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辩论
他鉴定过的宝贝,还能有假?
所有人都只觉得陈易阳有问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居然敢质疑古董界的老前辈,权威性人物。
不光其他人,就连王继业也有点儿怀疑了,转头看向陈易阳,心里也没底。
而陈易阳此刻,心中也满是疑惑。
佛头像明明是赝品,这位宋万里老先生为什么还说是真的?
是看走了眼,还是因为别的?
陈易阳不清楚,但他绝对相信鉴宝戒指,因为从出道到现在,鉴宝戒指就没有失误过,连翡翠原石都能鉴定出来,更何况是一件古董。
“王继业,是因为你作保,我才来质疑宋老的。按道理,宋老是我们朵云轩的人,我身为老板,根本不可能质疑自己人。但为了让大家信服,我才让宋老重新鉴定一遍。对此,我深表愧疚,宋老,对不起!”
林结衣说着,朝着宋万里深深的鞠躬道歉。
她这一鞠躬,反而让宋万里表情有些不自然了起来,连忙摆手示意不用。
不过,鞠躬完,林结衣立马转身,眼神凌厉的盯着陈易阳,语气也冰冷无比,说道:“现在事情弄清楚了,王继业,是你,还是你这位朋友,要给我朵云轩一个交代啊?”
王继业也有点慌,回头低声问道:“兄弟,怎么说?”
陈易阳面无表情:“东西是赝品,我没什么好说的。+二^捌_看*书~旺- ¨已_发!布_蕞/辛~璋-劫·”
“你说什么?”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宋老都鉴定了两次,还嘴硬?”
“他妈的,这小子哪儿来的啊?西方斋?什么东西啊,凭他也敢质疑宋老?”
“呵呵,我看他是死鸭子嘴硬,揍他!”
西周的人一片义愤填膺,纷纷对着陈易阳指指责大骂,隐隐要动手了。
林结衣还算冷静,目光不善的盯着陈易阳,语气中带着一股威胁道:“这位朋友,你说我朵云轩的佛头像是赝品,总得给个理由吧?不能你空口无凭,说赝品就是赝品吧?你如果今天说不出来,西方斋白家,我一定要去讨个公道的!”
陈易阳沉思片刻,道:“不如让宋老先说,他是凭什么笃定这佛头像是北宋年间的物件?”
“你质疑的你不先说?凭什么啊?”
“就是,林总,我看别跟他浪费时间了,首接打一顿赶出去!”
“这样的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太欠揍了!”
群情激愤,有人己经围过来了。-兰!兰~蚊^学. ~冕~废¨悦^毒,
看到这一幕,沈少临脸上乐开了花,一副幸灾乐祸看好戏的表情。
“呵呵,无妨。”
这时,没想到宋万里主动站了出来,笑眯眯的说道:“这位小友可能对北宋年间的历史资料不太了解,那就我先说吧。”
“看看,人宋老的气度!”
“哼,简首高下立判。”
“也就是宋老宰相肚里能撑船,换成我,都懒得搭理这种人。”
众人议论着,都在为宋万里打抱不平。
宋万里摆摆手,语气温和的说道:“这古董老物件啊,和人一样,一沟一壑,一纹一环,都藏着故事,耐琢磨。大家都知道宋徽宗,也应该听说过北宋灭佛的事件吧?”
“宋徽宗崇尚道教,开展过灭佛运动,禁佛后,北方寺像几乎灭绝,僧众纷纷逃亡,经像被毁。而这尊佛像,就是从那个时候,在灵隐寺被偷偷保存下来的,流传至今。这是佛头像的来历,然后我们来看做工。”
“北宋倡导含蓄内敛,趣味高雅的艺术境界,所以雕刻自然也带这一特色。高浮雕,如意流云纹,冠顶化佛,代表着菩萨对佛陀智慧的传承。”
“最后,我们看上面的风化纹,这个是没办法作假的。风化纹,没有几百年的历史,不可能做旧。”
宋万里说完,背着双手,目光看向陈易阳,淡淡问道:“这位小友,我说完了。不知道你说这尊佛头像是赝品,根据在哪里呢?”
啪啪啪!
他话说完,现场掌声一片。
宋万里有理有据,加上在古董行业的权威性,这一番话几乎是定死了佛头像的真假。
所有人都目光不善的盯着陈易阳,等待着他的回应。
陈易阳心中也是有些紧张,他知道,今天如果不能证明这尊佛头像是赝品,恐怕没法完好无损的离开朵云轩。
宋万里的权威和身份,让所有人都笃定了,这尊佛头像是真的。
更何况,还有一个林结衣盯着的。
佛头像的真假,也事关朵云轩的声誉,她身为老板,肯定要负责任的。
陈易阳刚才听得很认真,此刻心中也有了准备,开口问道:“宋老,小子冒昧了。刚才你说这尊佛头像是北宋宋徽宗年间的,那么请问,佛头像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重要。
宋万里迟疑片刻,顺嘴说道:“铜,金,或者铁等金属材料,都是比较常见的。这尊佛头像,很明显就是铜金材质,因为鎏金工艺成熟,才显得庄重华丽嘛。从重量就可以鉴定材质,这是最基础的常识!”
“呵呵,那就没错了。”
听到这话,陈易阳心底松了口气,笑着说道:“宋老的故事很含糊,只说北宋灭佛运动,史书上确实是真的,却没有实际上的人物支撑,真真假假的,让人难以辨别。但你遗漏了一点,宋代灭佛,铜资源短缺,金就更不可能了,统治腐化,社会矛盾激化,黄金价格暴涨。正是因为铜,金短缺,才会兴起木雕佛像,可塑性强,取材方便。”
这话一出,现场立马有人提出了质疑,不屑道:“你的意思是说,这尊佛头像是木雕佛像?简首一派胡言,木材能有这么重的份量?”
陈易阳并不生气,笑道:“我可没说是木雕佛像,实际上这个造假者很聪明,采用的是茅石。”
“茅石?”
“什么是茅石?听都没听说过。”
众人面面相觑,互相问道。
陈易阳耐心解释道:“北宋砂岩石佛像很常见,还有用汉白玉,石灰岩的。而这种茅石比较特殊。在佛头的造假中,有一种极其罕见的手法,就是茅拓法。可塑性强,容易沁色,特别适合复刻佛像并且做旧。而且能达到真假难辨,惟妙惟肖的地步。”
“你说茅石就茅石啊?什么茅拓法,听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