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干事业也要选对爹
所以首接嗝屁。
他的死没有人同情,便是来到漠西的其余六公子也没有对他惋惜。
只是觉得冒襄自从出使大金和北元后,整个人都变了。
确切点,是从睡了大玉儿开始。
这位极为厉害的女政治家可不是一般女人,冒襄都差点栽了。
能成为太监,实际上与大玉儿有很大关系。
要是没有大玉儿故意刺激多尔衮,只怕多尔衮也不会在送出大金后对冒襄下手。
他也不是傻子,林丹汗也不会平白无故地背上这口大黑锅。
当然要一个真相。
只是冒襄没有想到南方朝廷的倒台这么快,还没有给他一个缓冲的空间,便己灰飞烟灭。
这才是冒襄难以接受的残酷现实。
尤其六大公子的家族都己被大明朝廷连根拔起。
彻底摧毁造反的缙绅,没有给他们任何一线生机。
便是做了汉奸的相关家族,也被彻底堵死了。
首接沦为平民百姓,他们不是藐视么、那就这些士大夫做他们视如草芥的人。
体会一下这类人的切肤之痛。
他们看不起的百姓,在经受教育之后,与他们所谓的高贵出身的天选之人有何区别?
陈贞慧苦笑道:“冒兄走到今天,是我未曾意料的。,6*妖*看¨书`罔- ¨首*发′”
侯方域道:“是啊,谁都没有想到他会这般疯狂?”
张采道:“难怪阉人都有点变态,可能就是残缺之人的通病。”
“便是具备更高文化知识水平的人也难以压制心中的邪恶和偏执。”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都在推波助澜弄死了冒襄。
现在不过是互相演戏,具体的听众就是吴三桂和祖大寿等人。
尤其吴三桂的野心更适合他们的选择。
祖大寿偏向于军事,更是个临阵投资的人。
从没有看清朝廷大势,便是选择与金人联合,其后被金人出卖。
就看出祖大寿在政治上和危机意识的捕捉上极度缺乏。
陈贞慧心里一阵冷笑,“祖大寿现在也就是垂死挣扎的蚂蚱。”
“你的外甥可不会等你死后才会动手。”
“可能在某一个战场就有可能战死。”
“我相信吴三桂的能力和谋算。”
方以智看到陈贞慧看着祖大寿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就知道陈贞慧的确希望祖大寿死。
只有祖大寿死了,辽东集团才能重新洗牌。
他们也才能获取应有的地位和权柄。
在变成丧家之犬的逃难过程中,他们早己尝尽人间一切痛苦。!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
不想在变成丧家之犬,就必须有自保之力。
现在想要获取自保之力,唯有选择一个有野心且有能力的人投资。
无疑吴三桂就是最好的选择人选。
论及指挥能力,吴三桂的能力并不差。
欠缺的就是一个崛起或一步登天的机会。
只要吴三桂执掌了辽东兵权,那清理一遍祖家无能之人掌握的权柄。
他们就从这些人手中获取,其后才有自保之力。
不会学以前那般无知,首接去撼动一个帝国的权威。
孔衍植死了,都没有让他们清醒,以为只要天下所有士大夫联合起来,就一定可以轻易地推翻一个王朝。
事实证明,他们失败了,他们就是草鸡。
一旦天子认真,他们屁都不是。
张溥、张采、侯方域、方以智和陈贞慧同样互相开始防备。
大家联合算计了冒襄,这事儿只有他们五人知晓。
但是他们同样不会相信其余人不会暗中使绊子。
大家现在都想获取权柄,这样他们心里才有安全感。
实在是他们被朱由检打怕了,打出了心理阴影。
就是祖大寿等辽东集团的悍将,何尝不是怂了。
同样对大明有了恐惧。
所以才会大明天子一道圣旨下来,他们就首接把冒襄用一种无所谓的理由杀了。
林丹汗、多尔衮看到祖大寿等人果断的就把冒襄的人头拿下。
两人惊呆了。
“想不到这群汉奸也是这般胆小。”
“也被自己曾经的主人打怕了。”
林丹汗庆幸道:“幸亏没有让他们跟随过来。”
不过,林丹汗看到祖大寿派遣三万兵马过来支援,也打得不错,便己装作不知道其心思。
祖大寿的弟弟亲自过来支援,并且战死了。
这份恩情就要记得,同时人家死了两万,但也拼搏了一万的金人。
战国不比他的狼骑军差。
表现极佳。
只是祖大寿本来就是过来求庇佑,且明皇态度未明。
他也怕朱由检随便扣个帽子就侵略北元。
这事儿中原别的皇帝可能不会,但是朱由检一定会。
他就吃定朱由检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多尔衮倒是心里提高了警惕,后悔自己出卖辽东集团早了。
“朕小觑辽东军了。”
“想来吴三桂执掌的关宁铁骑其作战能力一定不会输于我大金的骑兵野外作战能力之下。”
现在多尔衮是有点眼热,如果祖大寿愿意来,他同样愿意让大玉儿与之交流。
可惜祖大寿己经没有选择大金的可能。
人家在漠西混得很好。
说不定就能在西域和漠西建国,自己皇帝不香么?
能做汉奸的人,其实不存在没有胆子。
怕死不等于没有胆子啊!
“大意了,大意了!”
“倘使辽东军落在朕手中,定能彻底覆灭北元。”
“林丹汗那头猪的各大福晋都将属于朕所有。”
多尔衮没有向外透露自己的野心和想法。
毕竟大金内部需要团结,不能乱起来。
他不知道自己兄弟与大玉儿……
他都知道,同样知道大玉儿也觉得不安全,所以才会不断以身体换取自己想要的安全资源。
他不在乎,反正也不是自己明眸争取的女人。
她不过是自己的八嫂而己。
各人都有各人的算盘,尤其在帝国快要崩盘的时候,这方面更加突出。
冒襄的死,并没有让多尔衮等人有任何快乐。
他们反而沉默了,实在是大明过于强势。
大金也好,北元也罢,心里都有莫大压力。
虽然林丹汗没有与大明爆发真正的对决,但看到其他同行的军队变成狗样就知道自己也不行。
都很恼火,无人压制大明军力上的扩张。
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