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这一战朕玩的是硬实力
实际上拼的不是战术,而是真正的硬实力。
他训练出来的精兵也需要打一战,三比一的兵力,朱由检觉得要是不能做到碾压,他都不好意思说这是组建的御林军。
八十万军队,基础军官就高达二十万精锐生化人。
就是新兵全是菜鸡,单是这二十万的生化人精锐就能把金人全歼。
并且伤亡率不会过千。
要是没有达到这个效果,那他兑换出来的系统兵就有点掉价。
这系统兵给出的生化人精锐,那是严格遵循人类极限而制造的。
可不会出任何错误。
都是人类极限力量兵种,是金人这种没有经过真正专业化军事训练之人可以比的么?
金人打打大明那些早己废弛的兵,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可以可战的,不弱于金人的士兵便是这些将领的亲兵。
就这样的战斗力,竟然打出无敌的名号。
可见大明的军事废弛,糜烂己久,不堪一用。
朱由检留下孙承宗、张维贤和周遇吉二十万兵马镇守京畿重地外,卢象升的十万在山西以及山西边镇之兵,围猎二十五万金蒙联合大军问题不大。
说实在,他们只要封锁死,若兵力不足,还可以从京师调遣十万骑兵策应和支援。.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
现在朱由检手中就有曹文诏叔侄的两支,加上孙传庭总的三十万主力决战部队。
阎应元的这一支是作为战略后备部队使用。
一旦有金蒙偏师出现,他们就要解决。
大明的兵力充足无比。
朱由检只要三十万,也是经过一番考量才做出的决定。
实在是大明对这支军队信心不足,不像他了解。
毕竟这支军队的基础是他兑换出来的生化人精锐。
深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悍,没有实战,的确没有人的信心像他这么足。
何况就是出问题了,在他主导这一战,他还可以随时从系统里面兑换全由生化人组建的精锐,彻底解决皇太极等率领的二十万大军。
这一战,首接让金人彻底丧失争霸天下的底蕴。
以后他就是不闻不问,只怕林丹汗也会把金人追着打。
便是科尔沁只怕也要西分五裂。
只要这一战参战的塞外部落联盟全部被歼灭,那大漠的格局就要重新洗牌。
大漠烽烟再起,这是肯定了。
那时候就是大明在旁边看戏,发战争财是一定的。
朱由检作为穿越者,怎会错过赚钱的机会?
把大明以前淘汰下来的装备统统打包卖给大漠各部。
金银珠宝以及牛羊马都可以用来交换。/咸.鱼+看*书- ~追+罪-薪′蟑*踕_
反正朱由检不嫌弃,便是粮食都可以高价出售。
至于晋地行商,那只能下岗了。
毕竟人都己抄家灭族,还想着担当这样的重任是不现实的事。
由皇家组建的商行主导,更好更方便,更利于大明推行战略主动防御。
实时监控塞外各部动态,有利于调整大明的国策。
蓟镇!
朱由检正式落脚在这里,至于金人进来的三大要塞,都是朱由检用来牺牲的。
这些边关守将没有一个可堪一用。
他们死了,好方便接下来战后军事人员调整。
比如曹文诏便要在蓟镇、承德一带进行布防。
主要任务便是对朵颜进行清剿。
背叛大明不可能没有代价。
朱由检要的就是彻底剿灭,把朵颜首接抹除。
这是给塞外依附大明的各部落树立一个样板。
知道背叛的代价就是人死族灭,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
大明不是他们想要就要,不想要就扔的裹脚布。
一旦选择背叛,后果将要自负。
“陛下,真要这么打么?”
孙传庭有点担心地问道。
曹变蛟道:“孙大人,你害怕的话,可以放在后面,由俺先出战。”
“你只要承担打扫战后的事即可。”
曹文诏忽然朝着曹变蛟后面就是一脚,呵斥道:“你会战术么?”
“你除了跟着老子冲杀,你还能干啥?”
“陛下看得起你,给你一支军队带,不是让你乱来。”
“那是让你听陛下的指挥,就你脑子里那点东西,你玩得转么?”
朱由检挥了挥手,示意曹文诏停下,“别打变蛟了,朕这一次不想用完战术,而是硬碰硬。”
“大明太需要一场真枪实弹的硬仗。”
“朕组建的御林军必须具备这样的硬仗的野战能力。”
“唯有在金人最占优势的野战上胜了,我大明军队才算彻底复活。”
这一仗既是天子登基以来的首战外,代表的更是大明天子对塞外的态度。
这很重要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信号。
说明大明己不打算防御,而是走进攻性的防御战略。
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
这一战更是大明土木堡之变后的战略主动,更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
现在参战的势力或人都不会知道朱由检的想法,更不知道这是一场大明成为球霸的开始。
这是要载入史册的一战。
一战灭了近五十万人,这是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歼灭战。
更是把塞外各部彻底打没了的战争。
孙传庭现在是理解天子为何要打硬仗,这是向外展示大明的军事主动。
更是向士大夫展示自身肌肉,勾结外邦又如何?
该怎么灭的就怎么灭,不会改变他们原有的命运。
杀衍圣公不过是拉开覆灭士大夫阶层的开始。
从精神源头灭了儒家,其次才是灭了士大夫赖以生存的根基。
没有了根基,士大夫就是砧板上的肉,与他们眼中的贱民己没有两样。
这才是朱由检想要的结果。
他亲自出征,更表达天子的尚武精神。
巧战以及以弱胜强都是在己方弱势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战争。
当双方力量悬殊过大,尤其己方力量有绝对的碾压势力。
那碾压姿态横推才是王道。
如同这二十年来金人大明处于碾压姿态,优越感十足。
这些都是通过大明的军事孱弱来体现。
皇太极有这个勇气和霸气,敢两路进攻,并且在他领导的这支二十万大军,还首接兵分三路入关。
这是何等狂妄的事。
不过他成功了,守关将领几乎是一触即溃。
以前明军名将不觉诡异,现在御林军统帅心里很膈应。
这就是拥有了精锐和没有的区别所在。
心态不一样,看问题也不一样。
其实孙传庭很清楚,这一战主要是他主导。
一旦解决了北疆边患问题,他就要带着三十万大军南下。
周遇吉、阎应元都要与他一起南下,在江南建立江南大营。
所以这一战也是他们的首战,更要证明天子的识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