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昭君,匈奴

“好了,我们到了,下车吧。”李源硕停好车后对两人说道。

“嗯”扶苏应了一声,便开门下车了。

素素看着扶苏这淡淡的表情,开始后悔自己刚才说话有些太过了,毕竟再怎么样那都是扶苏的国家。

素素下车后,悄悄瞥向站在一旁的扶苏,犹豫了下,慢吞吞地挪到扶苏身边低声说道:“对不起啊,扶苏,刚才我有些太激动了,说话没有经过大脑,我不是故意的。”

扶苏看着素素说话时时不时瞥向自己的样子,摇了摇头,最后无奈道:“放心好了,我没怪你,我知道这是现代人正常的想法。”

虽然心中对大秦的灭亡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毕竟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再怎么纠结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还不如学着接受。

李源硕在另一旁看两人已经和好的样子,也长长的松了口气,看来回去后也要教教素素人情世故方面的事,幸好这次是碰上好脾气的扶苏,要是脾气爆些,他都不敢相信,到时会吵成什么样。

李源硕看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便走到车的另一边,说道:“我们进去吧,这里逛完,我们就回去休息。”

素素和扶苏应了声便随着李源硕走向目的地门口。

扶苏看着眼前建筑的名字,有些诧异道:“昭君博物馆?是四大美人的王昭君吗?”

李源硕点头回答道:“是的,这不仅是昭君博物馆,还是世界上首座介绍匈奴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素素感慨道:“匈奴好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这都能留下自己的文明也是蛮幸运的。”

“走吧,进去参观下,扶苏,正好你也看看里面的匈奴记录有没有问题,毕竟这方面你应该比我们更熟悉。”李源硕看向身边正打量着博物馆建筑的扶苏,笑道。

扶苏听后眉头轻挑,似笑非笑的转头看向李源硕:“你确定带我们来是过来参观游玩的?”

“咳,主要还是过来游玩的,只是大家都到这里了,就想着请你顺便帮忙看看。”主要是匈奴的历史记录太少了,有扶苏这个当时期的人在,干嘛不请教。

扶苏回想了下自己所知道的,叹了口气道:“其实关于匈奴的事情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不过要是能帮的上忙的,我会帮忙看看。”

毕竟人家任劳任怨的照顾自己这么久,自己帮下忙也是应该的。

当三人往博物馆走去的路上,扶苏好奇的问道:“匈奴还有后代存在吗,我之前看五十六个民族的时候,没有看到匈奴族。”

“因为匈奴很早之前就已经融入了汉人当中,所以现在没有匈奴族了。”

“匈奴是怎么灭亡的?是汉武帝那时候的事吗?”扶苏对于匈奴的强大还是有所了解的,不然当年也不会专门修建长城防止匈奴入侵。

“不是的,霍去病和卫青只是把匈奴打的元气大伤,并没有灭掉他们,匈奴会灭亡也是后续汉家皇帝陆陆续续的攻打才逐渐灭亡的,在公元前71年,汉宣帝刘询联合乌孙打败匈奴,之后匈奴又在乌孙,丁凌等其他游牧部落的轮番进攻下逐渐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西汉,之后逐渐融入中原,其中部分匈奴后裔还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像建立汉赵的刘渊,他就是南匈奴的后裔。”

“等会,匈奴的后裔建立的政权叫汉赵?”扶苏听到素素最后一句话,行走的脚步一顿,一脸错愕的看向素素。

“你没听错,就是汉,而且刘渊不止建立汉赵,还把刘邦认作自己的祖宗。”

“其实刘渊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毕竟一个匈奴人想要在中原建立皇朝,起码也要得到汉人支持才行,而且他也是匈奴人和和亲公主的后代,说是刘邦的后裔也没错。”李源硕说道。

“这倒是,虽然这和亲公主不一定真的是刘家女子,但起码法理上是公主,也算是刘家女子了。”素素赞同道。

扶苏听完心中五味杂陈:“这汉朝还真是厉害,灭亡后还有人想要复国,而且还是个匈奴人。”

“这算什么,不算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汉朝除了西汉,东汉和蜀汉,还有汉赵,成汉,后汉,北汉,南汉,陈汉,足足九个啊。”素素感叹道。

“都是刘邦后裔?”扶苏听到这么多汉,满脸的震惊。

“那倒不是,后面都是打着汉家旗帜来显示自己的正统性,这些人也就刘渊这匈奴人能和汉朝扯上关系。”

扶苏突然有些羡慕刘邦的好运,虽然后面的政权统治者不是他的子孙,但起码人家是打着他所建立王朝的旗号起义,说明汉朝真的很深入人心。

“那北匈奴呢?”扶苏问道。

“在东汉时期,窦宪率领汉军与南匈奴联合,攻打北匈奴,北匈奴大败后,被迫使西迁,最终北匈奴的政权就灭亡了,不过据说他们后来西迁到了中亚,部分可能进入欧洲,不过这个说法到现在都还有争议,具体的要看专家们去找寻了。”

李源硕对两人说道:“之后再聊吧,已经到门口了,我们先进去参观下。”

战国

“匈奴到最后竟连自己的民族都没有保留下。”李牧看着天幕感叹道,要知道现在对待匈奴,他们主要还是以防守来应对。

没想到这么强大的匈奴,到最后竟然会被那汉朝打成这样,连后代子孙都认那汉朝皇帝为祖宗。

嬴稷想到那匈奴时不时趁秦国无力应付北部边防的时候,侵犯秦国领土和百姓的事,脸就不由得黑了几分,这群家伙,每次打不过就逃,跟泥鳅似的,滑不溜秋。

秦朝

蒙恬听到后世给匈奴还立了博物馆,不解道:“匈奴有什么好了解的,那群家伙既然已经消失了,干嘛还这么费心去知道他们的事。”

想想匈奴对中原造成的伤害,要不是匈奴的地盘实在太大,他们不熟悉,他早就请旨让陛下派他去灭了匈奴了,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的以防御为主。

不少人对匈奴也没什么好印象,毕竟现在匈奴对大秦的危害可比六国余孽可大多了。

汉朝

刘邦掏了好几下耳朵,又一脸幻听的表情,看了看大臣们,又转头看了看吕雉:“娥姁,乃公耳朵没毛病吧,不然乃公怎么会听到匈奴的子孙认我做祖宗。”

“应该没毛病,因为我也听到了。”吕雉也一脸的震惊,说着转头看向刘邦说道:“倒是要恭喜陛下了,恭喜你多了一群匈奴的子孙。”

“可拉倒吧,这样的子孙谁爱要谁要。”刘邦一想到当年的白登之围,就气愤,强大的时候就攻打大汉,等实力不够了,就扯着他大汉的旗帜去夺天下,怎么比他还不要脸。

张良则有些感叹,谁能想到一个老流氓建立的汉,居然这么厉害,后面都灭亡多少年,历朝竟还陆陆续续出现这么多汉,汉这个字几乎真是贯穿了整个华夏历史啊。

汉和帝刘肇听到窦宪这名字的时候有些出神,窦宪确实是一位能将,但可惜他们家权力已经影响到他,而且还敢参与了弑逆,他怎么可能饶过他。

唐朝

“匈奴是消失了,但游牧民族可一直存在。”李世民想到了突厥,契丹,回纥,吐蕃,这些游牧民族好像怎么打都打不灭,即使灭了一个,还是会有新的游牧民族出现,真是让人头痛。

明朝

“陈汉啊。”朱元璋听到陈汉这词,突然想起自己以前的老对手陈友谅,真是好久没有想起到这个人了。

要不是陈友谅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杀害对自己有恩的人,让他失了天下信,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自己想要对付他,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