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对土地贪心是为了子孙后代
朱由检翻阅着袁可立和袁崇焕联袂上书的奏章。
“不错,有进步,总算知道自己的身份定位,知道谁是大小王。”
王承恩一听就知道是关于袁崇焕的事。
关于袁崇焕与毛文龙攻高丽的作战计划,也在御书房里面开过一个小朝会进行讨论。
评估都得到通过。
朱由检现在最满意的还是袁崇焕和毛文龙知道他这皇帝最喜欢银子。
敌人的战利品,其中银子为最。
这是评估他们战功高低的重要条件之一。
袁崇焕和毛文龙都很有针对性,根据天子的喜好进行高丽价值次第评估。
王承恩道:“皇爷给他们面子,给他们机会,要是现在还不能认清自己,那么他们这个官也就白做了。”
能做到总兵这一个层次的官,没有一个是脑子缺根弦的人。
但凡缺根弦的人,几乎被其他人吃得骨头连渣都不剩下。
刘若愚道:“皇爷,高丽能有几个亿的银子?”
朱由检沉思了片刻,随机翻出李若琏从高丽进出口贸易统计而来的数字。
当即递给刘若愚道:“你瞅瞅,不要小觑一个看起来是个小国。?墈,书.君· !耕*新/醉-哙\”
“不等于他们是缺银之国。”
“高丽算是银子不是充足的小邦国。”
“但有一点朕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倭国最不缺黄金白银。”
“拿下倭国,每年都能为大明创造三五千万两银子的营收。”
“要是把倭国洗劫一遍,高丽有三西亿,那倭国就有二三十亿两银子。”
“所以把倭国纳入大明版图,其国民化为大明奴隶体系。”
“这才是最为正确的操作。”
“这事儿,既然毛文龙和袁崇焕很有研究,就交给他们便是。”
“毕竟其他人在吃肉,也不能不给人家喝汤。”
“只要两人拿下高丽和倭国,那朕就给他们封爵。”
“最低也是男爵打底,最可能的是子爵。”
朱由检要看银子多寡,能为大明创造多大的收益。
不可能随便册封爵位,那大明的爵位就太不值钱了。
以后朱由检还要规划子爵和男爵将纳入册封对大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各类人才的册封体系的爵位等级。
只是目前还没有整合好大明人力物力资源,国内还有一场大决战。
刘若愚和王承恩心里都明白,这是袁可立和孙承宗都在推动的人选。^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
毕竟袁崇焕和毛文龙一旦拿下了高丽和倭国两大邦国。
那两人指挥的军队就要纳入御林军体系。
并且高丽拿下之后,就要改编。
两人也不是白痴,都己经知道成为御林军的好处。
尤其装备和基层军官的文化体系,实在是震撼了两个土包子。
魏忠贤道:“陛下,南方的事儿,老奴是现在就去可还是换个两三月?”
他不是杨景辰和李标这两个文官,不懂得变通,很容易被人坑死。
他本身就充满了警惕。
而且去了也是秘密的,乃至会借调孙传庭的江南大营的兵马。
根本不怕南方造反集团针对他。
何况现在南方造反集团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高举义旗,准备推翻朱由检。
如今南方声势浩大,好像大明都要被他们轻而易举地淹没。
便是福王朱由菘心里都有点七上八下的。
他害怕自己就是个傀儡或吉祥物,那自己这个皇帝就有点亏了。
如今这个蛤蟆天子心里是后悔,过早地做出选择,过早地信任士大夫。
谁能想到朱由检这个曾经被评估为二杆子少年,竟然一头披着羊皮的狼。
獠牙露出来后便择人而噬。
朱由检道:“你可以秘密南下,其他都不要管,只要收集他们的财富值。”
“别战争爆发,他们把财富打包带走,那朕亏大了。”
魏忠贤心里很是得意,其他人都没有这个信任。
论及弄银子,他才是天子第一御用心腹。
属于天子最为倚重的臣子。
至于所谓的阉人,颇受世人鄙夷。
现在他己不担心了,至少东西二厂和锦衣卫的名气在北方比大明其他部门的信任度还要高。
再也不是世人眼中的朝廷鹰犬。
而是能为百姓做主的首达天听的重要机构。
是老百姓鸣鼓申冤的重要渠道。
“老奴不会让皇爷失望,一定不会让他们带走一分银子。”
魏忠贤对抄家和调查士绅藏银己有很高的造诣,经验极为丰富。
其他人还真比不过。
便是李若琏的锦衣卫也远远不如魏忠贤精湛。
李若琏在情报方面天赋卓越,但在抄家弄银子方面,就欠缺得很。
魏忠贤才是这方面的行家。
其手段和沉着冷静,更为可靠。
至少几次查抄贪污案件,都是魏忠贤挂帅领衔。
毕自严都亲自请过魏忠贤帮忙解决好多贪污难题。
可见魏忠贤在这方面,颇受百官好评。
至于内阁里面的臣子,就未必了,双方都是竞争者,在治国方面也存在不少理念差异。
不过朱由检提出的求同存异的规则,倒是没有搞出人命,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以及力量,给对手扣帽子泼脏水那一套。
没有人敢这样玩。
一旦调查属实,后果很严重。
“银子一定不能外流,这是我大明的东西。”
“至于高丽方面的事情,你也帮衬一二。”
“最好是给其建议。”
“对朕而言,开疆拓土,那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
“土地越多,大明帝国的国民生存空间就越大。”
“这不能说朕贪。”
“历史告诉朕一个道理,对土地贪婪的皇帝才是一个好皇帝。”
“不求进取的皇帝,也就是士大夫手中的玩物。”
“最不可取。”
魏忠贤听明白了,这是土地要,银子也要,上至天子下至升斗小民,都要对土地有贪婪的心,这个样的帝国才能向外扩张,为民族扩大生存空间。
这个理由很强大,不是贪功,也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子孙后代。
以后谁还敢说天子好大喜功,是好战分子?
以尚武谋取民族利益,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