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文明,遗体

“素素,不用再说了,你说的已经够多了。”扶苏看素素还有继续说下去的打算,连忙出声打断,素素这丫头,照她这样说下去,是要把历朝的人都说个遍。

“行,你要是感兴趣,到时可以去网上查,还有的野史比我说的更加劲爆。”素素说完就往客厅走去,她可是好久都没和小於菟玩耍了,今天要好好和它玩玩。

扶苏听到这话,一言难尽,他可不想去看那些野史。

不过想到西方的历史,扶苏不由一阵唏嘘:“看来让文明一直流传下来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

四大文明古国就不说了,只有华夏一个文明流传下来,其他三个都断绝了,没想到连西方文明都断层了。

李源硕感叹道:“没办法,外族入侵、文化断裂、政治动荡和地理环境,这其中一个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文明覆灭,我们算是运气好了,地理屏障对华夏文明起到了保护作用,加上思想统一,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没有根本断裂,才能幸运的一直留存到现在。”

“但有时候太厚重的文化反而也是一个枷锁。”扶苏皱了皱眉,想到越往后越封建的王朝,他觉得文化一直延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是啊,因为这样的思想文化影响太深,所以到了最后才需要刮骨去毒。”李源硕想到封建王朝的弊端,不由唏嘘,清朝是负很大一部分责任,但帝制的封建王朝也绝对逃脱不了关系。

……

吃过午饭,正给先辈们翻阅书籍的素素突然收到电话。

素素拿起手机看了看,发现居然是丹希,有些疑惑,这时候联系自己是有什么事。

“丹希,有事吗?”

“素素,明天要不要一起去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可以啊,不过你怎么突然想去那里?”素素说着又翻了一页。

“是宁萱想去参观下博物馆内的人体结构标本,想提前锻炼下这方面的胆量。”丹希一想到宁萱兴致勃勃拉着自己问自己要不要一起去的时候,她只觉得宁萱那兴奋的笑容简直比尸体还恐怖。

她决定再拉几个人壮壮胆,可惜芷莹和其他几个同学都拒绝了,现在只剩下素素了,幸好素素答应了下来。

听到丹希解释的原因,正拿着书本的素素一个踉跄,差点把手中的书页给撕了,她完全没想到居然会是因为这个原因。

想想自己以前去自然博物馆参观的展厅,确实有一个“走进人体”展厅,不过当时听说里面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尸体,自己不敢进去,所以就没去看过。

现在素素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这么早答应下来了,她不敢看那些尸体啊。

扶苏看到素素突然变得惊恐的表情,疑惑道:“素素这是怎么了?”

“应该是因为要去自然博物馆了,所以害怕了吧。”自然博物馆,李源硕也去过几次,对里面有什么东西展示还是知道的,所以也并不意外素素会有这样的表情。

“博物馆有什么害怕的?”

“要是这个博物馆是专门展示各种动植物的尸体,甚至还有展示人类各个器官人体标本呢。”

“什么!”扶苏倒吸了口冷气,震惊的看向李源硕,居然有专门展示尸体的博物馆:“你们身后事烧成灰就算了,怎么还展示尸体,这里面的人类尸体都哪来的?”

“自然博物馆人体标本所用的遗体均为本人去世前明确表达意愿自愿捐赠的,或是家属尊重逝者遗愿进行捐赠的。”

“你们还有人愿意捐献尸体供人展示?”

“嗯,我记得24年,全国遗体捐献超过5万例,捐献器官超过15.3万个。”

扶苏惊愕道:“你们要这么多遗体和器官干嘛?”

“你以为现在的医生做手术时,对人体的内部的了解都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器官,很多人去世的时候其实有的器官还是完好的,医生可以把他们健康的器官移植到活着的人身上,让活着的人重获新生。”

“人死后器官还能用?”

“不同的器官死后还有不同活跃的时间,所以在逝者死后健康的器官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转移出来就可以。”

汉朝

刘邦想到那匈奴,长叹了口气道:“要不是乃公那好曾孙在之后战胜了匈奴,这文明能不能延续都是一个问题。”

想想华夏历史,他觉得这么长久的文明没有灭绝,不得不说,其中运气也占很重要的一部分。

华夏历史上的外敌可不在少数。

三国

华佗此刻是满脸的期待,他期待着明天素素他们的行程,后世居然还可以换人体器官,这简直太神奇了。

要是可以,他真的想参观下后世的手术室,到底都是怎么进行手术的,不过他也知道,这只能想想,毕竟看素素这样子,她是绝对不可能会接近手术室那种地方的。

后世拿尸体实验时,华佗虽然惊讶,但也并没有过多想法,不过虽然知道了后世医学进步的方法,但他也并不打算马上借鉴,毕竟现在因为战乱,尸体是有不少,但因为社会环境和自身以来的伦理道德教育,要他拿尸体做实验,还是有些困难。

唐朝

李世民呆愣愣的看着天幕,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觉得后世人有些方面比自己这些上了战场的人还更凶残。

魏征皱着眉头道:“连器官都能转移吗?”

不少处于震惊的大臣听到魏征这话,都冷静下来了,不少人脸上也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这有什么问题吗?”程咬金注意到不少人的神色突然发生变化,疑惑道。

“你认为所有人都会乖乖遵守这样的规则吗。”房玄龄脸色凝重的说了一句。

程咬金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他像是明白了什么,一脸惊恐的看着天幕,他突然觉得后世竟然比现在还危险。

宋朝

“后世之人,怎可如此忤逆人伦,大逆不道!”茶馆内的文人纷纷对此行为感到匪夷所思,本以为后世人对身后事已经够随意了,但他们没想到后世居然还有这样的行径。

边上的百姓商人们安静的听着文人们的愤慨,难得没有出声说话,这次不要说文人了,连他们都接受不了,这简直是在挑战他们的世界观,而且他们不明白,尸体有什么好展示的,这不是纯纯的吓人吗。

而吵闹的大厅内,有一处角落显得格外安静。

坐在角落的一文人打扮的男子看着天幕,神情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神情是充满了期待。

自从在父亲去世后,他回家守孝时恰逢当时县里发生命案,在参与案件勘察时发现仵作对案件结果影响极大,因此他开始学习仵作方面的知识。

只可惜之前仵作一直被当做贱役,并没有什么专业的知识流传下来,此前也大多是靠仵作自身的经验,现在有机会看到后世的博物馆,说不定可以有意外收获。

明朝

本来对后世烧毁遗体的看法就已经很看不惯的朱元璋听到后世居然还拿尸体展示和实验,更是气急败坏道:““死者为大,入土为安”,这句话后世人都不知道吗!”

马皇后也有些难以承受,她对于后世拿尸体做实验到是没多大意见,毕竟在死人身上做实验总比活人好,但她不能接受的是,为什么后世人还要展示尸体。

特殊年代

“可不就是这样吗,要是不刮骨,怎么能去除这么厚重的糟粕思想。”先辈们想到以前在生活中看到的那些封建行事,脸上满是叹息。

要不是天幕的出现,不少人都要对历史文化进行全盘否认了,毕竟此时此刻这些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可不是那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