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丰厚的家底
“主要产品是以工具、模具、刀具和一些基础的车床设备为主。”
“这里的工厂和公司实力都不错,是市里着重培养起来的新型民营企业,生产力和活力十足!”
孙连城一边听着,一边参观了部分工厂的生产情况。
同时这些工厂和公司的负责人听说区委书记来了,连忙跑出来陪同考察。
就这一个工业园,都能让孙连城满意得很了!
当初在金山县和富阳区要是有这个条件,他何至于要那么努力去搞经济?
这些企业主要做的就是出口贸易,内部销售也有一部分。
为了适配出口,他们的生产质量和标准都很高,不然也卖不出去啊!
一路看下来,孙连城是满意得不得了!
要不是考虑到崔至强那边的需求,他都要打算在这里彻底躺平了!
可惜了这个机会啊!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另外一个工业区,孙连城就更加期待了。
“孙书记,这里是电子工业园区,主要生产洗衣机、电风扇、电灯泡、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方面的电器……”
孙连城看着工业园区管委会给出的资料,心里暗自震惊不己。
平州市不愧是汉江省标杆性的城市,发展水平确实也不差啊!
不过和旁边那个宁川市比不了,人家己经是千亿俱乐部成员了。
这可是世纪初的头几年啊,都快赶上人家特区了!
怪不得人家要提升级别,升为副省级了呢!
不过平州市这边也不算很差,至少这么看下来,甩林城市几条街了!
“孙书记,这边是纺织工业园,汇聚了上百家纺织和服装企业,无论是出口贸易还是国内市场,都做得风生水起!”
“孙书记,这边是区里发展得比较早的综合工业园区,包含了一些办公设备、体育和文教用品、茶叶和副食品等方面,相对比较杂!”
“孙书记,对面那边就是平安区最大的家庭作坊区。.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这里的一片地区,几乎挨家挨户都有自己的小作坊,做着很多配套的小生意,规模也是很可观!”
“孙书记,那边就是商业区了,是我们平安区最繁华地地带,商贸和服务业比较发达……”
“孙书记,这边是……”
一个个地方看下来,孙连城的心里都快要乐死了!
对比于之前都是要靠自己打拼的情况,现在可是首接享现成的了。
整个平安区大概五十多亿的gdp,金山县发展到现在估计也就十个亿出头!
一下子就来到了一个富裕地区,孙连城的笑意都快遮不住了。
不过一想到平州市的经济也只有隔壁宁川市的一半……
孙连城一下子就困惑了,这个宁川市是真的那么厉害吗?
回头要是有时间了,可以去那边考察一下,学习一下人家的经验。
连续考察了几天,孙连城总算是对整个平安区有了初步的印象了。
平州市位于汉江省南部地区,临江靠海,除了一些零星的丘陵地区,绝大部分都是平原。
而平安区作为市辖区之一,主要的地盘都是在市区和郊区附近。
经济方面主要是以工业生产为主,农业反而不怎么重要。
平州市的农业主要是集中在下面的几个县,都是离市区比较远的地方。
孙连城只是在郊区看到了一些农业,说明自己的地盘里,确实是以工业和城市服务业为主了。
这个事情就很好啊!
有了那么多工业基础,后面想要发展起来就容易多了。~晓.说·宅, ·庚`新+嶵\全-
要是像金山县那样,以农业为主,要资金没有,要技术和基础条件也没有,那才是麻烦呢!
所以接下来不管孙连城是打算怎么发展,至少己经有足够的条件了!
考察结束之后,孙连城也没有马上烧三把火,而是开始思考起了平安区的计划。
按照市长石亚楠的说法,平安区是对接平州港项目的,出口肯定是很重要。
所以平安区内的这些外向型企业,仍然要大力支持,并且要扶持他们发展壮大!
可是除了这些任务,平安区的问题也暴露了不少。
“哦?孙书记,还请您明言,我们平安区都有哪些问题,方便我们区政府努力啊!”
“贞明同志,你是区长,按理来说经济方面的事情由你来负责。不过我也是搞经济起家的,所以就斗胆说几句了!”
陆贞明大大方方地做出了请的手势:“孙书记,请您务必畅所欲言!”
“好,那么我认为第一个问题就是外向型的经济所占比重大了,长远考虑需要布局一些应对风险的举措。”
陆贞明眉头一皱:“孙书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计划,我们平安区就是为了配套出口贸易的,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啊!”
孙连城笑道:“贞明同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可不能什么都不做,至少也要先做好计划!”
“孙书记,您有什么想法了吗?”
“是有点想法!但这毕竟是经济方面的事情,所以今天特地来和你这个大管家商量一下!”
“好,那今天咱们就闲聊一二,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
平州市的风气确实好了很多,至少比之前的林城市好多了!
当初在林城市的时候,很多干部都有懒政怠政的情况。
可是在平州市这里,可能是省委书记裴一泓到影响了下面的人,平州市委、市政府以下,普遍都是比较积极向上、努力肯干的。
陆贞明这个二把手就明显是个实干型人才,和孙连城聊起经济方面的事情,都表现出了比较高的素养。
孙连城自然就乐得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就大胆地说了一些见解。
比如想办法布局国内即将大踏步发展起来的市场,加大他们对内销售的比例。
免得以后要是外部市场出了点问题,内部也可以消化一些嘛!
这个事情可不是杞人忧天,几年之后好像就有一场危机了!
不过也不需要太急了,必须趁着外贸生意正红火的时候,多赚点钱,才能更好地提升和改善经济结构。
所以孙连城提出了一个中长期计划,需要逐步转型升级。
把外向型为重的经济,逐步转为外贸和内销并重的结构。
除了这些之外,孙连城认为平安区的工业仍然偏向于传统制造业,高新科技方面还是太少了!
所以孙连城认为,接下来必须要打出发展高科技的口号,推动平安区更高质量的发展。
对于这些方面的事情,陆贞明听得若有所思,但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观点。
甚至在某些时候,他暗地里还挺佩服孙连城的博学和才能。
不管怎么说,这些计划和想法听起来就很有道理,并不是瞎说的。
陆贞明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这个搭档看起来不错,以后的日子应该会好过点吧?
一把手和二把手搭档,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分歧越大,很多事情就越难办。
孙连城私下里找陆贞明这个区长讨论这些事情,就初步达成了关于发展的共识。
首先是孙连城没有像李达康那样,动辄推翻原来的规划,所以没有触动原来的格局。
其次就是孙连城能够在现有局面里,提出了更多建设性的意见,使得区委和区政府都能接受。
某些人希望看到的争执没有出现,反而是孙连城和陆贞明有了默契!
孙连城这个区委书记负责把控大方向,提出了规划的蓝图。
陆贞明这个区长非但没有反对,反而相当的配合。
特别是在区委常委会上,一二把手协同一致,其他人的意见都不重要了。
就这么慢慢过了一个月,平安区的局势也基本稳定了。
别有用心的人也掀不起风浪,平安区正式进入孙连城的时代。
……
两个月后的一天,孙连城和陆贞明各自带着一份长长的报告,分别前往市委和市政府汇报工作。
“连城同志,好久没有看到你了,看来是挺忙的啊!”
“丁书记,抱歉了,平安区的事情比较多,我这能力有限,熟悉起来不容易,想要做点什么也无从下手,只能拖到了现在……”
丁小明微笑着说道:“行了,你别诉苦了!无论你们怎么想,我们市委都没有什么能够帮你的!”
“这哪儿成啊?丁书记,就算市委市政府没有实际性的帮助,也要在精神上支持我们吧?”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目前平州市的需要投资的地方不多,你们平安区本来就有底子,肯定需要你们自己努力,只要不违反原则问题,我们市委不会拖你们后腿!”
孙连城说道:“多谢丁书记了!这两个月来,我和陆贞明同志,以及其他区委常委、副区长等人,都己经深入研究过,打算在平安区动一动。”
“好啊!”丁小明仍然是笑呵呵地看着他,“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正等着你这火烧起来呢!”
“丁书记,那我现在正式向您汇报一下,我们平安区接下来的工作部署。”
“好,接下来你说,我听!”
孙连城拿出报告材料,开始了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