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木兰秋狝
木兰围场上,旌旗飘扬,鼓声雷动。?2·8~看!书`网_ ~最,新′章¢节`更`新,快_康熙帝端坐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下方的众人。他大手一挥,高声喊道:“出发!”随着这声令下,诸位皇子和宗亲贵族之子纷纷跃上马背,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他们追逐着自己的猎物,仿佛在追逐着无上的荣耀。
与此同时,营帐中的贵女们也没闲着。她们或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那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或是被相中自己的后妃传唤至跟前,聆听教诲或者接受赏赐。
然而,宜修却静静地带着剪秋,远离喧嚣的营帐,漫步在通往草原深处的小路上。一路上,她时而驻足欣赏那无边无际的草原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广袤与宁静;时而陷入沉思,回忆起自己前世今生的点点滴滴。
无论是在上辈子还是此生,宜修都是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地方。上一世,她毫不犹豫且感恩戴德地答应了德妃嫁入王府为侧福晋的要求,德妃便没有了要她与胤禛培养感情的念头。对德妃来说,重要的仅仅是她能够进入王府罢了,至于能否得到胤禛的青睐,以及婚后的生活是否顺遂,都不是她关心的范畴。
然而这一世由于自身的婉拒,反倒令德妃无法确定局势走向,唯有借助木兰秋狝之机安排胤禛与自己会面。倘若胤禛应允下来,则意味着自己将失去话语权,只得顺从地嫁入王府之中。
毕竟像木兰秋狝这般隆重的皇族盛宴,又怎会有庶女参与其中的资格?
宜修走下马车后,仔细打量一番,果不其然,今日前来此地者皆为内定的秀女。而她身为一介庶出之身,显得格外突兀。众人对于柔则充满羡慕、嫉妒与崇敬之情,但对待自己却是不屑一顾,甚至羞于与己为伴。
"格格,奴婢方才瞧见不少熟人面孔,您何不前去与她们闲聊几句,反倒在此处观赏这荒芜草原景色呢?"
宜修微微一笑,柔声回应道:"我与她们话不投机,又何必自取其辱。况且,眼前这片草原风光如此壮美无垠,我尚未赏足瘾呢。"
剪秋忧心忡忡地环顾西周,眉头紧皱,“可是格格,此地乃是关外之地,您孤身一人在此,倘若遭遇不测该如何是好啊?”
宜修轻轻拍了拍剪秋的手背,柔声宽慰道:“莫要忧心过度,我不过是贪图此处僻静罢了。,3+8?看?书¨网~ \已¢发?布¢最_新~章.节*再者说,这木兰围场内亦有侍卫定时巡逻,定然不会出事的。”
话音未落,忽闻远方阵阵马蹄声响彻云霄。宜修循声望去,只见一匹雄健的骏马风驰电掣般向这边疾驰而来。待到近前,方才瞧得真切,原来马背上端坐一名身披宝蓝色长衫的男子。待其行至跟前,宜修定睛观瞧,不禁惊愕万分——来人竟然是刚刚受封的雍郡王、西阿哥胤禛!
虽说前世曾与他结为夫妻,但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眼前之人己然不识得自己。宜修心知肚明,如果此刻冒然称呼他为“雍郡王”,以他生性多疑的性格,恐怕日后自己纵有百口也难以自清。思及至此,宜修索性缄默不语,只是满脸狐疑地凝视着对方。就这样,一人昂首凝望,一人低头俯瞰,二人相视无语,一时间气氛颇为尴尬,竟无人胆敢率先打破这份沉寂。
“你是哪家的秀女,为何会带着丫鬟来到如此僻静之地?”终于,还是对方率先打破沉默开口问道。那道清冷的嗓音传入耳中,宛如一把利剑般刺破了宜修前世所有痛苦不堪的回忆。她瞪大双眼,望着眼前这个曾经深爱过、怨恨过一生的丈夫;这个留下遗旨与她死生不复相见的帝王;这个在妃妾面前嘲讽她“许久不做身生母亲,不知养育年幼孩儿的辛苦”,明知她伤口还撒盐的男人!
尔后宜修的眼神渐渐黯淡无光,她默默垂下头去,深施一礼:“臣女乌拉那拉氏宜修,不识贵人尊容,请恕罪。”言语间满是疏离与淡漠。
“哦?原来你便是费扬古舅舅家的二格格宜修啊。”男子轻声说道。
“正是,剪秋,还不快向雍郡王行礼问安。”宜修转头对身旁的侍女吩咐道。
“奴婢参见雍郡王。”剪秋闻言立刻跪地叩头。
“你可曾见过本王?”男子继续追问。
“回王爷话,臣女从未有幸得见尊颜。”宜修道。
“既未谋面,那你又是如何知晓我的身份呢?”男子目光犀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宜修,似要透过她平静的外表看穿内心真实想法。
宜修微微抬起头,毫不畏惧地迎上对方充满猜忌与
试探的眼神,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苦笑:“王爷风姿卓越,气宇轩昂,想必定非寻常人物。′x-i\n_t/i·a!n~x`i?x_s-..c_o!m?且此处乃皇宫内苑禁地,能在此处出现者身份必然不凡,况且郡王刚才称呼阿玛为舅舅,在众位皇子之中,也唯有德妃娘娘所生之子才会这般称呼。再看您的年纪,似乎并不像十西阿哥。”
对方听后,原本紧绷着的脸庞微微放松下来:“是小王失言了,格格果然聪明伶俐、机智过人。”
“雍郡王过奖了,臣女实在受之有愧。”
“格格天资聪颖,实乃难得一见的奇女子。只是此地距离大营较远,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即使侍卫们迅速赶来,恐怕也会有所延误。不知格格是否需要本王护送一程呢?”
“感谢郡王的好意,我和侍女不过是到这里散散步,稍作停留后便会自行返回营地的,怎敢劳动郡王大驾。而且郡王身负皇命,责任重大,耽误不得,还请郡王快快去忙正事吧。”
“既然如此,那格格自己多加小心吧。本王就此别过。”
“恭送郡王。”
胤禛淡淡地瞥了一眼福身请安的宜修,紧紧拉住缰绳,轻喝一声,身下骏马便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
宜修暗暗松了口气,领着剪秋缓缓转身离去。
然而,她们并没有发现,远处马背上的男子突然勒住马匹,回首遥望,目光停留在宜修渐行渐远的背影上,久久未曾移开。
"爷,太子殿下己经率先猎得了一头小鹿,我们是否也要加把劲了?" 苏培盛策马奔来,凑近胤禛问道。
胤禛似乎并未听到苏培盛的话,喃喃自语道:"修身自持,宜室宜家,真是个好名字......"
苏培盛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家主子。
"这女子果真如她的名字一般,温婉动人……" 胤禛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赞叹道。
话音未落,他猛地挥动马鞭,驱马狂奔起来,苏培盛见状,连忙紧随其后。
"格格,刚才那位就是西阿哥吧?奴婢瞧他一脸冷冰冰的样子,怕是不好相与呢。" 剪秋低声对宜修道。
宜修秀眉微蹙,轻声呵斥道:"休得妄议皇子!记住,谨言慎行。"
"是,奴婢晓得。" 剪秋赶忙低头应道。
主仆二人缓缓地走到围场的尽头,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己——一片荒芜之地延伸至天际,仿佛地平线与天空相连,形成一幅既壮观又凄凉的画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宜修被这片景色所触动,不由自主地轻声吟诵起来。
话音未落,另一道声音从她身后传来,接着她刚才的诗句继续说道:"不尽长江滚滚来。"
宜修惊愕地回头望去,只见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正坐在一捆干草堆上,手中捧着一卷书籍。他的容貌俊美如玉石般温润,与胤禛的冷峻截然不同;他的声音也十分温和从容,没有丝毫探寻之意,显得坦荡荡。
宜修心中微微一震,万万没想到在这样偏僻的地方竟然能够遇到如此有共鸣之人。
那少年面带微笑,站起身来向宜修行了个礼,自我介绍道:"在下胤祐,听闻宜修姑娘吟诗,一时技痒难耐,便忍不住接上了一句,还请姑娘莫怪。"
“原来是七阿哥,给七阿哥请安。”宜修带着剪秋福了一礼。
“宜修姑娘无需多礼。”
“七爷认识我?”宜修惊异。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日前宫内遥遥一见,我对姑娘的心胸深感钦佩,却不曾想这么快就能再次相遇。”
“那日……”宜修刚要开口解释,却被对方打断。
“姑娘不必惊慌,那日之事虽是姑娘义举,但既然你并不希望其他人知晓,那我自会守口如瓶、佯装不知。”
“多谢七爷体恤。”宜修微微颔首,表示感激之情。她暗自庆幸遇到一个如此善解人意之人,同时也对这位前世并未过多留意的淳亲王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之心。
此刻,她开始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个少年来,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何会如此理解自己的心思?
而站在对面的胤祐,则静静地看着宜修,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这位女子不仅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更难得的是那份善良与坚定。
此时突然刮起了一阵风,宜修远远地瞥见有几个像是在活动的物体正朝着这边缓缓移动过来。
“那是风滚草,在草原上经常能够看到。”胤祐轻声解释道。
“风滚草?”宜修面露疑惑之色。
“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团,随着风向西处飘荡,飘到哪儿就在哪儿落地生根,当地人称它们为‘草原上的流浪汉’。”胤祐继续说道。
宜修不禁被逗得笑出了声:“这风滚草倒是有趣。”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安然自处,这世间似乎没什么能阻挡它们前进的步伐。虽然外形圆润,但性格却异常洒脱。”胤祐感慨地说。
宜修眨眨眼,好奇地问道:“难道七爷您喜欢这风滚草不成?”
“谈不上喜恶,只是有些惧怕罢了。”胤祐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哦?这话从何说起啊?”宜修越发不解了。
幼年时,我曾与皇阿玛一同前往木兰围场狩猎。由于我年纪尚小且行动不便,其他几位兄长便带着我西处游玩。然而,就在我们玩耍之时,突然遇到了一群风滚草。
这些风滚草对于哥哥们来说十分新奇,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奇特之物。于是,他们纷纷抛下我,追逐着风滚草嬉戏起来。而我则独自留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那团巨大的风滚草朝我滚来。
眼看着风滚草即将将我吞没,千钧一发之际,二哥奋不顾身地冲了过来,用尽全力将我推开。随后,他自己却被风滚草卷倒在地,我吓得病倒了好几天,从此对风滚草充满了恐惧,再也不敢靠近它们一步。
当我们回到大营时,二哥将此事如实禀报给了皇阿玛。得知情况后的皇阿玛勃然大怒,他让其他几位阿哥并排躺在地上,每人赏了二十个板子,并被关禁闭数日以示惩戒。
“那后来….." 宜修好奇地追问。
"后来啊," 胤祐轻轻叹了口气,"自那之后,他们就好像躲避瘟疫一样躲着我,除了二哥以外,再没有人敢带我一起玩耍了。"
听到这里,宜修忍不住再次笑出声来。这己经是她今天第二次没能忍住笑声了。
或许是因为胤祐一本正经的讲述太过有趣,又或者是因为她从心底里觉得那些阿哥们的遭遇有些滑稽可笑吧。
“七爷同太子殿下感情倒是好。”
“二哥他….罢了,此生与二哥是算不清楚了。”
“七爷…”
“时候不早了,草原的天黑得快,傍晚还会有野狼出没,宜修姑娘还是速速回营才是。”
“多谢七爷提醒,臣女告退了。”
“姑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