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毒计初现
赵四哆哆嗦嗦地用袖子擦了把脸,声音直打颤:"后、后来少爷您病了,柳姨娘就让小的...让小的在您药里加料..."
"加什么料?"萧砚舟眼神一厉,一把揪住赵四的衣领。
"小的、小的也不知道啊!"赵四吓得腿肚子直转筋,"是京城送来的毒药,用个小瓷瓶装着。"
萧砚舟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在脑海中呼唤系统:"系统!我身上这毒解了没?"
“宿主别慌~”系统贱兮兮的声音响起,“要不是那毒药,花柳病哪能这么快就要人命啊?放心,毒已经解啦~”
萧砚舟这才松了口气,转头盯着赵四:"接着说!这次少爷我被赶出京城,又是谁搞的鬼?"
赵四身子一僵,头埋得更低了:"是...是二少爷..."
"萧砚水?"萧砚舟眯起眼,"他让你做什么?"
赵四的声音越来越小:"二少爷说...只要把您领到茶楼...后面的事自然就发生了..."
萧砚舟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就...就是..."赵四咽了口唾沫,"那天公主微服私访,在茶楼听曲儿。二少爷早打听好了,特意让小的引您过去..."
萧砚舟脑中闪过原主的记忆碎片——那日他确实在茶楼遇见个绝色小倌,一时色迷心窍...
想到这就打了一个激灵,妈的,这家伙以前还好男风?
"所以调戏公主这事..."萧砚舟声音发冷。
赵四额头抵地:"少爷明鉴啊!小的只是按吩咐把您引过去,谁知道您一见公主就..."
"砰!"
萧砚舟一拳砸在桌上,茶盏震得叮当作响。
他终于明白了,他一个纨绔,平日里根本见不到公主。
那日原主也是在赵四这个狗奴才的蛊惑下,才会突然胆大包天到当街调戏公主——根本就是被人下了套!
"好个萧砚水..."他咬牙切齿,"连公主都敢算计!"
赵四抖如筛糠:"二少爷说...说这事闹大了,侯爷如果保不住您,那么皇上就会治你的罪。如果保住了您...应该也不会让您继续呆在京城了,正好把您打发到青州。"
他一把揪住赵四的衣领:"说!还有谁知道这事?"
赵四裤裆已经湿了一片:"没...没了...就二少爷和柳姨娘..."
萧砚舟松开手,眼中寒光闪烁。
调戏公主是死罪,萧砚水这是要置他于死地!
幸亏便宜老爹是皇帝看重的人,真给力,不然他就已经死了。
"赵四,你说...我该怎么处置你这个帮凶?"
萧砚舟盯着瘫软在地的赵四,眼中寒光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思。
"少爷饶命啊!"赵四突然扑上来抱住萧砚舟的腿,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小的知错了,求少爷给条活路!"
萧砚舟嫌恶地踢开他,"你不要妄想逃回京城,你这样的狗奴才勾结姨娘暗害嫡子,你说,我爹要是知道了,你是什么下场?"
赵四浑身发抖,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少爷开恩!小的愿意将功赎罪!"
萧砚舟慢条斯理地蹲下身,一把揪住赵四的衣领:"听着,从今日起,你继续给京城写信。"
"少爷的意思是..."
"就说本少爷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最多一两年。"萧砚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至于具体怎么写...阿福会教你。"
赵四眼珠转了转,抹掉脸上的大鼻涕,谄媚道:"小的明白!一定让夫人和二少爷相信少爷命不久矣!"
"聪明。"萧砚舟松开手,站起身来,"记住,要是让我发现你有二心..."
"不敢!绝对不敢!"赵四疯狂摇头,"小的这就写信,这就写信!"
萧砚舟转身走向窗边,望着京城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柳姨娘、萧砚水,你们不是想让我死吗?那就看看最后死的是谁!
阿福站在一旁,小声道:"少爷,这狗奴才..."
"他做了那么多坏事,送回京城也是个死。"萧砚舟冷笑,"除了乖乖听话,他还能怎样?"
萧砚舟想的很好,用赵四的假消息迷惑京城。
可是他没有想到,京城的消息来源不是只有赵四一个。
......
身体恢复了,萧砚舟就准备出门浪一浪。
萧砚舟站在铜镜前,仔细打量着自己。
镜中的青年面容俊朗,眉目如画,一身靛蓝色锦袍衬得他气度不凡,腰间玉带上挂着一枚羊脂玉佩,整个人透着几分世家子弟特有的矜贵。
"少爷,您真要去啊?"小桃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担忧。
萧砚舟勾唇一笑:"怎么,怕你家少爷不行?"
小桃脸一红,跺脚道:"少爷!您别胡说!奴婢是担心您的名声......"
"名声?"萧砚舟嗤笑一声,"现在满青州府的人都说我得了花柳病,再不去露个脸,怕是要被传成棺材板了。"
他大步往外走:"备马,去听雨楼!"
听雨楼是青州府最大的青楼,雕梁画栋,灯火通明。
小桃出身的怡红院只是次一等的青楼。
门口站着几个浓妆艳抹的姑娘,见萧砚舟骑马而来,顿时眼睛一亮,娇声喊道:"哎哟,这不是小侯爷吗?您可算来了!"
萧砚舟翻身下马,随手抛了一锭银子过去:"赏你们的。"
姑娘们喜笑颜开,连忙簇拥着他往里走:"小侯爷,您可算露面了,姐妹们都想死您了!"
刚进大堂,迎面就撞上几个熟人——通判家的公子赵德才、推官家的侄子刘三儿,还有几个平日里跟他厮混的纨绔子弟。
"哎哟!这不是小侯爷吗?"赵德才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酒杯差点掉地上,"您......您没事?"
萧砚舟挑眉:"怎么,你盼着我有事?"
刘三儿连忙摆手:"哪能啊!我们这不是担心您嘛!"
他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外头可都传遍了,说您得了脏病......"
萧砚舟冷笑一声,一脚踹开雅间的门,大马金刀地往主位上一坐,"放他娘的屁!"
众人面面相觑,赵德才干笑两声:"萧兄,您别生气,我们这不是关心您嘛......"
萧砚舟冷哼一声,抬手招来老鸨:"把你们这儿最好的姑娘都叫来,再上几坛陈年花雕!"
老鸨笑得见牙不见眼:"小侯爷放心,保管让您满意!"
雅间内,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炽热。
萧砚舟半倚在软榻上,衣襟大敞,露出白皙如玉的胸膛。
他一手搂着红袖,一手举着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唇角滑落,滴在锁骨上,晶莹剔透。
"小侯爷,您慢点喝~"红袖娇笑着伸手去擦,指尖在他胸口轻轻划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呀,您的皮肤比我们姑娘还嫩呢!"
萧砚舟勾唇一笑,索性将外袍一扯,露出整个上半身:"怎么,不信?让你们看个够!"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赵德才和刘三儿也醉醺醺地跟着脱了上衣,雅间里顿时一片狼藉。
"萧兄,您这身子......"刘三儿眯着醉眼凑近,盯着萧砚舟的胸膛看了又看,"真的一点痕迹都没有?"
萧砚舟冷笑一声,索性站起来转了一圈:"看清楚了吗?"
白皙的肌肤在烛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没有半点红斑、溃烂,甚至连一颗疹子都找不到。
赵德才瞪大眼睛,结结巴巴道:"真、真的没事......"
萧砚舟一把揪住他的衣领,醉眼朦胧中带着几分凌厉:"现在,谁还敢说我有病?"
众人连忙摆手:"不敢不敢!萧兄威武!"
红袖和其他姑娘们也掩唇轻笑,窃窃私语:"小侯爷这身子,比绸缎还滑呢......"
萧砚舟重新坐回榻上,懒洋洋地披上外袍,眼神却清明了几分。
他今日来,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他萧砚舟,根本没病!
赵德才和刘三儿等人早已喝得东倒西歪,嘴里还不住地奉承:"萧兄......您真是......威武啊......"
萧砚舟冷笑一声,甩袖起身:"行了,今日就到这儿。"
他大步走出雅间,身后传来红袖娇滴滴的挽留声:"小侯爷~下次再来呀~"
夜风微凉,吹散了酒气。
小桃早已备好马车,见他出来,连忙迎上去:"少爷,您没事吧?"
萧砚舟摆摆手,眼神已恢复清明:"回府。"
马车缓缓行驶在青石板路上,萧砚舟靠在车厢内,闭目养神。
今日这一场戏,足够让那些谣言烟消云散了。
次日,青州府的谣言不攻自破——
"听说了吗?小侯爷昨晚在醉仙楼喝了一宿,一点事都没有!"
"我就说嘛,人家堂堂侯府少爷,怎么可能得那种病?"
"肯定是有人造谣!"
萧砚舟坐在府中,听着小桃的汇报,唇角微扬:"这下,看谁还敢胡说八道。老子以后可是要娶媳妇的,可不能坏了名声。"
......
京城,平西侯府。
"啪!"
柳姨娘一巴掌拍在黄花梨木的茶几上,震得茶盏里的茶水都溅了出来,把桌上的信纸洇湿了一角。
"这消息靠谱吗?"她声音尖得跟掐了脖子的鸡似的,涂着红指甲的手指头差点把信纸戳个窟窿。
管家王德猫着腰站在边上,脑门子上全是汗珠子。
他抬起袖子抹了把脸,赔着笑说:"姨娘您放心,千真万确!是我那表亲钱掌柜亲眼瞧见的。小侯爷在青州活蹦乱跳的,前两天还逮着个人贩子,现在青州城的老百姓都夸他呢!"
说是夸,其实也就是老百姓见了他不再跟见着瘟神似的躲着走了。
柳姨娘蹭地站起来,红裙子扫过茶几,把茶盏给带翻了。
"哗啦"一声,茶盏摔得稀碎,茶水溅了她一鞋面。
"赵四这个王八羔子!"她气得脸都白了,"不是说那小子快咽气了吗?敢情是糊弄老娘呢!"
王德缩了缩脖子,活像个缩头乌龟。
他往后退了半步,生怕挨着:"姨娘您消消气,许是...许是哪儿出了岔子?"
"放你娘的狗屁!"柳姨娘抄起茶几上的团扇就朝王德砸过去。
王德不敢躲,硬生生挨了一下,脑门上顿时红了一道。
"那可是西域来的'阎王散'!"柳姨娘压着嗓子,"三天就见效,从来没失过手!那小王八蛋怎么可能还活着?"
她眯着丹凤眼,阴森森地说:"除非...赵四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根本没下药!"
王德皱了皱眉,犹豫道:"不能吧?赵四他爹娘可还在咱们府上呢!"
一阵风吹进来,把柳姨娘鬓角的碎发吹乱了。
她突然站住脚,红嘴唇一勾,笑得王德后脊梁发凉。
"王德啊,"她声音突然温柔起来,跟条吐信子的毒蛇似的,"我记得...昭阳公主最恨那个小混蛋,是不是?"
王德一愣,马上明白过来,老脸笑成一朵菊花:"可不是嘛!小侯爷当街调戏公主,公主恨得牙痒痒呢!"
柳姨娘摸着鬓角,金镶玉的指甲套闪闪发亮:"去,找几个机灵的小子,打扮成青州来的买卖人。"
她压低声音,"让他们在仙人居、茶香阁这些达官贵人常去的地儿,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小侯爷在青州的'风光事儿'。"
王德眼珠子一转:"姨娘的意思是..."
"就说小侯爷在青州天天逍遥逛窑子,比在京城更舒坦。"柳姨娘眼里闪着恶毒的光,"我就不信公主听了能坐得住。"
王德谄笑着凑近:"高!实在是高!公主要是知道这事儿..."
"不止公主,"柳姨娘摇着团扇,"要让全京城都知道,萧家小侯爷是个什么德行。"
她眯着眼,"特别是要让那些跟侯爷不对付的大人们都知道。"
王德连连点头:"小的这就去办。"
柳姨娘满意地点点头:"办好了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