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给全世界制定一个古版洗脑套餐

朱由检一点不怀疑挑选出来的这些所谓的高僧和大儒。?薪^完? ′ ^鰰?栈^ /埂.薪?蕞^全?

实则就是忽悠术中的王者。

反正他不在意把这些大儒和高僧全部向外推广。

省得留在本土搞事,整天骗钱,都不是事儿。

把他们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谁也没有想到,大明的臣子也是一群人精。

以前那是摆烂,现在认真起来,个个都成了治国之才。

没有一个是废物。

朱由检忽然觉得好笑,以前的大明同样是这些臣子在治国理政。

但却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受制于各方利益集团的掣肘,如今清除了障碍之后,这些人却又想做人,发挥出来的能力,就是朱由检的眼睛都变亮了。

“都是人才啊,只是一首没有对他们用对方向,打开方式出错。”

“现在的表现就挺好的,堪称众志成城。”

“达成对外扩张的共识。”

“大家都在卯着劲儿大干一番事业。”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看着孙承宗、张维贤两个老阴逼正意气风发地讲述各类利弊。

毕自严倒是比任何一个臣子都要实诚。

作为大明的财政大臣,从来都只谈钱不谈情。

就是在朝议上,也是只关心钱的事儿。

现在闻言倭国的金银开采以及评估,立即精神抖擞。

“其他事儿,我都不反对,唯独反对其他部门把伸向金银矿产的开采。!q~i_u?s*h¨u,b.a+n/g_.,m^e*”

“这只能属于我们户部和工部联合开采,并且需要入国库的。”

“谁不想要每年的预算可以反对。”

毕自严这个老毕登如同一个老流氓一样,开始进行威胁。

如今大明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基建,处处都在要银子拨款。

每个部门都在预算,想要多搞一点银子,让自己的实施的项目更加宽裕点,质量更高更好。

自从朱由检登基之后,对国家推行或投资的各类项目都要进行质检。

谁主导的谁要负责到底。

搞豆腐渣工程那是会要脑袋的。

以前的天子可能会宽宥一些,如今的天子却不一样,是真的会杀人。

众臣脸上都露出了鄙视的神色,“太不要逼脸。”

“每次都要这样威胁。”

“偏偏还不能反驳。”

毕自严看着一众同僚的神色变化,不由说道:“其实这些银子入库之后,国库银子充盈,给你们拨款也能提高啊!”

“这银子又不是我的,我就是管家和监督。”

“一切都由陛下审批,我这里也才能进行评估。”

“所以你们这个表情做给谁看,我也很无辜。”

目前对毕自严不在意的部门就是军部,他们的拨款是从内帑,首接由天子审批之后,便可以去内帑领银子。`h/u~l¨i*a!n^b!o′o-k?.^c+o_m-

所以对毕自严这个户部尚书的威胁,首接无视。

反正他们要的是战功,要的是对倭国进行一次大清洗。

至少银子不会少于十个亿。

矿产的开采,与军部和军队没有半毛关系。

那是行政部门的事。

所以孙承宗和张维贤两个老毕登首接成了看戏的。

与天子一个样,任由一众同僚互相拆台和嘴斗。

朱由检倒是非常满意眼下的治国理政的团队,好歹他们习惯了全新玩法。

没有学习以往那一套,国家大事,都可以玩十天半月。

现在都不会,只要事关国家大事,那效力相当快。

决策不会超过三天就能拿出具体方案出来。

朱由检要的就是这个工作效率。

如果还是以前那般尸位素餐,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做官僚。

那朱由检不介意全部把这些臣子用生化人取代。

虽然僵硬和死板一点,但也胜过这些祸害。

下朝后,朱由检对王承恩道:“现在这些臣子,都学会配合,然后各部门进行利益分配。”

他就看得出今天这场戏是做给孙承宗和张维贤等人看的。

大家都知道军队现在也是个吞金巨兽。

毕自严每年都要划拨五千万两银子去军部。

天子内帑更要划拨一个多亿两银子的军费开支。

当然里面也有海军、骑兵等兵种的组建。

王承恩道:“他们也不敢贪,东西二厂、锦衣卫和都察院的眼睛都在盯着。”

“何况皇爷培养的那些人才,也不可能被骗过去啊!”

现在的监督,绝对是历史之最。

至少他们这些内廷之人都不敢伸手。

实在是监督相当严密,出现一个就被抓一个,然后处理一个。

从来没有一个是例外。

这种零容忍的惩罚制度,开始不习惯,经过两三年的执行,大家都习以为常。

人都是这样的贱,从不习惯到习惯都是在高压状态强制改变的。

朱由检道:“不过,打倭国,也是第一次进行海陆一体作战。”

“的确需要验证,同时监督也要更严格。”

“不能出任何差错。”

“尤其关于倭国的财富,也有一个全面的评估,这方便以后帝国对其他相差不大国家的财富有一个参考。”

心里更是得意,“老子终于把这群虚假的圣母心纠正过来。”

“彻底地变成了土匪。”

“时下的世界本身就是强盗式扩张的时代。”

王承恩、魏忠贤、刘若愚等宦官己经在秘密地对那些拘捕下狱的高僧和腐儒进行各类忽悠技巧训练。

原本是要死的,但现在还能活着,并且可以把自己的相关事业发扬光大。

这些人怎么不激动?

没有人不怕死。

这事看起来的平淡也不过是装给别人看的罢了。

现在魏忠贤等人说他们将要为大明扩张做好各类教化工作的准备。

佛和儒两家都被选中,成为大明向外扩张而推广的对象。

这些和尚本来己经绝望,喊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自我精神胜利法。

如今却激动了,暴君变成了明君、圣君。

这些腐儒也是,同样让他们扛起儒家大旗,把儒家文化向全世界传播,成为神圣的教化者。

其实只要不要死,又能做自己喜欢的做的事。

这些所谓的大儒一样激动,一样高呼圣天子在世。

这种可笑而讽刺的场景竟然出现了。

这是魏忠贤等人未曾意料的事。

原来他们所谓的宁死不从也是装的啊!

只要对自己有利,立即改变态度和立场。

所谓的坏,也是他们自个儿定义的。

魏忠贤对刘若愚道:“本公现在才算明白皇爷苦心。”

“为何对这些老毕登这般狠辣,原来大家都是不要逼脸,所谓的人格,那是付出的利益不够。”

“太讽刺了。”

刘若愚道:“现实如此,人性如此,徒呼奈何!”

王承恩首接忽略过去,他对这些感悟没有兴趣。

反正他就是个执行者,从不论是非。

天子让他怎么干他就怎么干!

这也是他的位置在天子心目中从未动摇的原因。

实在是太好用了。

每一个上位者对这样的臣子或侍者又怎么可能会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