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确定,你就是个骗子!
在他眼里,这不过是个年少无知,想攀附叶家的骗子而己。
他只是不希望叶家病急乱投医,轻信了丁阳,贸然给叶老太太治疗。
毕竟,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一首是他在治疗叶老太太。
他有成熟的治疗方案和计划,不能被干扰和破坏。
叶云萍当即点头安抚道:“马医生放心,事关老太太的生命安危,我肯定要慎重对待。”
她又望向姜欣宜,心平气和地说:“姜小姐,你能关心老太太的病情,还带人来诊治,这份心意我领了。
但你的这位朋友太过年轻,连医科大学都没上过,自然也没有行医资格。
所以,我就当你们只是来探望老太太的。
帮老太太诊治这种话,就不必再说了。”
虽然,马金龙和叶云萍都不相信丁阳会医术,更不认为他有治疗叶老太太的能力。
但姜欣宜和丁阳早有心理准备,丝毫不着急生气。
姜欣宜一如既往的优雅淡定,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
“叶姨,在青山市内,我们两家抬头不见低头见。
您觉得,我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吗?
而且,我有什么理由骗你们?
丁阳是我男朋友,之前我在高铁上癫痫发作,差点丢命。+芯·丸*夲`鉮′戦* /芜.错·内~容+
是他及时出手,用一盒银针救了我的命。
也正是那件事,让我俩结下了缘分。”
叶云萍愣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的打量着丁阳。
马金龙顿时皱起了眉头,“姜小姐,你们想骗人,也得编个合理的理由吧?
高铁上什么仪器设备都没有,就凭一盒银针,治好癫痫发作?
你们有没有医学常识啊?!”
姜欣宜不跟他争辩,又对叶云萍说:“高铁上发生的事,很多人都可以作证。
叶姨若是不信,我告诉你车次,你派人询问乘务员和乘警,就能验证真伪。”
叶云萍心里的想法有些动摇,但还是有顾虑,便询问丁阳:“偏瘫也能治吗?”
“当然能!对中医而言,中风偏瘫不是绝症。”丁阳毫不犹豫地点头。
“能否让老太太彻底康复,需要我检查她的病情后才能下结论。
但我有把握,至少让她恢复行动能力。”
叶云萍的眼底闪过一抹欣喜和激动,同意丁阳出手诊治的想法更强烈了。
但马金龙见丁阳说得信誓旦旦,眉头皱得更紧,对他的观感也更差了。·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
“小子,你连老太太的面都没见到,病情都不了解,就敢胡乱打包票。
我现在愈发确定,你就是个骗子!”
丁阳神色平静地望着他,“马医生做不到,不代表别人也做不到。
如此武断的下结论,有失前辈名医的风度。”
马金龙被他气得忍不住冷笑,“好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你是真不知道我的身份?
我治过的病人,没有五万也有三西万。
就连国内外的各大医科名校,都争相聘请我当客座教授……
算了,说这些你肯定也不懂。”
马金龙本想报出他的诸多荣誉和头衔,震慑丁阳,让他知难而退。
但他转念一想,跟一个18岁的小孩子说这些,未免有些可笑,纯属自降身份。
于是,他改为讲述叶老太太的病情,说出他的治疗方案。
“叶老太太退休前积劳成疾,身体的病根太多,有高血压、心脏病、血管硬化堵塞、脑血管畸形等。
前年她因严重颅脑损伤,突发脑卒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这一年多来,她又产生了抑郁焦虑、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经常性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我制定了前、中、后三期治疗计划,既给她做了微创开颅手术,也使用了sCs(脊髓电刺激术)和神经调控……”
马金龙侃侃而谈,说的全是各种专业词汇和术语。
甚至,一些名字较长的专业术语,他都是用缩写字母来代替。
尤其是他制定的三期治疗方案,只有高级的主任医师才能听懂和理解。
叶云萍和姜欣宜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懂他在说什么。
五分钟后,马金龙说完了,双眼紧盯着丁阳,露出一抹戏谑的笑意。
“这就是我制定的治疗方案,具体内容太多,我就只说了重要部分。
‘小神医’听懂了吗?
你觉得我的治疗方案和方式,有什么问题?”
见丁阳眼中满是思索之色,马金龙的心里暗暗冷笑。
用身份和名誉头衔去压人,不够痛快,说服力也不足。
他就是要拿出真本事,堂堂正正的碾压和教训丁阳。
如果丁阳完全听不懂,肯定会自愧不如,明白他俩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和段位上。
然而,让马金龙没想到的是,丁阳不仅神色淡然,还敢大言不惭的点评他!
“开颅手术也好,神经调控和sCs技术也罢,包括药物辅助治疗、心理疏导等,都是常规治疗手段。
换做别的医师,也是这套治疗方案。
马医生只是胜在名头更大、医术更精湛,经验也更充足。
但核心问题还是没解决,叶老太太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
你对她的心理疏导,也没收到预期成效。
她的抑郁和焦虑在恶化,求生欲望越来越低,认知障碍也在加剧……
关于这两点,马医生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吗?”
丁阳盯着马金龙,语气平静的反问。
马金龙怔了一下,心里暗想:“他一个毛头小子,连医科大学都没上过,不仅没被我震住,还敢反问和质疑我?”
马金龙难以置信,眼神中充满了愕然。
但丁阳和叶云萍、姜欣宜都盯着他,等待他的回答。
如果不给出合理的解释,他没法向叶云萍交代,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老太太的性格刚强又固执,我以前跟她不熟悉,所以她不愿意接受我的心理疏导。
正所谓心病还得心药医,咱们要让老太太最亲近,或者最在意的人,对她进行疏导和鼓励才管用。
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
京都医大正在研发最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预计三年后就能完成临床应用。
只要给老太太植入最高端的脑机接口,辅助神经系统运转,问题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