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回校

校门口车水马龙,不少学生提着行李往校园内走去,整个校园在经历了寒假的冷清后,总算迎来了它的活力和生机。

素素还未踏入校园,便能感受到那热烈的校园氛围。

当她提着行李,推开宿舍门,就欢快的对里面喊道:“大家,新年快乐。”

张宁萱看到进来的素素,起身笑道:“新年快乐啊,素素,这个年过的怎么样?”

“太棒了,这个年是我过的最特别的一年,对了,我还给你们带了很多特产,等我收拾下,等会拿给你。”素素看到宿舍里只有宁萱一人在,又问道:“芷莹和丹希还没过来吗?”

“她们两个之前不是在群里说过吗,说明天过来直接上课。”宁萱说完好奇的问道:“说起来,平时在群里你不是也很活跃的吗,怎么这几天都没怎么说话,是又去哪里玩了吗?”

正在开行李箱的素素手一顿,她回想起自己今天早上才刚拿到的手机,还有自雪山爬山回来后,就一直酸痛而无法出去玩耍的脚,深深的叹了口气,转头看向宁萱道:“去爬雪山了,回来手脚一直都酸痛,所以都没玩手机。”

“爬山我知道脚会痛,你怎么手也痛?”

“因为手脚并用一起爬的。”

“噗~你这雪山爬的还真是特别。”宁萱听到素素的回答,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素素,宁萱。”

素素和宁萱听到这喊声,转头望去,就看到开着的宿舍门门口正站着素素的同班同学颜以安。

“以安,快进来,刚好我刚才还想着你到校没。”素素说着就从行李箱中拿出一袋分好的特产递给以安:“这个是我旅行时带来的特产,这是给你的。”

“谢谢,正好,我也是过来给你们送我家乡的特产的。”以安接过素素递过来的袋子,把另只手上的袋子递给素素。

素素道了声谢,接过袋子时,又听到以安问道:“说起来,素素,我这两天联系你,你怎么都没有回信息啊?”

宁萱笑嘻嘻的看向以安,把素素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以安看向素素感慨道:“你这寒假也过得太充沛了些,怎么到处玩啊,都不累的吗?”

“放假了不出去玩那岂不是假期白放了。”

“我倒是更喜欢假期在家里躺着,平时休息的时候偶尔出去玩下放松下,你这种短时间内全国跑的我可受不了。”

在三人闲聊的时刻,素素也收拾好了自己的日常用品。

看了看时间,素素说道:“晚饭时间了,要不要一起去食堂。”

其他两人都没意见。

等三人来到食堂打好饭坐下来刚没一会儿,以安的男友,钱景一就一脸激动的往她们这跑来。

“总算找到你们两个了。”

以安看着男友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递了瓶水,疑惑道:“有什么事情找我们吗?看你急的。”

钱景一连喝了几口水,缓过劲后道:“我们明天有一节课不是李教授的课吗。”

以安点头道:“对啊,怎么了?”

“刚才我去辅导员那边帮忙拿资料的时候,听到辅导员和李教授聊天说,明天他的课要改成其他老师的课,他的课要挪后一段时间。”

素素不以为然的说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但是这次挪课的可不止是李教授,好几名关于历史和考古方面的老师这几天的课程都往后挪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素素听到这话,顿时想起了自己和扶苏他们从秦朝带回的古籍,心中咋舌道:不会是因为这件事吧。

“你们说会不会是考古界又出现了什么巨大发现,才会让这么多老师丢下我们去研究。”钱景一说出自己的想法。

以安不认同道:“要是有巨大发现,早就上新闻了,可能是老师之间有什么会议之类的事情,所以才会延迟吧。”

张宁萱说道:“我觉得你们可以过几天看看,要是有什么考古巨大发现,一定会有些老师一直不在学校的,要是会议,一般过几天也就回来了。”

一旁的素素听着三人的对话,决定等回到宿舍后一定要问问爷爷和李叔叔他们,要是真的,她决定到时要在心中为未来的学子们默哀三秒钟,虽然不是全部的课程都变厚,但起码关于历史那部分的考点一定会厚上一层。

战国

看着校园那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有一瞬间,荀子心中闪过一丝怀念,当初齐国要是没有衰落,齐闵王听取谏言,说不定稷下学宫就失去往日风采了。

在荀子怀念稷下学宫的时候,嬴稷这时则是完全不同的心态,对于齐国的稷下学宫的影响力,他实在是太清楚了,因此齐国的稷下学宫衰落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要是放在以前,他不仅高兴,说不定还会在其中再加把火,让稷下学宫的彻底消失。

现在嘛,有这么好的人才基地,他怎么能不想办法招揽,齐国的稷下学宫废了,不是还有他秦国的稷下学宫不是。

秦朝

淳于越看着那个个青春活力的学子,羡慕道:“什么时候我们的学院也能有这么多学子就好了。”

虽然现在的大秦已经建立起了学院,但可惜人才比起春秋战国时期凋零了不少,即使想复原当年稷下学宫的景象都需要一段时间,更何况像后世那样的景象。

“慢慢来吧,起码现在陛下已经开始在民间建立学院了,想来再过几年或者十几年,我们的学院也会如后世学校一般。”墨家巨子对现状已经很满意了,起码他们墨家不仅没有被陛下遗弃,甚至在有些方面比法家都更受重用。

宋朝

苏轼一脸惋惜的说道:“要是素素他们当时也能抄阅下先秦的诗歌和先辈们的著作就好了。”

“哥,你是嫌后世学生太轻松了吗?”苏辙听到这话,无语极了,后世的学子已经这么多课程了,要是素素他们再带些古代文学方面的著作回去,他都不敢想象,那语文课本又要厚上多少。

苏轼本来惋惜的表情因为这话顿时变成了不怀好意:“你不觉得后世的文学方面比起我们来说落后很多吗,看看他们平时表达东西的用词,太普通了,他们应该多学学先辈们文学知识,提高下文学涵养才对。”

虽然他知道大宋有不好的地方,但一直被后世人说,他还是有些脾气的,这好歹是他的故国,现在好不如意有机会让他也说说,他怎么能放过这机会。

特殊年代

“要是我们现在和平了,我也想和素素那样到处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可是就算和平了,我们的交通没有后世那么方便,要是一直在外漂泊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又算什么难事,只要想出去走走,即使是用双腿都行,明朝的徐霞客不就是用双腿游历祖国的吗。”

“现在敌人还没赶走呢,你就想着未来的事啊。”

“有美好的未来做憧憬,才能活的有希望不是。”

校园内的学生们不少人听到这话,都兴致勃勃的开始说着等和平后,自己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