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我不买馒头,我来看看

等赵老太从李国栋家吃完饭回去,才中午12点多。,w?d-s-h,u`c^h·e.n·g,.\c¢o/m~

国英把红红接回来以后,就在厨房里做饭,大厅里面的孩子在写着作业。

“哎,妈,你回来了。我等会饭就好了。”

赵老太道,“不用了,我己经吃过了。”

“啊,你怎么吃这么早,现在不才12点吗?”

“我在外面吃的。”

国英系着围裙在炒着菜,赵老太坐在一旁烧着锅道:“你觉得夏老师那人怎么样?”

国英先是一愣:“妈,你怎么想起提起这事来了?”

“他姐夫和姐姐找到我了,把他弟弟的事给我说了。

我也想让你成个家,如果你和夏致远成了,那是好事。”

国英有些不自然,“妈,这事你就别说了。”

赵老太道:“李国栋和他媳妇过来提起这事,你拒绝了,这也没有其他人,你跟妈说说你是咋想的?”

国英把锅盖盖上:“妈,你火小一点。”

她道:“我现在真的没有想好,也不想这么快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目前就带着红红过好日子,你也知道,张保民跟我有八九年的婚姻,这些年的时间里面我真的忍受了很多的煎熬,我很担心又遇到一个像他这种人。

我根本没有那个力气去折腾了,我现在带着红红,只要她的学习好快快乐乐的长大就知足了。

赵老太道:“我看夏致远他也不是那种像张保民一样游手好闲的人,人家有正经工作,还是个老师,以后红红学习问题也能帮着操心。

他姐夫说是正儿八经的师范生。”

国英道,“妈,你不觉得我们两个差距太大了吗?

像他这种条件的,能找一个更好的,为啥非要找我这种离婚带着孩子的?

而且我也没有文化,字都不识一个,嫁给他我能干什么?

除了会洗衣服、做饭,把家务搞好,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_看¢书¢君¨ ?更`新\最¨快!

人家是老师,圈子也不一样,我觉得配不上他。

就算和他在一起,我也没有啥安全感,我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

赵老太自然是心疼自己的女儿,想想她说的也有道理。

“那好吧,妈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去强迫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

这事我回头就给他们推了,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林国英现在在经济上没有什么困难,只是偶尔会发发牢骚。

在感情上,她选择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太愿意尝试一段新的关系,更何况她和夏致远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赵老太从厨房里走出来,拿起家里的座机给李国栋家里面打去了电话。

“哎呀,是赵婶啊,这么快就有回信了。”

“嗯,我问了国英了。她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致远是个老师又有文化,国英她大字不识,两个人在一起有点不合适。

国英也说了,她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暂时不想这事了。

那你就跟致远说一声,对不住了,咱这是讲究个双方都有意愿。”

李国栋道:“哦,那我跟他说一下吧,这也没什么。”

一旁的夏致远有些急了,他拿过姐夫的电话:“阿姨,你说的我都听到了。

我们两个只不过是文化上有点差距,其他的都一样,这跟生活上没有什么影响。.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快,

我回到家中也就是柴米油盐的日子,你让国英不要这么想。

老师也是人,老师也是有感情,什么文化高低的,我是真的想和国英在一起。

她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想着能不能两个人试着接触接触?

不要让她这么早的就拒绝。”

赵老太笑了笑,觉得这个夏老师还挺痴心专情的:“阿姨也想你们两个成了,但这种事呢,她也不是小孩子了,我说的话只能作为参考,要不然我就替她做主了。

反正你们俩的事啊,我是管不了了,先这样吧。”

夏老师道:“哦,那再见阿姨。”

语气里有些失望。

挂了电话,李国栋道:“她怎么跟你说的?”

“她说先这样吧,她也管不了。”

夏冬梅道:“她没有反对,也没有拒绝?”

“是的,她还说她也想让我们两个成,但是她做不了国英的主。”

作为姐姐,夏冬梅道:“我觉得这事啊,还在国英身上。

你要是真的想跟她成了,你就天天去找她,没事就到馒头店去。”

夏致远道:“这不好吧?我一个老师,天天这样像个狗皮膏药一样,人家不烦吗?”

夏冬梅道,“不是你想和她在一起吗?你不主动点,难道还等着她上门啊,那你自己看吧。”

李国栋道:“只要她母亲不反对你,我觉得这事你要坚持坚持,兴许还真能成。

你也要拉下脸,放下架子,你是老师也得娶媳妇。

况且他们家的人我觉得都还好说话,国英她的脾气很好,你就是去,她也不可能把你轰出来。”

受到了姐夫的鼓励,夏致远道:“那好吧,明天我去试一试。

我先走了,姐、姐夫。”

“晚上不在这吃了?”

“不了,我去再买两套大衣吧,这个衣服还是先还给姐夫。”

李国栋道,“拿着穿吧!”

“不了,反正我工资攒的也没处花。”

夏致远来到商场,又买了两套衣服、两双皮鞋,把自己打理得干净利索,现在也有了心气。

回到家中,他看到厨房里被之前林国英收拾得干净整洁,都不舍得再乱动了。

晚上躺在床上,夏致远翻来覆去都是林国英的身影。

无论是长相、身高,还有她的贤惠,都精准地戳中了夏致远的点。

要是娶到这么一个媳妇在家该多好。第二天,太阳早早地出来,一大家子坐在桌前,林国贵只喝了几口稀饭,拿着两个包子:“妈,我今天得早点过去,你们吃吧。”

“怎么去这么早,这么急吗?”

国贵道,“你不知道,今天好像是个什么好日子,结婚的特别多。

有三家办喜事的没在饭店,我得给人家送馒头,每家都订了好几百个,还有几家单位,有些也不顺路,中午能不能回来都不一定。

不说了,我先把这最近的一家送过去成,把钥匙给我。”

慧茹道:“那你先拿着过去吧。”

“哎呦,我车好像还没多少油了,来不及了,我先走了啊。”

赵老太道:“慧茹,你慢慢吃。

反正店里零卖的一般到上午9点多以后才有人。”

慧茹吃了一点:“我也饱了,还有很多事没有办,我得把那几袋子面先拆了,用机器打起来,我也先走了。”

只剩下国英、红红和赵老太。

没过一会,国英也把红红送去了学校,赶紧去店里面帮忙。

等国英到的时候,慧茹己经把几袋面扛到另一台机器旁边,拆开,浇了一定比例的水,机器己经搅拌起来。

国英其实挺佩服她这个弟媳妇的,虽然两个人身高、体重都差不多,但她没有慧茹有劲,可能是因为慧茹以前在家里面干农活,一点都不矫情。

几袋面咔咔的就扛过去,一袋都有五六十斤,国英需要两个人一起架着。

“我来吧,咱们一起抬。”

“不用,大姐,你先帮我把那个架子上的笼屉给拿下去,等会我把水烧起来,就可以先蒸了,不然国贵下午来拉来不及。”

“好好。”

两个人就一首忙到了十一点半。

期间有人来零买,国英就站在店门口给人家装馒头,慧茹干活很麻利。

馒头店门口围绕着七八个客户,有要3块钱的,有要2块钱的,都要一个一个的给人家装。

忙完一波又来一波人,尤其是城里这些在厂里面上班的,白天没有时间做饭,到了下班时间刚好买点馒头。

这条街上只有他这一家馒头店,而且做的花样也多,还有花卷、荞麦馒头、玉米面馒头,大家只要买馒头就来他这个店。

忙过一阵后,慧茹一抬头,面前站着一个中年男人,手里面提着东西。

“同志,请问你要什么样的馒头?”

“我不买馒头,我来看看国英。”

慧茹有些迷惑,“啊,你是?”

夏致远道,”“我是红红的家教老师,我姓夏。”

慧茹昨天晚上听赵老太提起过她大姐的事情,知道这个夏老师有意在追求大姐,嘴角突然多了一丝诡秘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