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之宜修重生出阁前冰川消失那天等一只猫

第137章 分权

冬去春来,随着年节过去,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各宫又活泛起来。¢e~8¢z`w?.¢n.e~t^

年节后积压的政务叫胤禛忙的不可开交,后宫也因着宜修产褥期己满,重新回到了众人的视野。

宜修如今位居副后,胤禛又对外宣称皇后养病不得见人,是以后宫以皇贵妃为尊。

“明儿是你册封的好日子,三月初三,皇贵妃不比其他册封,今后她们大年小节的都要来给你请安,朕知你不喜这些个,受累了啊。”胤禛笑着给宜修盛了一碗粟米粥。

“皇贵妃....按祖制要摄六宫事务,我孩子多,哪儿忙得过来这些,皇上既然有如此安排,也该为孩子们想想。”宜修白了他一眼。

“想好了想好了,华妃协理后宫己久,做的也不错,如今沈贵人也逐渐上手了,你若不想管事儿,又不想华妃独揽,就让敬妃帮着你,再不行淑嫔、欣嫔也成,你愿放权给谁都你说了算,可行?”胤禛道。

“哦?分权给她人不用请示皇上吗?岂不是有违祖制?太后问起来,臣妾该如何回答呢?”宜修笑道。

“朕特许,不必来回朕,太后那边,朕自有说辞,你看重的人,自然不会差,朕无异议。”胤禛给宜修夹了一筷子笋丝。

“还是觉得挺麻烦的,臣妾还是更喜欢养孩子。”宜修道。

“咳....苏培盛,前儿山东总督进献的珍品叫什么来着?朕叫你收入库房的那个....”胤禛状似不在意的向苏培盛使了个眼色。±鸿a#?特<小])·说u`|网¥? %¢?已?¤发:d布:最?_{新?°章@?节??

“啊这....哦!奴才记得....好像叫方于鲁文彩双鸳鸯墨,说是前明方于鲁的传世彩墨,墨模雕刻精致,墨质坚硬如玉,胶质均匀,且双面雕刻鸳鸯,施金错彩。一打开,那叫一个墨香西溢,真可谓鲁墨中的极品啊。”

苏培说完,主仆俩同时看向宜修,只见宜修停下了喝粥得动作,耳朵都竖起来了,两眼首勾勾看着胤禛,眼里写满了‘我想要’三个字。

主仆相视一笑,成了。

阳春三月,桃花盛放,到处一派春意盎然之景。出了月子的宜修和痊愈的安陵容迎来了她们的册封礼。

“跪!”吉时一到,册封官手持圣旨与手持金节的苏培盛相携而来,后宫众妃嫔按规矩齐聚承乾宫观礼。

“宣册。”苏培盛唱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跪下。

“熹贵妃钮祜禄氏,早毓名门,素娴内则,赐从潜邸,奉养皇嗣,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慎常在安氏,晋为慎贵人,钦哉。”

“授册。”册封官将皇贵妃的金册交给宜修。

“跪,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册封官唱念道。

宜修和安陵容向着高台上代表皇权的金节行了六肃三跪三拜礼。/小!说+C\m+s* ,追¨最*新+章\节?

“礼成。”册封官道。

“皇贵妃娘娘,奴才要回去向皇上复命了,就先行告退了。”苏培盛弯腰道。

“嗯,你自去吧。”宜修笑道。

目送苏培盛及册封官走远后,安陵容笑道“恭喜娘娘,娘娘穿着皇贵妃的吉服真好看。”

“同喜,如今也是贵人了,如何,身子可好全了?”宜修握着安陵容的手。

“吃了娘娘的红参,嫔妾都要活一百岁了。”安陵容笑道。

“油嘴滑舌,成了,痊愈了便好,随本宫进去吧。”宜修笑着扶着安陵容进了主殿,其他妃嫔也随之进来了。

待宜修坐定之后,观礼的妃嫔们齐齐下拜“臣妾(嫔妾)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

“谢皇贵妃娘娘。”众人起身落座。

“上茶。”剪秋道。

“嗯,皇贵妃娘娘宫里的茶香气迷人,臣妾很久没喝过这样好的茶了。”懋嫔笑道。

“你若喜欢,一会儿让剪秋给你包些送去钟粹宫。”宜修笑道。

“那臣妾就先谢过娘娘了。”懋嫔下拜。

“懋嫔是好茶喝的太少了,这茶香气是不错,但口感层次上来说,哪里比得上西湖龙井和洞庭碧螺春?细细品来还有一丝回辣的口感,实在算不得上品。皇贵妃若是愿意,臣妾翊坤宫有今春新贡的龙井,送些来与您尝尝?”华妃笑道。

宜修笑而不语,只是一味喝茶。

“华妃娘娘不知,此茶叫顾渚

紫笋,生长于山野乡间,非人力所能种植,茶王陆羽曾说过,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陆羽当年第一次喝到顾渚紫笋,便大为赞叹,言其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也因此,顾渚紫笋成了唐朝皇室的上品贡茶。更有诗云:琼浆玉露不可及,紫笋一到喜若狂呢,便是这泡茶的水,也有讲究,必得是金沙泉的活水才能激发这顾渚紫笋的香气,皇贵妃娘娘,嫔妾说的可对?”欣嫔笑道。

“欣嫔祖籍川蜀,自然懂得喝茶品茶,的确如此。”宜修笑道。

“欣嫔门第不高,倒是个懂茶之人,相比之下,倒显得本宫孤陋寡闻了。”华妃冷笑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欣嫔姐姐爱茶,懂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便是皇上,也不能说自己知晓世间万物啊。”淑嫔笑道。

“是这个理,如今本宫摄六宫事,可孩子们太小,还离不开本宫,若是事事亲力亲为,实在疲于分身,敬妃,你是潜邸的老人了,以后便与华妃一同协理后宫吧,欣嫔淑嫔从旁协助一二。”宜修笑道。

“皇贵妃还望慎重,便是如今您摄六宫事,协理后宫之权也得皇上或太后首肯才是,便是皇后执掌凤印,也没有这个权利私自将后宫权柄分化给她人,您别犯了忌讳,这刚到手的宫权,可别丢了。”华妃正襟危坐道。

“无妨,皇上说本宫自己决定就好,华妃无需操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就成。”宜修笑道。

“你....”华妃被噎的够呛。

“臣妾一定尽心,不辜负娘娘信任。”敬妃,欣嫔和淑嫔下拜道。

“嗯,那就辛苦几位妹妹了,此外,皇上特旨,慎贵人精通香料,于怡亲王之疾有利,便奉旨与大夫温氏一同暂居怡亲王府,医治鹤膝风之症。你回宫做做准备,需要什么就从太医院,内务府拿便是,皇上对你等此行期望甚大,务必尽心治疗怡亲王的病才是。”宜修郑重道。

“是,嫔妾一定竭尽全力医治怡亲王。”

寿康宫里,太后给满面冰霜的儿子夹了一块扬州酱菜。

“哀家知道年后积压的朝政太多,皇帝再辛苦也要好好用膳才是啊。”太后关心道。

“儿子不孝,让皇额娘担心了。”胤禛拿起勺子就着酱菜喝了一口小米粥。

“这是隆科多进献的扬州酱菜,皇帝吃的可还爽口?”太后笑道。

“不错,舅舅有心了。”胤禛没什么表情。

“听说宜修....摄六宫事了?”太后试探道。

“皇贵妃摄六宫事是宫规祖制,皇额娘缘何有此一问?”胤禛夹着菜没有抬头。

“那私自分权....也是宫规祖制?”太后言出,胤禛停下了筷子,抬起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