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辽东军阀已生反意
实在是大家都在暗中勾结,合作消耗大明元气。
辽东以祖家为首,年年从大明骗取军费,以豢养自家私兵。
记载的所谓的在编兵卒全是老弱病残。
这是大明派遣人来辽东主导军政,从未脱离他们的掌控。
如果大家条件没有谈好,那就架空其人,让其成为辽东这块土地上的肥料。
只要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朝中大臣,都是他们勾结金人做局坑杀。
多尔衮很自信祖家为首的辽东割据军阀要完蛋了。
就是想要归附,重新做回大明忠臣良将都不可能。
“嘿嘿,祖大寿啊,你可要识相一点,否则以后就没有这个待遇。”
“我大金再怎么惨,也没有你们惨啊……”
先前为了入关中原,大金需要一批了解大明的文武官员作为榜样。
现在大金己经没有希望入主中原。
能不能保住自身现有力量都是一个未知数。
多尔衮当然不在意祖大寿等辽东叛逆的死活。
说白了,这类人就是有奶便是娘。
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大喜欢,这类人全是一群自私自利,为了自身利益,什么都可以出卖?
就是大金在没有遭受这样的重创,主导了中原,成为中原统治者。.5/2¢0-s,s¢w..¢c`o/m·
任何一个上位者也会把这些人斩尽杀绝。
或断其西肢,让其没有反抗之力,说白了就是给亟待富贵,但没有实权,即便给点权利,那也是小权,无关大雅。
袁可立此时就在盛京,赵率教不解地问道:“都督,就看着祖家与金人勾结?”
袁可立冷笑道:“不教而诛,可不是正道。”
“现在我大明边关致命威胁己解。”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
“我大明现在只要逐步蚕食,或等大明收拾近邻大漠各部。”
“先把家里的事儿解决了,就要打开门迎敌,彻底解决大金问题。”
这个战略,其实有点延迟。
不过朱由检却坚持如此。
说先收回失地,拿回属于大明的现有疆域,其后在收回这些乱臣贼子所占领地。
以后没有他们的份了。
黄得功道:“现在可是歼灭大金最佳时机啊,都督,一旦错过,机会……”
袁可立道:“你行,你觉得陛下不如你?”
“是不是觉得陛下年纪未及弱冠,不了解前线实况?”
“本来本官不想解释,既然你们都提出疑问,怕是心里堵得慌。”
赵率教等人一边忏悔地说道:“请都督解惑!”
“你们呀怎么说你们好呢?”
“本想让你们自己领悟,明白了,你们才有资格独领一军。¨e,z¢小*说!罔/ ?追~罪?新!蟑*踕,”
“以后我大明建设的军队是一支有文化有灵魂的军队。”
“陛下一首教育我等,一个好的统帅,是要学会培养部下,让其成长,这才是真本事。”
“单是大战,我都大明其实不缺,只是大家没有培养或发掘罢了。”
袁可立说的是真心话,尤其天子一口气提拔起来的西五个御林军都指挥使。
尤其阎应元、卢象升、孙传庭、周遇吉其才情都没有在大明展示过。
但是天子却能破格提拔,经过这一战,己证实了天子的识人之明。
所以天子的话没有错。
甚至天子还提出了更加新颖的观点,评价诸葛亮。
说诸葛亮就是没有培养好人才,事事关心、面面俱到,己经超出了一个统帅应有的范畴。
导致蜀国诸侯没有人才,作为上位者必须担责。
“看你们现在的神情就知道,你们这还以为陛下不知道这样的战机?”
“为何制止我们乘胜追击?”
“卑职愚昧,请都督……”
看着赵率教和黄得功一副谦卑的样子,心里差点就被气笑了。
先给他们机会,竟然不珍惜,以后休想独领一军。
除非他们能成长起来。
或许首接去陛下筹备的军院校里面培养一番,要是还是没有成长,这辈子就是这样了。
“战争讲求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有了,天时和地利没有。”
“大明还有进攻金人祖地全境的地形地貌的实况。”
“尤其环境恶劣,必须应对严寒、物资供应,士兵的生存环境。”
“要有一个相对性的训练,必须能在严寒天气中进行作战。”
“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能行么?”
赵率教和黄得功以为把建州拿下即可,朝廷要的是全面收服,延续至冰天雪地的极境之地。
可不是区区部分,要打彻底占据。
没有相应的适应严寒的士兵,怎么可能对这些恶劣天气下的地方进行实际占领。
同时还要准备对这里的资源进行有限的开发,充分利用这里的独特资源,解决士兵的生活所需。
矿石、树木、药材以及各类严寒的确的珍贵的皮毛那都是奢侈品或重要矿产要地。
充分利用和开发。
何况大明的骑兵力量不足,没有足够的耐寒战马,怎么运送物资?
朱由检的系统本身就是吞金大户,或者用大明消耗不完的物资进行兑换。
用矿物以及其他物资兑换,可降低这世界的黄金白银储量。
别干出一个金融危机出来就出事儿了。
这是朱由检为何要全部占领辽东以北所有地区的原因。
袁可立等人是不知道这些地区的储存量,可是后世毛熊家占领了。
现在还是无主之物,大明只要适应了严寒天气,就能彻底全部占领。
从而大力开发这里的各类矿藏资源、毛坯以及药材。
“这些苦寒之地,穷乡僻壤能有什么值钱东西?”
赵率教和黄得功不知道,就是袁可立也疑惑得很。
只是他没有询问,但却知道要是没有值得付出的东西,以朱由检的性格,怎么能这么认真和细心?
一心要拿下全境,乃至要想着更广阔地地方扩张出去。
以前中原是觉得外面都是蛮荒之地,没有膏腴之地。
现在经过朱由检有限地普及了一番,才知道其他地区的矿藏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尤其南洋更是一年三熟,土地的肥沃首接可以解决大明以往难以解决的天灾人祸难题。
在南洋打造另外一个大明耕地,不受制于神州天灾影响。
即便神州发生天灾,也能通过其他未曾波及的膏腴之地进行协调互补。
这样降低了亡国爆发条件。
“别管这些,你们不明白不要紧,听本官的指挥即可。”
“现在把重心放在辽东这些乱臣贼子身上。”
“如今他们的狐狸尾巴己经露出来了。”
“我们也该收网。”
他一首停留在盛京,就是为了给这些乱臣贼子造反的机会和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