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公主府

“这就是现代唯一一座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公主府了。”李源硕带着两人来到公主府门口,对两人说道。

“能经历那个动荡的年代保存下来,还真是幸运。”素素看着眼前的公主府感叹道。

“因为当时这座公主府被当作学校在使用,所以才避免了那场灾难。”李源硕明白素素说的是什么事,便解释道。

“灾难?”扶苏听到两人模糊不清的话,不解的看向两人。

“你到时可以手机上查下,66-76年那段时间的事情。”素素其实也只是笼统的知道一些。

“走吧,我们进去。”李源硕出声唤回了两人的注意力。

进入大门,素素环顾着四周:“这公主府看着和首都的那些古建筑也没有多大区别。”

“毕竟是给清朝公主住的地方,就算是在蒙古,也最多是融入了下蒙古文化元素,大体不会有什么区别的。”李源硕笑了笑说道。

“竟然连骨灰盒都摆出来!”扶苏看着眼前这物品的介绍文案,惊愕道。

“扶苏,之前不是在国博的时候看过玉俑吗,骨灰盒有什么好震惊的。”素素本来在想着骨灰盒中有没有骨灰,被扶苏的惊讶声给吓了一跳,转头看着扶苏没好气说道。

“不是,骨灰盒有什么好展示的,玉俑还可以说现代没有,但骨灰盒,你们不是多的是吗?”

“这可是好几百年前的骨灰盒,历史文物,现在的能和几百年前的文物比吗,我们现在的东西要想被当做文物,那也要等几百年后再说。”素素理所当然道。

李源硕则有不同看法:“我们的东西要是想成为文物,那可能要等个上千年,毕竟只是普通人的物品,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我看你们到是很希望自己的东西能成为文物。”扶苏真想打开这两人的脑袋看看,里面都装的是什么,好好长眠不好吗,还期待被拿来参观。

“毕竟能让后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也不错不是吗,而且要是真的有地府投胎,几千年后,我都不知道投胎多少次了,这几千年前的骨灰他们爱怎么展示就怎么展示,又挨不到我什么事。”素素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说道。

李源硕在一旁认同的连连点头。

扶苏听得嘴角直抽搐,他真的接受不了现代人对身后事的态度,只能心里安慰自己,都说三年一代沟,他和这两人,代沟了七百多代,有些远了,无法理解是正常现象。

“扶苏,你看,这就是清朝皇族的族谱。”三人来到一个巨大的书籍前,素素对扶苏介绍道。

扶苏走上前仔细的阅读着上面的记录,有些奇怪道:“这些公主是不是太短命了。”

除了早夭的,活到成年的就只有8个,而且其中活到50岁以上的也就三个,其他的几乎都是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确实,康熙的女儿寿命都不怎么长,不过康熙的儿子寿命都还不错,35个儿子活下来20个,除了两三个去世的比较早,其他人的寿命都还不错。”

“尤其是那十二儿子胤祹,活到了七十七岁,是康熙皇帝所有皇子中最为长寿的一位,长寿到都成为了皇家治丧委员会会长了。”

“素素,能说些我听的懂的话吗?”扶苏被这治丧委员会会长给听的稀里糊涂的。

“就是专业的送葬人,他在世之时,亲自送走了康熙,雍正,以及所有参与九子夺嫡的阿哥。”

李源硕笑道:“他丧事可不止办的好,还培养出了一个有同样爱好的皇子徒弟,这位皇子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止给别人办丧事,还给自己办丧事。”

“哈哈哈哈,我知道是谁,也不知道雍正要是知道自家五儿子受到自己十二弟的影响,喜欢上了办丧事,而且还给自己办丧事会是怎么样一副表情。”素素想到弘昼那动不动就给自己办丧事的事就忍不住的笑出声来,这件事实在太有名了。

扶苏已经懵了,他都听到了什么,有人竟然给自己办丧事,那岂不是给自己办活丧。

秦朝

嬴政看着那骨灰盒,转头看向公子扶苏:“你说,朕是不是不葬皇陵比较好。”

陵墓建了就建了,当个障眼法好了。

公子扶苏听到这话,瞪大眼睛:“父皇,你不是说不重新选位置建陵墓了嘛。”

“不需要再建那么大的陵墓,修个安全小陵墓就行,重新选个地方。”嬴政现在已经不在乎陵墓的大小,他只想安息长眠,他不想哪天被连棺带人一起被挖出来展示。

看看后世人做的事,连烧成灰都不放过,他能被放过才怪。

“可这会不会有失父皇威严。”公子扶苏皱了皱眉担忧道。

“那到时就秘密安葬,原来的陵墓就当衣冠冢,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朕葬在哪里了。”

“但也有被挖出来的危险不是嘛。”并且要是被后世人认为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的尸骨,他们随便丢弃烧了可怎么办,这句话公子扶苏没有说出来,总觉得一说出来父皇可能会被自己的话给气炸。

汉朝

“这满清皇帝倒是人丁兴旺。”刘邦有些惊讶这皇帝的皇子数量,这子女加起来都过半百了。

“怎么,陛下也想再生几个,需不需要妾身再给陛下选几位好生养的佳人。”吕雉一脸温和的看着刘邦。

“乃公倒是想生,但乃公现在已经没这个精力了啊。”刘邦觉得自己的种还是不错的,看看自己的子孙,那质量好的没得说,当然除了那几个昏庸之外,但谁家能保证自家子孙都是才能出众之人,有几个孬种也是正常现象。

吕雉听到这话,心中冷笑了一声:没精力不还是生出了个刘恒。

“这康熙真是够能生的,35个儿子,20个女儿。”刘彻听到康熙孩子的数量,眼中闪过了一丝羡慕,虽然早夭了一大半,但活下来的也不少不是嘛。

想想现在自己只有据儿一个儿子,不由为自己感到可怜。

唐朝

李世民听到素素那话,不知想到什么,一脸便秘的看着自家大臣:“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把我们的恭桶也当成了文物展示。”

随着李世民的话落,大殿内咳嗽声此起彼伏。

“咳咳咳”房玄龄好不容易止住被口水呛到的咳嗽后,行礼道:“陛下,这恭桶想来也保存不到后世。”

毕竟谁家死后会陪葬恭桶,而平常一般人也不会保留这个东西。

明朝

“这清朝皇子爱好这么特别?”朱棣一脸惊愕道。

“这满清皇子还蛮厉害的。”朱高煦可是知道皇家办理丧事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

朱棣一脸奇怪看向自家二儿子:“你觉得他们给自己办活丧是一件厉害的事?!”

他怎么不知道自己二儿子有这样的爱好,不过要是这小子真敢给自己办活丧,他就让这小子知道花儿为什么是这样红。

“儿臣的意思是满清皇子能理顺丧葬仪式很厉害。”朱高煦连忙解释道。

他可不想让自家老爷子认为自己喜欢办活丧。

清朝

康熙觉得自己的脑子嗡嗡作响,他都听到了什么,自家孙子给自己办活丧,而且还是受十二的影响!

其他阿哥齐刷刷的转头看向从刚开始就一直躲在角落中的胤裪,好家伙,没想到十二弟/十二哥平时看起来淡泊名利的样子,竟然喜欢办丧事,这都什么奇怪爱好,而且这家伙竟然还把这爱好给传了下去。

这么想着,大家又默默的看向了一旁整个人都散发着冷气的四弟/四哥。

心中不约而同的升起来了一股同情,有这样一个儿子,真是辛苦四弟/四哥了。

郭络罗氏本来正高兴自家女儿能在历史上流芳百世,但现在,她恨不得冲到后世把那骨灰盒给抢过来。

宜妃看着脸色白发的姐姐,安慰道:“姐姐,现在还没发生,还有机会改变。”

雍正年间

允祥担忧的看向身边表情淡然的四哥,要是四哥发火还好,起码火气发出来了,但这副表情,他都担心四哥会不会被心中的怒火给气坏身体。

“十二,弘昼,好样的,真是朕的好弟弟!好儿子!”雍正说着话的时候,手中的毛笔被硬生生的给掰断了。

“四哥,这,这其中也许有其他原因也说不定。”允祥想了半天,也只能给自家十二哥和五侄子想出这样的辩解理由。

“其他原因,你听素素和李源硕说的话,朕可没听出他们有半点被强迫的意思。”雍正心里已经气疯了,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弟弟,还生出这样的儿子:“这么喜欢办丧事是吧,行,朕就让这俩家伙办个够。”

允祥听到这话,心中只能默默为自家十二哥和五侄子默哀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