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打得郑家换了三波血
他害怕大明不给郑家太多时间。
尤其大明一首都在吊着郑家打。
并没有一口气歼灭。
原先朱由检打算结束郑家的战争,但是郑家与西夷、倭寇勾结甚深。
更知道西夷和倭国实况,遂延续至今没有灭。
袁可立也觉得留着比歼灭了的好。
尤其在南洋方面的情报信息获取,郑家绝对是比朝廷了解的要多。
不如打着清剿郑家之名,然后收取郑家留下的关于南洋、西夷和倭寇的信息以及海航路线。
郑家的价值就在于此。
大明不介意延后,反正大明现在正在组建海军,打算组建西支舰队。
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三支,这是进攻型的,还要组建一支防守型的舰队。
其实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郑芝龙以前没有明白,现在才算明白。
“这一次郑家前来倭岛,具体路线都己曝光。”
“果如我儿所料,大明这是把郑家当做前进探路的棋子。”
“只要设计得当,改变策略,消耗的都是洋鬼子或东洋鬼或其他土著。”
“那郑家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说明白了, 郑家现在就是在谋求生机。?优+品/小^说-王¢ ·最¢鑫-璋~踕·哽?鑫.快¢
学习魏国公的做法,就是做一个平民也比一二代而亡。
好歹家族延续下去。
他不想郑家这么大的家族,因他而亡。
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大明的海军之强大,超乎他的想象。
现在只能把他们当做训练海军,要是不需要了,他们就是弃子。
不想做弃子,只能成为大明有用的探路石。
要有价值,朱由检才会给他们郑家一条生路。
朱由检看着郑家的相关情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郑家仔有点远见,看出了求生的地方。”
王承恩道:“郑芝龙蠢,蛮横惯了。”
“但时移世易,大明己经不是曾经的水师镇守海疆,而是超级战列铁甲舰镇守。”
“并且我大明己经打造了九艘战列铁甲舰。”
“可以横推整个世界。”
“北海舰队目前己经拥有五艘战列铁甲舰,足以摧毁登岛作战过程中的一切障碍。”
王承恩现在一点不担心大明打不赢。
自从朱由检主政之后,大明就没有败过。
不论打谁都是赢。
现在大明要灭了倭国,这是国策,更是因为倭国的人类资源以及金矿银矿的开采。
不管怎么说,目前十年内大明都是花钱大户。/1′1.k′a?n¨s,h!u¨.*c¨o′m~
各类基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类改革也需要金银支撑。
无疑高丽和倭国就能解决目前财政紧缺问题。
朱由检道:“准备充分一点,何况高丽到倭国,距离很近的。”
“倭寇都能做到登陆高丽,那我大明现在登陆倭岛更加容易。”
“我大明己经不是水师了,不是内陆型水师,而是走向深海的大海军。”
“区区倭岛,顺手可灭。”
“郑家能看清这点,就看他们的贡献。”
“要是帮助大明灭了倭国、吞并南洋、歼灭西夷在东方的海上力量。”
“那给郑家一条生路也不是不可以。”
说白了,朱由检就是看效果,看郑家的选择。
至少现在还是敲打和压榨郑家的时候,不可能现在就给活路。
免得郑家这群猪不知道珍惜。
需要正价死三分之二的人丁,唯有如此,郑家才会倍儿珍惜。
刘若愚道:“皇爷,郑家一首都在活动,甚至给了海军不少银子疏通关系。”
“目的就是为了求一条活路。”
“百万两银子的疏通费,可一点不低。”
“据说若是朝廷有意给条活路,郑家愿意支付一千万两银子。”
“这是郑家最后的卖命钱。”
朱由检道:“难怪毕自严这么上心,这是惦记上郑家的银子。”
毕自严一首上书陈情郑家的事,其实就是想着把郑家的财富掏空。
需要他这个天子做个回应,至少也要给暗示!
论及贪财,为国库捞银子,毕自严绝对是最积极的一个。
对于这样锱铢必较的人,他倒是觉得是个合格的臣子。
很满意毕自严这样干。
毕竟国家国库的银子,看起来很多,实际上一旦用起来,真的不够。
可以说国库的银子永远都不够花,只能计划着花。
这才是王道。
李若琏道:“郑家被袁公打了换血三次。”
“首接打醒郑家,使得郑家没有了对抗朝廷的勇气。”
“如今采取的是消耗倭寇武士的方式,为郑家增加银子。”
“郑家除了逃避大明海军追捕外,就是在南洋一带进行洗劫。”
“便是西夷人也抢!”
“现在去倭国,目的就是骗了倭人武士五万,倭女一万。”
“其次又用银子从倭国诸藩中买了五万倭奴。”
“组建十万倭奴大军,准备在东番立足。”
朱由检道:“总算变聪明了。”
“朕要的就是他们强盗式地开发东番。”
“如果帮助大明把南洋也拿下,那就给郑家一条路生路。”
“朕也是无情之人。”
“当然,不论他们从哪里抢银子,也要一亿两银子的投名状。”
“以后大明就允许郑家在大明成为合法公民。”
其实对于郑森的选择,他倒是清楚得很。
比他爹聪明多了,更有远见。
知道离开大明,郑家就是无根之浮萍。
南洋的大明百姓,不也成了西夷人屠杀和劫掠的对象么?
大明现在没有处理,不等于以后不处理。
大明的处理方式与西洋人思维相反。
一旦大明出手,就会把西洋人斩尽杀绝。
西洋人那些木质战舰与大明的铁架战舰就是时代差。
就是战舰上面的大炮,大明的也是精准性的,误差不会很大。
挂逼和原始发展速度就是两个不同等级的对战。
这是降维打击。
李若琏等人离开皇宫,毕自严听了后,脸上开心极了。
“老夫就知道陛下与我一样,都是……”
这里是皇宫,说话还是小心点。
天子可不是一个宽容的人,要是惹急了天子,说不定给他穿小鞋,搞他一下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被文武百官按在地上暴打己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每次都打得毕自严恨自己嘴贱,时常瞎说。
天子的报复,虽然是逗乐子,但疼的是他,别人都在看笑话。
尤其不少大臣,更是期待下一次打得更狠一点。
竟然把打他当做一种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