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把范围内的一切都‘捏碎’。”

“最关键的是第三点。”

林岚的眼神变得锐利,“它会瞬间耗尽爆炸区域内的所有氧气。”

“躲在密闭工事里的人,就算没被烧死,没被压死,也会因为窒息而死。没有任何死角。”

老赵听得脊背发凉。

李云龙要一个能“烧成灰”的宝贝,而林岚给出的,是一个能把人活活“憋死”在地堡里的魔鬼。

“这……这东西,我们能造?”

“能。”林岚点头,“但它的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比我们之前造过的任何一种弹药都要苛刻。”

她合上档案,拿起外套。

“王淦昌在哪儿?”

“他应该在‘磐石’的特种合金实验室。”傅云深回答。

“通知他,我在一号总装车间等他。”

林岚的语气坚决,“我们没有时间了。”

她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老赵。

“告诉李云龙,让他把最好的炮兵观察员都准备好。三天后,我要让他看到一场真正的烟花。”

地下兵工厂“磐石”。

林岚站在巨大的总装车间里,背后是正在组装的重型火炮。

王淦昌接到通知,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

“林总工,这么急找我?”王淦昌喘着气。

林岚没有说话,只是将一份她刚刚画好的温压弹初步设计图,铺在旁边的操作台上。

王淦昌俯下身,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图纸上,标注着爆炸后产生的瞬时火球首径、峰值温度和超压范围。

那些冰冷的数字,让这位见惯了大威力武器的科学家,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他抬起头,看着林岚,语气凝重。

“林总工,这东西的威力太大,生产和运输的风险也太高了。它不是炸弹,它是一颗不稳定的太阳。”

王淦昌的手指,点在图纸上一个标注着“金属粉末燃料”的地方。

“如果我们成功了,这东西就是真正的‘火焰之王’。”

他深吸一口气,问出了那个沉重的问题。

“我们真的要造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