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勤政
扶苏听到雍正勤政,好奇的问道:“勤政和我父皇比怎么样?”
“额……”素素和李源硕听到这问题,都陷入了沉思。
扶苏看到俩人的表现,有些诧异,难道自家父皇还被比下去了不成。
素素想到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的勤政信息,说道:“很难对比,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竹简奏章重达50斤,处理政务不完成不休息,五次巡游天下了解民情,巩固统治。”
扶苏听到连连点头,自家父皇如此。
素素把桌上难煮的菜都倒入了前面的烧开的火锅底料中,放下筷子看向扶苏说道:“因为清朝和我们离更近的缘故,所以我们对雍正的作息更清楚,我给你讲讲他的工作时长吧。”
扶苏放下筷子,认真的点了点头。
“据历史记载,雍正在位期间,“日批公文八千字”,现在仅弯弯那边故宫的雍正的朱批库藏就有2.2万件,而且雍正在数万件奏折上曾先后写下批语1000多万字。”
扶苏惊讶道:“写的字可真多。”
李源硕想到自己以前出任务后写一篇报告的抓耳挠腮的想半天,也不由佩服雍正的勤奋:“康熙和雍正一比,康熙在勤政方面简直是被甩了不知道多少条街。”
“康熙在位61年现存奏折约3000余件,雍正在位仅13年,现存奏折41000多件,就单是这奏折数量就可以看出谁处理的政务更多了。”素素说道。
“那还有其他方面的吗?”扶苏问道。
“雍正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20小时,睡眠不足4小时,而且几乎全年无休,每年几乎只有在生日那天才放假。”
素素说到这忍不住感叹道:“我都好奇他怎么还有精力去宠幸嫔妃的,他都不觉得累吗?”
本来正在佩服雍正勤政的扶苏和李源硕听到这话,脑门纷纷浮出黑线,不要什么都好奇可以吗。
“不过看来睡眠少确实会影响生孩子的质量啊,看看雍正登基后生的孩子,只生了4个,三个还早夭,就一个活到三十多岁,要是他早几年登基,都不知道前面几个皇子还能不能生出来?”
看着素素的话题越来越偏离正题,李源硕不由出声打断道:“素素,你管人家登基后生几个,反正人家有儿子继承皇位就是了,也许人家就是看重乾隆,不想再多生几个,不让乾隆重蹈自己的夺嫡覆辙也说不定呢。”
“那还是多生几个吧,起码有的选,我有时候都觉得雍正选乾隆真的像历史上那样说的是因为乾隆的才华出众和品行端正吗,乾隆在历史上的政绩有些确实可以,但是大部分真的是惨不忍睹,还不如他爷爷康熙呢。”
“回正题,回正题。”李源硕连忙打断道。
“正题?”素素回想了下刚才的话,摊摊手道:“没啦,几乎全年无休,每天工作的时间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源硕回想了下,确实没什么了,其他的也都是一些小故事。
素素说道:“说起来秦始皇,朱元璋,胤禛,这三个皇帝都是出了名的勤政,朱元璋还好,有个儿子帮忙,要不然他能不能活到71都是一个问题,至于其他两个,按他们的工作量能活到49和58才驾崩,属实是身体底子好,要是让我这样工作,还不如直接让我死了算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李源硕问道:“不对啊,雍正不是还有个胤祥帮忙吗,要知道雍正很多事务都是交给胤祥处理,胤祥的权力大到可是被人戏称为“副皇帝”的人。”
素素叹息道:“胤祥在雍正八年就死了,之后可不就雍正一人忙活了吗。”
李源硕听到这话,默默的转头看向扶苏:“你说当初秦始皇派你去蒙恬那边,真的只是为了监军吗,而不是看你快要处理政务处理的快要累死了,让你好好休息下。”
扶苏听到这话,嘴角抽搐道:“我当时身体还没有差到那个地步。”
李源硕感叹道:“你还真是好运,看看朱标和胤祥,这俩人说是被活活累死都不算为过。”
素素说道:“说到底朱标是身体太虚了,一个风寒就被夺走了命,胤祥呢,他的身体纯粹是被他老爹给祸害的,要不然在雍正时期也不会只活到44岁。”
李源硕看着锅中的食材煮的差不多了,对俩人道:“等会再聊,这锅里面的食材都熟了,该吃了。”说着就夹起一边盘子里的羊肉片放锅里涮,接着便大快朵颐起来。
秦朝
“他都怎么想的,要是身体不好,父皇更不可能让我去监军了。”公子扶苏听到李源硕那离谱的想法,无语道。
嬴政听到胤祥和朱标的实际,心中不由暗幸:幸好自己从小让扶苏跟着蒙恬等武将习武,这孩子的身体也争气,一直以来没多大问题,不过看来也不能太过压榨他了。
这么想着嬴政看向公子扶苏,说道:“今天处理完这些奏折,就回去休息吧。”
公子扶苏顺着父皇的话看向放奏折的桌案上,一阵沉默,这和平时有差多少吗。
唐朝
魏征听到雍正的勤政,满脸是满意的不行,抛开对方异族身份,就这勤政方面和女色方面,简直是太符合他的要求了。
对于自家陛下,魏征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把游玩的时间和在后宫的时间减少一半就行。
正和自家妃嫔闲聊的李世民在听完雍正在政务方面的勤政后,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股大祸临头的感觉。
明朝
朱元璋听到雍正的政策和勤政,表情变得格外复杂,如果抛去他是满清皇帝的身份,雍正的行事确实让他很喜欢,但偏偏就这身份,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朱标则在一旁记录着雍正的有些政策,他发现,有些政策其实现在他大明也可以施行,像高薪养廉就很不错,这样也能缓解下现在朱家和臣子们之间的紧张关系。
小朱棣看了看正一脸认真记录的大哥,又看了看一脸神情奇怪的发着呆的父皇,心中疑惑道:父皇这是被后世人骂习惯了吗,居然被说不如清朝皇帝都不生气。
清朝
康熙神色复杂的看向老四,半晌后说道:“老四,该休息的时候也要适当休息下,不要累着了。”
居然能把老十三和自己给累死,而且那奏折和批阅的字数,难怪你后宫这么少孩子,原来都没时间生啊。
说着又看向了一旁的老十三,他没想到十三的身体还有自己的事,想到素素说十三的身体是因为自己才不好的,心中升起来一股不好的念头。
胤禛随意的应付了下自家皇阿玛,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家十三弟,在听到自家十三弟这么年轻就去世了,脸上难得露出焦急的神情,猛地看向身旁的十三弟。
胤祥注意到自家四哥的视线,温和的笑了笑,示意对方现在还很好,不要担心。
其他皇子看着这俩兄弟这兄友弟恭的样子,心中怪不是滋味的,没想到老四这家伙看着冷冰冰的,居然对十三这家伙这么好。
想想被人戏称成“副皇帝”可想而知手中的权力有多大。
其中十四心中更是郁闷不已,到底谁才是他亲弟弟,面对亲弟弟爱搭不理的,倒是对十三这家伙好的很。
雍正听到素素对自己私生活的关心,一言难尽的看着天幕上的素素:“朕精力好的很,用不着你这丫头多余的关心。”
不过雍正也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养好身体,多生几个。
既然保送的皇帝比夺嫡的皇帝能力差,那他不介意也来场夺嫡,反正他们不是汉人,不讲究嫡长制。
至于老十三,现在他已经把其他兄弟能放的都放了,十三也让他先养好身体再说,这可是他唯一的宝贝弟弟,可不能真的被自己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