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日常
“扶苏,你们回来啊,今天考试怎么样,过了吗?”白爷爷看着进入院中的两人,随口一问。
“……我过了。”扶苏沉默了一会,说道。
“那就好,那素素呢?”白爷爷点点头,顺便问道。
“……”扶苏心中叹了口气道:“没过。”
“?”白爷爷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一脸错愕的抬头看向扶苏:“没过?”
“嗯”
“考了多少分?”
“89”
白爷爷被这分数给无语到了,就差一分啊,而且科目一多简单,当年自己可是连题目都没刷一次性过。
……
“素素,考试怎么样,过了吧。”下课后回到宿舍的张宁萱和吴丹希看到正坐在书桌前看着电脑的素素,问道。
素素听到这句话,背影顿了下。
“没过?”张宁萱见素素没回答,转头疑惑的看向素素。
吴丹希听到这话,也惊讶的看向素素:“你科目一两次都没过?!”
素素一脸欲哭无泪的转身看向两人:“我今天实在太倒霉了。”
接着就把今天的遭遇告诉了两人。
张宁萱和吴丹希听到素素的讲述,纷纷对素素表示深感同情,这也太倒霉了,最后一题,明明知道答案,却还是选错,而且遇到了这么多离谱的题目,加上两次考试都89分,这运气也没谁了。
“好好刷题吧,争取下次考过。”张宁萱也只能说着苍白的话安慰道。
同时心里想着,一定要引以为戒,绝对不能和素素一样,考科目一两次都没过,这实在太丢脸了。
她奶奶当年考试的时候可是一次性过的,而且她的文凭只有小学,要是她这大学生比小学文凭的奶奶都不如,她觉得以后在家族群里,都要被亲戚笑话好久。
……
第二天一早,素素被一阵闹铃叫醒,迷迷糊糊伸手按掉闹钟,整个人都软粑粑瘫在床上起不来,经过一番挣扎,总算起来了,素素眯着眼睛慢吞吞的往洗漱间走去。
等洗漱好出来,素素觉得还是困得很,昨天一直在那边刷科目一的题目,脑子都看糊了。
连晚上做梦都梦到刷题。
拿起桌上的书和笔就塞到包里,提起笔记本和包就往外走。
“素素,你怎么一脸没睡醒的样子,昨天晚上干什么了?”以安看着素素哈气连连的样子,不解的问道。
“……嗯…,昨天复习功课太晚了,所以有点没睡够。”素素勾起一个僵硬的笑容,回答道。
“哦,那快清醒点吧,教授就快过来了。”
素素点点头,拿出电脑,打开后,接着便拿出包里的书和笔。
素素把书和笔拿出来放到桌上后,看清桌上的笔,一脸的懵,立马打开包,看了看里面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发现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后,只能暗叹这两天真是倒霉。
“以安,你有多余的笔吗?”素素转头看向正看书的以安问道。
“有,怎么?你没带笔吗?”以安抬头看向素素问道。
“我带了这个。”素素拿起桌上的筷子,耸耸肩无奈的说道。
“看来你真是困的厉害,连笔和筷子都拿错。”以安看到这筷子,一下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笑呵呵道。
“唉,这几天真是不顺。”素素拿过以安提过来的笔,叹了口气道。
秦朝
嬴政眼睁睁的看着素素拿着一双筷子放到包里,他很想提醒对方睁开眼睛看清楚手中的东西,但无奈,他做不到。
“素素这粗心大意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嬴政对素素这两天做的事非常无奈。
“要是素素补考在没过,总觉得她会被气疯。”扶苏想到昨天素素一回来就拼命刷题的模样,一想到之后考试结果要是还不及格,他都不敢想象到时会是怎么样一个场面。
汉朝
张良一脸怀疑的看着天幕:“她到底是怎么考上大学的,看她这粗枝大叶的性格,竟然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
“也许人家在关键时刻运气好呢。”刘邦笑道。
虽然实力是很重要,但关键时刻运气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幸好有同学借她笔,不然都不知道她这节课怎么过。”萧何无奈道。
宋朝
宋神宗看着面前一脸不服气的苏轼,内心充满了无奈:“苏卿,变法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跟王卿和司马卿好好沟通,不要一上来就吵。”
天知道当司马光和王安石一起前来见自己,要求让苏轼远离他们的时候,他有多无语,虽然知道苏轼头铁,但没想到他能头铁到这个地步,竟然能烦到让王安石和司马光这对政敌能统一意见来求自己。
“官家,臣明明是实事求是,是那俩家伙一点都不听取臣的意见,臣才会和他们发生争辩。”苏轼郁闷极了,明明官家说了大家一起讨论变法,但那两家伙一见面就争论,完全不听自己说的话。
“这件事朕会跟王卿和司马卿好好说的,你也收敛下你的脾气。”宋神宗叹了口气说道,他突然觉得处理这三人关系比变法还让人心累。
明朝
朱标这段时间因为知道历史上的自己早死,所以一直遵从太医的话,保养身体,政务有一大部分也都让父皇处理。
虽然事是少了,但糟心事却一点都没少,反而更多。
朱允炆这儿子的事就不必多说了,能保住他的命,父皇都是看在他是自己儿子的份上,至于那个位置,他这辈子都是不可能了。
还有朝堂上的臣子们,除了个别几个还全心全意信任父皇,其他人的心里想什么都不好说了,虽然自己和父皇已经安抚住了他们,但双方之间的裂缝已经存在,父皇想要那些大臣为大明尽心尽力,那是不可能了,除非下一任皇帝继位。
最麻烦的就是自己和四弟,自己虽然已经在保养身体,但寿命会不会改变这谁都说不准。
而历史上的四弟当皇帝当的十分不错,现在朝堂已经有不少大臣开始蠢蠢欲动了。
毕竟一个被历史盖棺定论的明君和一个可能会早死的太子,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择,要不是父皇还偏向自己,想来朝堂上一大半的大臣会偏向四弟。
按素素说的四弟比父皇对大臣可是宽容多了。
还有自己那几个虐待百姓的兄弟,命是保住了,但自由是别想了,而且他们的待遇和以前也是天差地别,毕竟天下人都看着,要是再维护,那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