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别管她,她生气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好好好,谢谢你啊。,求+书.帮¢ *已*发-布~最,新~章?节/”

杨教授和赵老太客套了几句,就此分别。

而此刻的市场持续下跌,极度低迷,投资者对前景失去了信心,纷纷抛售股票。

在这种恐慌情绪的影响下,很多人都持着观望的态度。

回到了宾馆的赵老太想着:明天,再过一天,后天回去。

杨教授不提这事,她都差点没想起来。

赵老太不懂,但她知道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上一世,她为几个儿子花光了钱,最后为了维持生活去打工,年纪大了,没有文化,人家也不要。

只能到处找垃圾桶,翻找纸壳,维持着自己的生活。

在临死的那几年特别贫苦。

在时代的面前,赵老太才知道自己努力不如会选择。

要趁着现在身体还行,多置办些产业来养老,指望谁不如靠自己。

打工这条路明显不适合她,文化也不高,体力活也干不动,技术也没有。

只能利用手中的钱来投资,重活一世,她对于赚钱只有一个信念,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并不想像上辈子那么勤劳了,还不如几套房子赚的多。

第二天一早,林国英就把东西收拾好,敲响了门:“妈,咱们现在下去吃饭,早点赶到车站吧。”

赵老太还躺在床上:“不用了,明天再走,再过一天。”

“啊,还过一天呢?”

“我还有点事没办,你带红红先下去吧,吃点饭。”

“那你要我给你带点什么吗?”

“不用,我等会自己下去吃。”

赵老太把自己的行李中那存折翻了出来,等会下去得要找到证券交易所开个户,买点股票。

至于做点其他的生意,她也不会,家里面的事情己经够让她心烦的了。

对于这种投资,不用太过于操心的事还行。

约莫上午10点钟,赵老太起了床,来到楼下早餐铺子吃了点饭。

自己一个人,一路打听,来到了证券大厅。

接待的人员看见她的年纪,以为她是来找人的:“你好,请问你是找哪位?”

“哦,姑娘,我想买点股票,是在这开户吗?我也不是太懂。ˉ看~*书ee:君2? (;免>{费\$/阅x读t`”

“啊,阿姨,您是要炒股吗?”

“算吧,我看好了一支股票,想买一点。”

“那您跟我来吧。”

接待的小姑娘很诧异,但还是带着她到了休息区,倒了一杯水递了过来。

“你稍等一下,我拿个表你先填一下啊。”

没过一会,那位接待的小姑娘拿来了表,让赵老太逐步填好了信息和资料。

然后询问道:“您想买什么股票啊?多少钱?我们这是有最低门槛的,你如果只买个几十块钱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了。”

“啊,不是几十块钱,这个数你看可以吗?”

“500啊,500也行啊。”

“不是500,我的意思是想买个50万。”

“啥?阿姨,您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一次买50万的股票。”

那接待的小姑娘嘴巴张得很大,眼睛瞪得圆圆的。

姑娘听她的口音也不像省城的人,觉得不太可能,这50万可不是一笔小数啊,说拿就拿得出来的。

再看她的衣着打扮,也不是那种做生意的老总啊。

心里面有所怀疑,也人之常情。

前不久才有了“救市”措施出台,包括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现在股票买的人少多了,这个节骨眼上一口气拿出五十万买股票,这老太太够疯狂的。

赵老太看出来了,便道:“你尽管帮我买,这个存折里面有100多万,我想拿出来一半买,一支叫‘田螺牌’的水泥股票。”

“不是啊,阿姨,您这是帮别人买的吗?

还是听了什么人说的话,我可要提醒你,投资需谨慎啊,

您这要是赔了,您儿子女儿该不会来到我们这里闹事吧,家里人知道吗?”

看着对方担忧的表情,赵老太说道:“您放心吧,哪怕这亏完了,也跟你没关系,这都是我自己的责任。|′白§?马·书=$_院? ]?最,%-新¥章?.节′x更d1新>?|快>ˉ¨

家里面的子女管不着,这是我本人的钱。”

“啊,那好你跟我到贵宾室吧,我去找我们经理去,因为您这属于大额的客户。”

很快,经理了解到赵老太的需求,询问了一番之后,最后把购买的凭据交给了她。

她从业这么多年以来,还是第一次见老太太炒股,而且一次性就是50万的买。

这可真是新鲜事,快这个事就在证券所里面传开了。

不过赵老太买了50万的股票,手头上还有几十万,她又来到了国富上大学的马路对面,一口气买下了三套商铺,花了十多万。

因为上一世她记得,这边的商铺随着时间的发展,租金最后高得吓人。

一间商铺光房租每年最后都能收七八十万。

办完这些事情之后,她才回到了宾馆,林国英和红红在房间里等着。

“妈,您去哪里了?”

“没事,咱们下去吃饭吧,姥姥带你下馆子好不好啊?”

“好。”

红红看着妈妈,“妈妈你去吗?”

“走吧。”

她笑嘻嘻道,“太好了。”

赵老太盘算了一下,手中还剩个几十万。

不过这靠着江城的房租,己经够她生活的了。

在省城住了两天之后,赵老太和国英、红红,又回到了江城。

家里面锁上门了。

国贵和慧茹两个人估计在店里面。

老太太一个人去拿钥匙,将买的衣服顺便带了过去。

刚一进馒头店,两个人忙得满头大汗。

慧茹正站在蒸笼前,用手捡着馒头。

“妈,您回来了。”

“钥匙在哪里?”

“在那门后面挂着呢。”

“慧茹啊,妈到省城一趟也没买其他东西,给你带了两件衣服。”

孙慧茹赶紧放下手中的馒头,解开围裙,洗了个手,把凳子递给了老太太。

“妈,我这衣服刚结完婚买的还有很多没穿完,你怎么又给我买?”

“哎,不一样,这是我从省城商场里面买的,你看一下,喜不喜欢?”

慧茹拿出来一件,在身上比对了一下,刚好贴身,还是当下最时兴的秋装款式。

平时她做生意穿的也不是太过讲究。

“这多少钱呢?”

“你别管多少钱了,这些东西都是妈给你买的,你拿着吧。我就先回去了,你先试试合不合身。”

国贵道:“就是,妈给你买的,你就拿着呗,反正这衣服放着也不会坏。”

赵老太走后,没过一会,馒头店来了一个熟悉的人,刘艳下了班将车子停在一旁,走了进来。

因为晚上要做饭,己经是周五了,周六也不去厂里面,在家刚好买点馒头,明天再炒几个菜懒得去二次买了。

慧茹看见二嫂来了,赶紧迎了进来:“二嫂,你刚下班。”

“这我懒得做饭嘛,想着从你这买几个馒头回去。”

“不用不用,都是一家人,我给你挑一点带回去。”

慧茹拿个袋子,给刘艳挑了满满一大兜子馒头,“二嫂你看这些够吗?”

“哎呦,吃不完这么多,你也太实在了,我就跟你二哥两个人,拿下去一半。”

“不用,这天又不热了,你要不然送点给邻居什么的?”

“那我多不好意思啊,二嫂谢谢你了。”

慧茹热情的搬着板凳:“你坐吧。”

刘艳坐在板凳上和她闲聊一会,看着来来回回的人,不停地站在他门口要买馒头。

这一会的功夫,就收了不少钱,心里面有些羡慕:“哎,你们这生意怎么样啊?”

“还行吧。”慧茹一边挑着馒头,一边回复着她。

“我看你们这早晚要发财,你瞅瞅,来买馒头的人,这个点还不停。”

国贵道:“这算什么呀,我们现在己经往几家单位的食堂送馒头了,每天都要好几百个,这几家单位,我都有点跑不过来了。”

“国贵啊,你的命可真好啊,娶了个贤惠又能干的媳妇。

不像你二哥,整天在那厂里半死不活的工资,也没点上进心。”

慧茹道:“二嫂啊,你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二哥的稳定工作。

这最近听说有些都下岗了,他这份工作,可比我们做点小生意强多了。”

刘艳抱怨道,“强什么强啊,现在不都开始流行下海做生意吗?

干了一两年仍然是那个岗位,连个小领导都没混上。”

听着二嫂的抱怨,孙慧茹也没有去接话。

刘艳在她店里面东瞅瞅西看看,把目光落在了那两个包装袋上,她探着头看了一眼:“呦,你买的新衣服啊?”

孙慧茹没想那么多,正忙着找钱,随口回复道:“刚才妈来了,她从省城去送国霞上学,给我带的。”

刘艳看到这衣服,摸着布料非常的高档,款式也新颖,再一看上面的定价,好几百块钱。

心里面有些怨恨老太太,但她还是堆着笑脸道:“你这两套衣服可不便宜啊,老太太挺有眼光的嘛,加起来我看都要七八百块钱了,抵得上我和你二哥两个人的工资了。”

孙慧茹有些惊讶:“那么贵吗 妈没说多少啊。”

她赶紧走过来,把头凑了上去,一看还真是。

刘艳拿着牌子价格道:“那你自己看看,这还能有假?”

“确实够贵的,我早知道就不让妈买,我每天干那活也穿不了这么好的衣服。”

刘艳每天穿着打扮的很精致,虽然在厂里面干活。

但她听孙慧茹这么说,心里面带着醋意,“这老太太就是偏心啊,去趟省城只想着给你带礼物,这我们也是她儿媳妇,她也没舍得给我买一件像样的衣裳。”

孙慧茹看着二嫂的脸色不好,知道她可能有些不高兴。

“二嫂要不然,这衣服送你了,我干这活也用不上了。”

刚才刘艳掏出来的时候就比对了一下,不合身。

孙慧茹比她的骨架大,老太太就照着她的身材去买的。

“不用了,这是妈给你买的,我穿像什么样?

先走了啊,你忙吧。”

刘艳的声音有些生硬,没有来的时候那般温柔,提起馒头骑着车子就走了。

孙慧茹看着她的背影,对着国贵道:“你看二嫂是不是有点生气了?”

“哎,别管她,她生气跟咱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