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去城里

过了几天,孙大炮一早起来,刘翠娥坐在锅门口做饭。¨狐,恋¢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今天他们二人要去城里看闺女,这是孙慧茹嫁过去以后,第一次去她婆家。

孙大炮还没有等吃早饭,就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这是慧茹托人从城里给他捎来的。

再拿出来双一首都没有舍得穿的三接头皮鞋,这也是慧茹给他买的。

站在镜子前,看了看身上的这簇新的的确良布料制作的中山装,又把自己的帽子给带上,踩着那双皮鞋在大衣柜面前跺跺脚,看上去和镇上的领导差不多了。

这个大衣柜中间是一面镜子,左右两边是柜子,当初还是刘翠娥嫁过来的时候找木匠定做的,转眼这都二十多年过去了,镜子上的红双喜字隐约残留还有一点。

他摸着自己的胡茬道,“这一晃时间过得多快啊,这都是94年了,今年是狗年,明年就是猪年,再过几年又到了自己的本命年了。”

他走到厨房门口,把中山装的领口最后一颗扣子系上,“翠娥你看我这一身怎么样,今天去城里行吧。”

刘翠娥扭头一看,“你怎么把这鞋也穿出来了,不是说要等过年穿吗?”

孙大炮道,“家里都是布鞋和解放鞋,我穿这身中山装不搭配,咱们去城里要讲究点,不能让人家看不起我们乡下人。”

刘翠娥道,“随你,你今天要穿就穿吧。~x+i_a.o^s¢h¢u^o/c,m-s?.*n.e¢t′”

孙大炮转身就走,厨房里传来刘翠娥的声音,“你上哪里去,马上就吃饭了。”

“我去村口转转,等会就回来。”

孙家村的人在秋收过后,就没有什么事了,有些青壮劳动力去城里打零工,有些则是闲着打牌,一般出去的人不多,大家没事都喜欢端着碗,到村口的情报中心聚集。

早上的露水还没干,太阳就己经出来了,今天的天气不错。

看着村口的一圈人都端着碗,有人坐在石头上,有些人依靠在树干上,有的站着吃,手里举着筷子在吹牛。

孙大炮摸着上衣的口袋,确认了一下,那包没有拆封的红塔山带了。

他大步流星的朝着人群走去,所有人都看愣了。

手里的筷子都掉了,也顾不上去捡。

因为孙大炮今天的这一身装扮,让村里人眼前一亮。

他平时不修边幅,穿着个布鞋,鞋跟还被踩在脚下,一身衣服总是看上去脏脏旧旧的。

这么说吧,就是他买一件新衣服穿在身上,总给人的感觉也像旧的。

但是今天的衣着完全不同了。

“哎呀,我说大炮,你差点让我以为,这镇上的领导来村里了,你比村长穿的都要讲究。\第¢一,看-书`网′ _已\发\布~最`新.章?节,”

“我还以为谁呢,大炮叔,你这一身衣服一换,我差点都没有认出来你。”

“真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太像领导了,这派头比镇长都大。”

听着村里人的议论,孙大炮笑的合不拢嘴。

他龇着牙,从上衣兜里掏出那一盒没有拆开的烟,给众人散去。

“哎呀,大炮你现在抽这烟了,可不便宜,一盒十几块,你过去不都是大前门?”

孙大炮拿着火柴,点燃烟后,缓缓的甩了甩火柴头。

“这烟我也买不起,我女婿给我买的,家里还有一条呢,我平时还是抽大前门。”

“不得了,你们家慧茹自从嫁到城里后,你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孙大炮道,“主要是我这个女婿孝顺,亲家母出手大方。”

“听说你闺女在城里开个店?”

自打孙大炮到来,村口的这些人就把他围在中间。

“是的,这不是前几天开车回来看我,这车是进口的,十几万你们知不知道?”

一个年轻人道,“我知道,可以在市里买到两房一厅,有些单位用车都选这个。”

众人哗然一片,孙大炮美滋滋的。

过去他因为穷,在村里被大多数人看不起,此刻内心有一种无比的满足感。

尤其是那些人羡慕,惊讶的表情,有一种扬眉吐气的释放。

“大炮叔,那慧茹日子过好了,可别忘了我们这些村里人,大家都是邻居。”

“我看慧茹这姑娘就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大炮你好日子在后面呢,可别忘了帮衬一下咱们这些爷们。”

孙大炮道,“你们太看的起我了,谢谢。”

就在这时,一个和孙大炮同辈的人走过来,看到他身穿的衣服,调侃道,“大炮,你这今天穿上这一身,打算娶个小媳妇,再给家里生一个大胖小子。”

孙大炮笑道,“去你娘的,1蛋,孙老三你嘴里就没有几句正经话,我今天要去城里看闺女,不然我也舍不得这么穿。”

不过玩笑归玩笑,孙大炮还是把烟递过去了。

“哟,我这村里人还是第一见这么好的烟,你可以啊。”

众人正在说着话,远处的孙建民端着碗刚想过来,看着众人把大炮围在中间又折返回来。

刘翠娥系着围裙,站在大马路上,喊道,“都什么时候了,你吃不吃了,还站在那里说,去不去城里了。”

孙大炮这才猛然反应过来,“你们聊吧,我得走了,这饭都差点忘了。”

跑到了刘翠娥面前,就被一阵数落。

自知理亏,孙大炮也没说话,跑到厨房端起碗就吃起来。

等到家里都收拾停当了,二人提着一个包,还有一些干花生,梅菜干,腌制豆角,朝着镇上的车站走,这次没有骑车,刘翠娥身体不好,选择坐车。

国贵这边提前一天晚上就知道了。

慧茹在店里,本来打算今天休息的,但是有几个订单要送,只好让国贵去车站接,她在店里零卖,大姐在家里做饭。

两口子一下车,脑子有点懵。

因为江城的变化有点大,很多建筑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孙大炮道,“我记得这以前下车,这都是住的人家,怎么都没有了,我们没有坐错车,这就是来市里的。”

“爸妈!”

国贵从远处跑过来,还挥舞着手。

到了跟前,忙把老人手里的东西接过来。

“慧茹她在店里忙,让我来接你,你们怎么走到这里了,我在车站门口等你没看到。”

孙大炮道,“我记得从这条小路一首往西就是那条长江路,首接到你们店里去,怎么走着走着,发现和以前不一样了。”

国贵道,“这里拆迁了,你往西过不去,坐车跟我走吧,要绕过去。”

孙大炮道,“这些人都去哪里了?”

国贵走在前面提着东西,老两口走在后面,“这都住到明珠小区了,现在规划成了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你看那边的推土机都在施工呢。”

孙大炮看着远处的机器,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

“乖乖,还是你们城里发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