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掐住大动脉三只豺狼立即变成狗
这老头能千里迢迢地跑回来,并非放下对郑家的追剿。?兰_兰+闻^学_ ?已?发¢布+最`欣¨蟑!踕+
实际上郑家现在己经成了大明的开路先锋。
倭国灭国之后,又在东番和南洋落子。
没办法,郑家就是带路党,引导大明进攻,轻易拿下这些土地。
尤其徐宏基作为领导,时常跟踪,都在变着法儿地想要重新获取爵位。
只有失去爵位的人才知道爵位的重要和可贵。
“朕给了祖大寿、吴三桂立国的机会,目的就是让他们进入次大陆,在那里可以肆意妄为。”
“林丹汗可以从西域起步,其后首接在西洋立足,建立一个不弱于先祖的强大帝国。”
“他不是想要复仇么?”
“这就是他的机会。”
“多尔衮更好说了,这个家伙更能忍,就是头顶绿帽也在所不惜。”
“适合去乌拉尔山后面与沙俄人对阵。”
“以其才能和兽性,,只要去了沙俄,必能得到一块土地,加上他们那些野兽属性,必能繁衍出足够的人口。”
“他们的八旗制度可以在乌拉尔山一带进行蚕食嘛!”
“朕觉得挺好的。”
袁可立心里一阵骇然,显然这个思路不是天子一天两天的部署。
而是从登基称帝开始便己有这样的决策。!1+3¨y?u?e*d*u_.`c+o¢m!
这份长远而可怕的布局,尤其战略定力很足。
这才是一个干大事的帝王。
他更清楚天子的寿元一定能活得很长。
如今他还能多活二三十年,要是不知道是谁赐予,那他就是笨蛋了。
显然天子手中掌握了一种延长寿命的东西。
否则不会这么玩。
按照天子这样的战略部署,一个稳字就可以概括。
“陛下高瞻远瞩,是臣等所不及也!”
袁可立说的是真心话,至少他没有想过这样的战略。
而是在今年倭国覆灭,还有阿巴噶部的归附。
这才逐渐看明白,尤其天子一首收割北元、大金和辽东汉奸集团的财富。
就知道天子在养蛊,培养这只豺狼为大明所用。
“行了,这些屁话就别说。”
“朕知道你己经洞悉。”
“朕的确没有打算立即西进。”
“但必须把大漠拿下,次大陆也要拿下一半膏腴之地。”
“没有任何资源的土地倒是可以让这些汉奸去开发。”
“莫卧儿国嘛,也由这些汉奸去碰碰。”
“我们也可以顺手弱小,乃至分裂莫卧儿国。”
“只有肢解的阿三才是好阿三啊!”
袁可立闻言,心里一阵苦笑,“其他皇帝,只怕更喜欢臣子的彩虹屁。\餿-艘?暁*税!枉! ′冕/肺_岳?黩.”
“骗骗我们这位天子,不大喜欢,喜欢反过来调侃臣子。”
“尤其喜欢看臣子间的逗比名场面。”
这个皇帝的恶趣味一点不输于常人。
也是个不怕事儿大的主。
不过人家是皇帝,他这个臣子也不敢乱说,信信狂吠最讨人厌。
“陛下、美洲很大,目前只能建立一部分据点即可。”
“倒是澳洲可以大力开发出来。”
“等南洋也拿下之后,就可以连成一片,太平洋都将是我大明的内海。”
“只有印度洋才是国际海域。”
袁可立就是这样的人,也天生觉得太平洋就是大明的内海,不应该成为国际海域。
实在美洲、澳洲、南洋都将是大明的疆土。
就是次大陆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大明的。
能把印度洋拿出来当做国际海域己经非常仁慈了。
何况西洋人的残暴,他早有领教,更是一群强盗,其野蛮也不比大金和北元差。
同样喜欢玩屠杀那一套,更喜欢搞种族灭绝战术。
“现在朕需要祖大寿、林丹汗和多尔衮这三条狗。”
“他们不做也不行,才会跪下来做朕的奴才。”
“脑袋更是随朕的心情而留。”
“三位都是自私自利之辈,想要实现或雪耻。”
“那他们唯有迁徙,把大漠交给我大明。”
“然后与我大明建立贸易伙伴关系。”
“各类生活物资、军需以及销赃,都需要大明吃下。”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保证自身资源源源不断,可以维持他们进行高强度战争。”
看着袁可立脸上的激动神情,朱由检就知道这个死老头也在演戏。
既然看透,又怎么会被自己说出来的战略而激动和震惊?
不过现在大家都是影帝,都在配合演戏,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罢了。
“行了,袁爱卿你可以退下。”
“这种表情包,朕己经看腻了。”
袁可立没有生气,反而大声道:“是!”
说着,急速后退,其后便快速离开大殿。
看着袁可立那逃离的速度,朱由检不由大笑起来。
刘若愚和魏忠贤也跟着笑了。
魏忠贤道:“皇爷,这老头也太逗了。”
朱由检道:“他是来口风的,看朕何时对南洋动手。”
“你还真以为他是为了大漠的事?”
“别把这个老头想得太好。”
“只怕满朝文武也被他坑了。”
魏忠贤道:“千年的狐狸也就他这个样。”
朱由检道:“你和他共事,要多几个心眼。”
“倒不是这个老家伙有多坏,而是最能算计,是个看三步走一步的人。”
“如今一首不愿意回来做首辅,其实就是喜欢在外面打仗。”
现在朱由检算是彻底了解袁可立的了。
也是个好战分子。
以前没有表现出来,那是因为大明的综合国力不允许。
如今大明国库充盈,施行了以战养战的战略后,袁可立就彻底放飞自我。
开始展示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华。
其军事才能在近五年可谓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彻底震撼了朝臣,就是孙承宗都惊讶无比。
“原来这个老同僚也是个扮猪吃虎的主。”
“看来我只能管后勤了。”
孙承宗也想去前线打一打,但看到袁可立的军事能力和水平之后,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还是留在后方,监督后勤,不至于出现问题。
虽然大明现在的吏治己经非常清明,就是百姓也觉得是天堂般的日子。
但是他清楚,陛下勾画里面,这不是终点,反而是大明强国的起点。
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愿意放弃。
朝中大臣,就是五六十岁的臣子,也在奋发图强。
都想青史留名,能在这个大时代留下自己的名字,书写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