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迷之自信
有心打无心,大明胜!
尤其多尔衮没有真正地与大明御林军交过手。
到现在都还低估了大明御林军的强大,仍旧评估皇太极轻敌所致。
加上叩关,大明花费大力气才对进盟联军形成合围之势。
后路一断,想要突围出去就非常难了。
显然皇太极低估了大明会留下暗手,他们夺取关口后,又被暗手夺回。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就没少发生,他们也没少干。
偏偏皇太极就栽了。
济尔哈朗虽然比多尔衮更有体会,但面对的是陌刀兵,整个大明也只有一万的编制。
只要他们不进行野战,反而采取守势,是能给陌刀兵进行最大伤亡。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的编制和武器装备一旦过了十万的编制。
他们所谓的守势或防御工事就是纸糊的。
尤其御林军重组部队都全部装备了最先进的精良武器。
尤其轻型铠甲,是敌人难以用刀、弓弩等武器剖开。
这也是大明士兵无畏的原因。
要是轻易就死了,绝不会有现在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士气和信心。
都是通过强大的防御力和攻击力成就的。*0~d^i*a′n′k-a?n¨s¢h_u′.?c\o!m·
无敌也是这样养成的。
虽然龙骧卫还没有这样的无敌气势,但是方正化相信,经过与金人一战后,龙骧卫的无敌信念便有了。
其他御林军诸部均是打了胜仗之后,精气神全变了,都有了自己的军魂。
袁可立对朱由检重组的新军都充满了信心。
尤其士兵的装备以及防御力超强,爆发战争之后伤亡率都是非常低的。
不像辽东这些军队,虽然他己经精挑细选,但是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
很难锻炼出士兵的战斗意志力。
济尔哈朗亲自跟着多铎,便是费扬果喊着来。
说什么要给八哥报仇雪恨,一定要杀明军一个片甲不留。
其实济尔哈朗和多尔衮都知道,费扬果可能想要女人了。
这是想要抢些女人回去继续虐,满足他那扭曲的变态想法。
不过,多尔衮也觉得没有必要压制费扬果,是要放出来咬人。
以前压制,是为了不给皇太极夺权的机会。
现在皇太极都己经死了,所谓的钉子也成了自己的棋子。
相较而言,他就在意多铎的安危。
至于费扬果和济尔哈朗的生命危险,实际上多尔衮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在意。?白!马¨书/院^ ′庚′鑫~醉.全^
他不过是是演戏给这些兄弟看的。
多铎看着济尔哈朗和费扬果嚣张的样子,心里一阵冷笑。
“都是一群记吃不记打的玩意。”
“我可不是八哥,更不会小觑明军。”
“还是哥哥说得对,小心无大错。”
“我大金己经损失不起了。”
至于费扬果,多铎如同看死人一样。
至于济尔哈朗,本身人家就带了一万精锐前来。
可见人家是不相信他们。
更相信自己的兵。
这做法虽然多尔衮和多铎心里不舒服,但都没有点破。
费扬果却想着两头通吃,两头下注。
他出来也是为了表现一下自己,至少他手中也是有兵的。
同样有一万的兵。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和底气。
如今必须展示自身价值,否则他就要成为弃子。
这是费扬果最不愿看到的事情。
“这两个混蛋,最好不要给我机会,否则你们死定了。”
费扬果更加迷之自信,觉得八哥的失败,那是狂妄而栽跟斗。
大明本身战斗力没有多尔衮等人估量的那么强。
他又不是没有见过袁可立手中的部队战力,都没有济尔哈朗说的那么厉害。
说白了,这些哥哥都是被大明打怕了,打出了阴影。
但是他的部队还没有,他要用一万打大明五万,并且战而胜之。
彻底破了大明无敌神话。
以前大金的军队是神话,大明的军队是乌合之众。
现在位置调转了过来,是大明强大金弱的格局。
多尔衮、济尔哈朗和多铎都没有想到费扬果竟有把他们都宰了的心思。
大家以为他还没有成长起来,还需要锻炼。
岂料费扬果己经在筹划着灭了他们,吞并其兵力,成就自己的皇帝梦。
他惦记大玉儿这个嫂子太久了。
每次见到八哥和嫂子,他心里就恨得牙痒。
大玉儿只能属于他一个人所有。
尤其听到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的谈话,尤其谈到大玉儿。
费扬果恨不得把两个王八蛋大卸八块。
大玉儿这个嫂子只能是他一个人的。
为了兄弟前来抢夺,那先杀了济尔哈朗和多铎,其后在杀了多尔衮。
袁可立等一线将领都没有想到金人快死了的情况下,竟然还有兄弟要窝里斗,要互相攻伐。
金人嘲笑大明内斗和内耗,如今他们好像也在上演类似的戏。
朱由检同样没有得到相关信息,实在是费扬果隐匿太深。
加之费扬果是年纪最小的一个王爷。
其手握正黄旗的五千白甲兵和五千红甲兵,也是皇太极为了给费扬果壮胆之用。
哪曾想如今却成全了费扬果谋杀多铎和济尔哈朗的条件。
皇太极要是知道自己苦心扶持起来的弟弟会是这样的败家玩意,只怕会从地狱里面爬出来把费扬果暴打一顿。
多铎在算计济尔哈朗和费扬果,实际上另外两位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灯。
并且费扬果还知道济尔哈朗也想弄死多铎,迅速掌控多铎手中的兵权。
济尔哈朗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和大明打。
他真正的目的就是带着多尔衮和费扬果手中的白甲兵精锐前往科尔沁。
建州这个地方是不可能长久地属于大金。
大明己经崛起,尤其歼灭金蒙联军之后,大明就己经是彻底逆转颓势。
己经形成了对周边诸部游牧民族的压制以及威慑。
在大漠没有分出胜负,朱由检不会给北方太多压力。
毕竟朱由检内部也不稳定,尤其朱由检干的事,一样需要时间进行梳理。
这就是大金能不能再一次崛起的机遇,济尔哈朗不想错过。
所以他冒险而来建州,目的不是与多尔衮联合,而是要夺取多尔衮手中的兵。
只有手握大金最后的精锐,他才有信心打赢大金在大漠的立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