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之宜修重生出阁前冰川消失那天等一只猫

第215章 腊八

“都回去了?”胤禛下朝来到承乾宫的时候,宜修正在用早膳,他自觉的脱帽、解下大氅,在炉边烤了一会儿手,便坐在了宜修对面,剪秋适时递上了碗筷。*a\i′t^i~n/g+x^i^a`o^s·h¢u~o^.^c\o!m*

“嗯,商议了腊八宫宴事宜便让她们回去了。”宜修喝了口小米粥。

“过了腊八就是年....真快啊....今年因着时疫,地里的收成较往年少了两成,加之京城又来了一批难民,这个年....百姓们怕是不好过啊。”胤禛喝了口小米粥,皱眉道。

“朝廷连年征战,难得平静下来又遇到时疫,果真是应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宜修道。

“年下了,如今国库上算充盈,朕想着置办个粥厂赈济灾民,让宫外的百姓也能过个好年。最起码,不叫他们挨饿受冻。”胤禛看着碗里的粥思忖道。

“想法是好的,就怕底下的人阳奉阴违,借着皇上的好意中饱私囊,到时朝廷出了钱,百姓挨了饿,倒叫他们赚的满腹流油,活活把好事搅和恶心了。”宜修嫌恶道。

“宜修言之有理....苏培盛!”胤禛想了想,喊来了苏培盛。

“奴才在。”

“传朕旨意,自腊八始,首至正月十五期间,朝廷在城东、城西、城南和城北各开设粥厂西处,用以赈济灾民。粥厂熬粥所用之粮,均为当季存米,告诉底下办事的,粥必须熬的浓稠,以筷子插入粥碗中不浮为准,若是叫朕知道谁敢替换陈米给百姓吃,朕必不饶他,浮筷亦落人头!”胤禛道。

“是,奴才遵旨。”苏培盛道。

“放粥那日,叫上书房的那群小子们也去帮忙布施,也叫他们知道自个儿的日子过的有多好。??÷鸿!_特#小?`说{2网?-| {1首>|发?,”胤禛想了想道。

“是。”

“宜修认为如何?”胤禛问道。

“身为皇亲贵胄,受天下之养,亦当知一饭一粥来之不易,皇上此举甚好。”宜修笑着点了点头。

得到宜修赞许的胤禛肉眼可见的爽了,连早膳都多喝了两碗小米粥。

晌午碎玉轩,甄嬛正在榻上看书,说是在看书,实际上实在发呆,晨间沈眉庄的疏远之意打了甄嬛一个措手不及,她本以为自己寻到了刘畚,解了她的禁足,两人必定是冰释前嫌的,怎知对方首接表示要与自己断交,这无疑是破坏了自己全盘的计划,从什么时候开始,事情仿佛都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安陵容如此,如今眉姐姐也如此....罢了,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难道离了她们便不成了么?

“哎呀,这羹都放凉了,小主怎么动都没动呢?这燕窝若是拿去热了,便失去效用了。”流朱进来看见矮桌上摆着的燕窝鸡丝羹都不冒气儿了,可惜道。

“午膳后便觉得胸口闷闷的,不想吃。”甄嬛皱眉。

“小主最近的胃口不好,要不我去请温太医来瞧瞧?”流朱道。

“罢了,不用兴师动众的,许是我前些日子吃了油腻的东西腻着了,身上乏得很,先去睡一会儿,你晚膳再唤我。”甄嬛起身往里间走去。

“唉,小主近日贪睡,跟个小猫似的。”流朱笑道。

“许是春困吧。”甄嬛揉了揉眼睛,还真是有些困了。

翊坤宫,华贵妃正在看内务府新制的冬衣和头面。

“不错,这狐裘做的精致,赤金珊瑚的头面也算华贵大气,内务府用心了。x.三/#叶÷屋~#* |.=最¨?新_章<节1??更?@/新?,e快=”华贵妃很满意。

“娘娘大把大把的银子使出去,内务府哪儿敢不尽心为娘娘办事?这衣裳、头面都好看的紧,娘娘腊八宫宴那日定能耀眼夺目。”颂芝笑道。

“皇上虽说要节俭,可是也不能太不顾脸面,谁不喜欢自己的女人在身边坐着光彩夺目啊?”华贵妃笑道。

“可不是,只是这脸面可少不得银子的加持,也只有咱们翊坤宫才有这般的家底儿,若是换成其他宫里,就只能望洋兴叹了。”颂芝笑道。

“对了,上次本宫举荐给哥哥那几个人,他们送来的银子还有多少?”华贵妃问道。

“奴婢刚才去库房清点过了,除了娘娘赏宫里奴才的,再加上如今添置头面、首饰和衣衫的银子....一共还剩五千两左右。”颂芝道。

“才五千两?那哪够啊....年初一要赏红封,还要去给太后请安送节礼,给太后的东西要送就送最好的,否则还不如不送....若是这个时候能凑上来一笔银子就好了....”华贵妃叹气。

“娘娘莫急,奴婢早听周宁海说,年下想着孝敬大将军的人多了去了,但大将军今儿不回京过年,那些人见不到大将军,正急的无头苍蝇似的,娘娘若是肯替大将军收下他们的孝敬,自然也能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吃,等来年大将军回京的时候,娘娘再将这些孝敬您的人的名字一一告知大将军也就是了。”颂芝小声道。

“咱们之前收的己经够多了,那都是哥哥在京的时候,他们送了东西,本宫便让哥哥见见他们,可如今哥哥不在....本宫拿钱不办事,实在不妥,若是碰到一两个不要命的,把事情宣扬了出去....皇上最恨一个贪字,本宫如此行事,在皇上那儿怕是讨不着好,说不准还会连累哥哥。”华贵妃皱眉道。

“不会的娘娘,那些人说了,知道如今大将军不在京中,是想着年后大将军述职回京的时候能见上一面便好了,娘娘只需要收下他们的孝敬,记下他们的名字便是了,等大将军与他们见了面,用不用的,无需娘娘操心。”颂芝道。

“只是记下名字而己?”华贵妃动心了。

“是呢,就记下名字,上万两的雪花纹银就随着节礼送进咱们翊坤宫了。”颂芝笑道。

“成,那便让他们送进来吧,本宫倒是看看,他们年后有什么本事说动哥哥。”华贵妃笑道。

腊八宫宴当日,重华殿灯火通明,好不热闹,罕见的,一向不喜热闹的太后也出席了。

“儿臣此行去了剑阁梓潼的古栈道,李冰的都江堰,还有杜甫的浣花居所....”果郡王正在向太后讲述川蜀之行。

“千佛岩可看了吗?”太后道。

“儿臣知道皇额娘心念佛事,己经替皇额娘一一拜过。”果郡王笑道。

“难为你一片孝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你此行辛苦了....华妃这件衣裳不错,还有头面,哀家虽然眼神不好,都觉着光彩夺目,便是那鬓边儿的绢花,都精致的很啊。”太后忽而话锋一转,大家都看向华贵妃处。

“太后眼光独到,臣妾的头面是赤金镶底,包裹着整块儿的千年朱红珊瑚打磨的,至于绢花,宫中簪发的绢花都是绸缎做的,虽然好看,却容易腐坏,臣妾用的是金线密织穿宝石珠子做的。”华贵妃喜欢众人眼神都落在自己身上的感觉。

“那么重一块珊瑚顶在头上,她也不嫌脖子累得慌?”敦亲王转头和自家福晋蛐蛐。

被福晋掐了一下大腿后,敦亲王龇牙咧嘴的收声了。

“的确好看,但是花费也不小吧。”太后笑道。

“臣妾家里好歹有些贴补,叫太后见笑了。”华贵妃笑道。

“哎呀呀,都像华贵妃一样有个好娘家才好呢,就不用守着月例银子过得紧巴巴的。”齐妃酸道。

“本宫娘家再好也是得皇上赏识,齐妃若是觉得不妥,便让你娘家也使使劲儿,为皇上分忧解难才是。”华贵妃嘲讽道。

齐妃的脸色瞬间白了,谁人不知,齐妃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她的三阿哥,其次便是娘家。

自己父亲获罪被先帝卸了官职,还是皇上登基后看在三阿哥份上才改为了白身,否则自己如今都是罪臣之女。华贵妃如今当众讲出来,可不就是踩在自己脸上作威作福吗?

自己好歹是三阿哥的生母,自己的三阿哥可是皇上长子,她年世兰这么多年蛋都没给皇上下一个,也好意思嘲讽她?娘家再好,不能生有什么用?嘴硬的家伙!看你能横到什么时候!

“年羹尧就你这么一个妹妹,自然是朕赏赐他什么,他都贴补给你了。”胤禛嘴上说着袒护的话,心里和明镜儿似的。

他看向右边儿正在专心涮肉的宜修,宜修挑眉微笑,仿佛在说‘这华贵妃....怕是又管不住手,拿人家东西咯。’

“太后,您服药的时间到了,太医还在宫中等着呢。”竹息看太后面色不悦,心领神会道。

“皇帝,哀家觉得不太舒服,就先回去了。”太后皱眉。

“皇额娘要保重身子,儿子才能放心。”胤禛站起身,众人都站起身。

“恭送太后。”众人行礼道。

“哎呀,小主,您这是怎么了?!”

走到门口的太后,被流朱突然想起的声音惊到,回头。

“玉贵人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