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睡虎地秦简
扶苏正吃着饭,这时想起了刚才素素和以安的谈话,咽下口中的饭,看向素素问道:“对了,刚才在课堂上,我听到素素你们聊起秦简,这秦简是哪里挖出来的?”
“是从荆楚挖出来的。”素素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扶苏问这话的原因,解释道:“一般考古队在发现的简牍后通常会以出土地点命名,而挖出这个秦简的地方叫睡虎地,所以就叫睡虎地秦简了。”
扶苏听后放心的点点头,还好不是自家父皇里面挖出来的。
“那这秦简上写的是什么?”扶苏觉得能在后世这么有名,想来这上面记录内容很珍贵了。
素素说道:“主要为秦朝的法律文书和行政文献。”
扶苏拿筷子的手一顿,诧异道:“就这些?没有其他了?”
“嗯嗯,大概就这些。”
扶苏不解道:“这些有什么好稀奇,你们不是说汉承秦制吗?而且萧何就是以秦律为蓝本,制定了《九章律》,你们应该对秦律不陌生才对。”
“再怎么汉承秦制,还是有不同的地方,还有你认为汉朝会把秦朝的所有法律都继承下来吗,而且虽然我们都说汉朝是继承了秦朝的律法,但这些一直都只是从后面朝代的文献中看到记载,并没有真实的证据,关于秦朝的真实法律制度,我们在这秦简还没出土前,都是主要依赖《史记》等后世文献的零星记载,缺乏直接的一手资料。”
“而睡虎地秦简中包含了大量秦朝法律,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现代人对秦朝法律的空白,也是首次有实物证据证实了秦朝法律的严密性,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批秦简的出现,推翻了很多历朝史官对秦朝法律的记载。”素素解释道。
“他们都是怎么记载的?”扶苏握着筷子的手一顿,不会是胡编乱造秦律吧。
“我想想。”素素托着下巴想了会说道:“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因大雨误期,依据秦律“失期,法皆斩”,于是发动起义。”
说到这里素素看了眼扶苏继续道:“他们起义的名头还是以扶苏公子的名义号召民众反秦。”
扶苏听到这话,整个脸都怪异极了,他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但没想到会是以自己的名字起义,这怎么听都感觉怪异无比。
“而75年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徭律》规定,误期三天到五天,仅受训诫;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因大雨等不可抗力导致的误期,可免除处罚,这也说明了司马迁记录的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可能是夸大其词。”
李源硕听到素素这不确定的语气疑惑道:“怎么说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可能是夸大其词,不应该说就是错的吗?”
“因为还有胡亥这疯子存在的原因啊,谁知道后面的他有没有修改秦律,也许是他把劳役的惩罚制度改成司马迁《史记》中那样也有可能。”素素觉得能自我灭门的疯子,会修改这样的法律也是正常的。
李源硕和扶苏顿时被噎住了,要是胡亥这疯子,还说不定真的可能会这么做。
“还有司马迁在《史记》中强调秦朝法律严酷,像“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而真实的秦律有着明确的法律程序和人性化规定。”
“总而言之这批秦简的出土很大程度上洗刷了秦始皇暴政的名声,虽然秦朝法律是严苛了些,但起码法律还是有着严密性和系统性的,不是像历史记载那样只有残暴没有规范。”
李源硕听完素素的解释,感叹道:“虽然秦始皇有些事情确实做的残暴了些,但想想整个封建社会中的其他皇帝们,感觉他的残暴程度也只是中等,而且有的地方做的还比那些被史书上称为仁君的皇帝都仁慈,可惜就因为儒家白白被抹黑了两千多年,也是够倒霉的。”
“秦始皇最大的成功就是灭了六国,统一了华夏,但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杀了六国贵族,唉,要是秦始皇在对待六国贵族的事情上能学胡亥的一半残忍那该多好,这样就算秦朝最后被胡亥搞的灭亡,也不会灭的这么快。”素素也一脸可惜,虽然以秦朝的情况,最后很难逃离灭亡,但不得不说,秦朝能这么快灭亡,六国余孽占了很大的原因。
扶苏听到这话,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觉得父皇已经做的足够了,应该是自己要学胡亥的狠绝才对,这些事情应该是自己去做才是。
战国
其他六国的君王贵族快要被素素这话给气死了,什么意思,明明是嬴政自己暴政的原因,这也能扯到他们头上。
他嬴政自己没处理好身后事,让胡亥那昏君继位,弄得天下民不聊生,凭什么把错误都归到他们身上,要是没有胡亥的胡作非为,他们有机会反秦吗!
“政儿,对于六国王室,不需要给太好脸色,曾祖父之后亲自教你怎么对付那些六国之人。”嬴稷对于怎么这方面的操作简直不要太熟。
想想经过他多年整治的六国,现在韩魏已经沦为秦的附属,频繁割地;齐燕虽暂时未受重创,但也已经孤立无援;楚国和赵国更不用说了,一个丢失了核心领土,退守江淮,一个长平之战后仅能自保。
如果这次有机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一统,他绝对会在最后一刻帮政儿把这些六国贵族全部一起带下去,反正他的名声再烂也烂不到哪去了,还不如给政儿少留个骂名的机会。
小赢政听到这话,乖乖的点头,他虽然小,但对曾祖父对待六国的事上还是知道的,他一定会比历史上的自己更厉害,才不会让大秦重蹈覆辙。
秦朝
嬴政听到这陈胜吴广起义还是打着扶苏旗号的时候,没好气的看向身旁的公子扶苏,在民间有这样的声望,又有蒙恬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身边,真想打开他的脑子看看,他到底都在想什么。
公子扶苏放在膝盖上的拳头握得青筋暴起,满脸愧疚的低着头,半晌后,向秦始皇认真的行了个礼道:“父皇,请把六国余孽的事情交于儿臣,儿臣定当把这些人的问题妥善处理。”
既然自己的性格太过于仁慈对大秦不好,那就让这些六国余孽来磨练自己的性子,而且父皇承担的骂名已经够多了,那这事应该自己去做才对。
嬴政和大臣们听到这话,都震惊的看向公子扶苏,听这语气,想来公子扶苏是想拿那些六国余孽开刀。
嬴政没想到自家这儿子居然会亲口说出这样的话,揽下这样的事,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蒙恬悄悄的扭了下弟弟蒙毅的手臂。
蒙毅只感觉手臂一痛,轻呼一声,看向身旁的大哥不解道:“大哥!你干嘛!”
“我在想我是不是在做梦,所以想试试你会不会痛。”蒙恬一脸懵的说道。
“那你掐我干嘛,这样你又感觉不到痛。”
“因为你会痛,说明不是我在做梦。”
蒙毅被自家大哥这话给气笑了,好好好,不想霍霍自己,就来霍霍他是吧,可真是自家亲大哥。
汉朝
司马迁一脸惊讶的看着天幕,没想到后世居然还能挖出秦朝竹简。
司马迁知道自己对秦律的记载可能有误,但他能接触到的也只有宫廷收藏的秦朝遗留的文书,而且有些秦律是连宫中都没有,都是他游历各地找寻秦朝遗老或官吏后代,根据他们的口述记载的。
现在听到后世人讲起秦律的内容,心中感叹不已,没想到真实的秦律竟然会是这样的。
宋朝
“真实的秦律竟然是这样的?!”欧阳修端着酒杯的手顿住了,他惊愕的看着自己的好友梅尧臣。
“看来后世人不愿意相信史书记载也是有原因的啊,连离秦朝最近的汉朝都能记错历史,更何况更后面的朝代。”梅尧臣苦笑的摇了摇头,今天素素他们讲的历史简直打破了他们的认知,这秦律不仅没像《史记》中记载的那么残暴,而且有的地方比他们现在的法律还更加严谨。
难怪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转变的这么多,这些思想当真是超前啊。
明朝
朱棣此刻也是感叹不已:“这秦始皇确实有些倒霉。”
要是他有子孙后代,说不定还能为他辩驳几句,但可惜他已经断子绝孙了。
想想自家老爷子,觉得他应该在泉下感谢自己才对,不然就以自家好侄子朱允炆那骚操作,说不定老爷子也会出一个自我灭门的好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