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小弟们的蝴蝶效应扩大

“其实啊,你们看得还不够深。`我.地*书·城+ *蕞*辛!蟑′劫+埂`辛-快~这个田封义能够上去,估计也是安邦省长和伟业国际那边希望看到的。”

“这……我还是想不通!”小俞是真的困惑了。

孙连城只能提点了几句:“你想啊,安邦省长是从宁川上来的,他们那一派其实是更加看中效率的,他还指望白原葳的团队带着伟业国际继续发展壮大,国有资产继续保值增值,怎么可能希望有一个强力的代表去束缚住白原葳的手脚?”

“哦,您的意思是安邦省长故意放一个酒囊饭袋过去,好方便伟业国际的白原葳继续发挥作用!”

“有这个意思,但应该不是绝对。另外,白原葳肯定也不希望来一个和他对着干的,所以接下来你看着吧,这个田封义迟早露出原型,贪腐和其他问题早晚要来了!”

秘书小俞点了点头:“还是孙市长您看得远啊,我们怎么就只盯着他的高福利去了呢!”

孙连城随口说了一句:“你们的工资确实不算高,要是想赚钱,可以试着去股市看看,这两年的股市肯定会好一些。小心看看,应该能够买到几个好股票,赚点零花钱没问题!”

这番话让秘书小俞和开车的司机都兴奋起来了,这是孙市长在提点咱们发财啊!

孙连城自己的级别高了,买股票也会被监管。

哪怕没有违规,也要报备,经受组织审查,不然那些钱拿着也烫手。

所以现在他的钱主要是通过父母那边代为持有,赚钱路径在境外,可以省去了很多麻烦。

可他的秘书小俞目前只是副科级,司机的级别更是没有,他们倒是可以去试试。

反正孙连城也没有说具体买哪个股票,能不能赚到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而秘书身在政府里工作,想来应该可以看到一些,不至于会亏掉吧?

一路上他们也没有再说这些钱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避讳这些敏感的方面。

随后孙连城去视察了一些企业的工作,又去化工厂和一些污染企业看了看,和他们商量着工厂迁移的事情。¨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

他们当然是不乐意了,好好谁想离开啊?

可是孙连城掌握着权力,自然可以拿捏他们。

污染企业很容易就排放超标,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甚至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孙连城都是要推动他们迁移到下面的县里去。

到时候还要加装污染清理设备,解决废水废气的排放问题,可不能影响到平州市的发展了。

这个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孙连城先和他们商量,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接下来还有一些促谈会和各类环保会议,最后慢慢地让他们不得不跟着政策走,搬迁到外面去。

当然了,市里也会有优惠政策,对于这些配合的企业,要做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

土地划拨和新工厂建设等问题也会帮忙解决,尽量让企业顺利完成迁移。

这项工作注定是长久拉锯的,所以孙连城没有那么急,慢慢解决吧!

但是在其他企业方面,为他们做好服务,推动扩大生产和销售的工作并没有停下。

进出口贸易、国内市场销售、新兴的网络购物和网络交易平台搭建等工作,都需要快速推动。

扩大土地供应数量后,今年平州市的土地出让金多出不少,也增加了很多工程项目和投资。

整体来看,平州市的经济彭勃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

半年的时间一闪而过,孙连城也有了半年的轻松时间。

在市政府里,孙连城提出的规划大多还是被采纳的,因为确实他的计划更好!

除了在房地产行业动了点手脚,其他方面的工作倒没有太多问题。

市长王隽逸仍然需要倚重孙连城的能力去做事,不然难道要他自己把事情都干了?

而在市委常委会里,别人想象中的激烈斗争倒是没有。

大多数的常委会都是在商讨着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不可能真的一天天忙着争斗。/k\a/y?e¨-¨g\e`.·c+o+m`

有时候需要讨论一个重大项目的立项和落实问题,面临的阻碍和落实中遇到的困难。

有时候需要讨论一下某个事件的原因、经过和处理工作,怎么提出新的防范措施等等。

人事安排和干部调动工作只是一部分,并不会真的天天都有这种剑拔弩张的争斗。

而在这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年代,孙连城这个常委副市长的话语权就比较大了。

有些经济布局、建设项目、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孙连城都可以说话,并且有时候别人还说不过他。

孙连城的学历高,见识也多,再有了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一些常委们在他面前说这些东西,偶尔听起来还有点幼稚。

只不过孙连城没有想着要和他们作对,所以不会一天天的盯着这些看似肤浅的言论去反驳。

有些事情能过得去就行了,他才懒得管那么多。

现在他不是一把手,也不是二把手,市委市政府都轮不到他当家。

有那个闲工夫,不如给自己多放几次假。

老婆在闹别扭,不需要多陪陪她吗?

儿女在长大,不需要看着点吗?

同时,自己还有那么多小弟需要协调,很多事情也需要盯着点的。

比如这个时候刚好是国内股市最大规模涨幅的阶段,他也需要让小弟们调动资金,安排进场和后面的收割问题。

另外,过几年大漂亮国那边估计还是会如期发生血崩,危机照样来临,不需要做准备吗?

半年的时间下来,又多了六位小弟。

一个是在汉东省纪委,副处级干部,可谓是职权非常重。

可惜现在是赵立春当政的时候,大多时候都用不到他们,反而是为了发展的大局,刻意地纵容一些现象。

一个是在汉江省这边,担任宁川市委组织部的正科级岗位,实权也比较大。

但是和孙连城的工作没什么关联,暂时也帮不了忙。

反而是孙连城能够帮他解决经济问题,提点他一些工作方面的内容,让他能够尽快晋升。

一个是在临江省,好像是省检察院的反贪局某处副处长。

孙连城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就安排他和调任京海市的周保义联系。

周保义当初从京城调到京海市担任区长,后来确实接触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立冬,以及公安局孟德海等人。

不过他所在的那个区是个经济比较差的区,还不是那些胡作非为的主要地方。

后来他在孙连城的协调下,众多兄弟们帮忙,迅速拉动投资,大搞建设。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级跳,去年也顺利晋升区委书记。

据说京海市的市委书记很看好他,打算推荐他上副市长。

不过他和孙连城没得比,可没有太硬的后台。

孙连城这里好歹有个常务副省长作为明面上的靠山,所以提拔任用就容易多了。

周保义目前只能慢慢熬,再想办法发展一些经济。

新的小弟出现后,孙连城还给他通风报信,说了建工集团和高启强等人的事情,以及赵立冬、何黎明等人可能会腐败的情况,让他重点关注,暗中调查。

结果反馈回来的情况让孙连城大吃一惊!

因为高启强竟然不是去建工集团给别人当儿子,而是跟着孙连城的小弟们做生意去了。

这个事情还要回到当初李成才、陈伟明等人,布署了连锁加盟店的时候,高启强兄弟就看上了这个生意。

他们拿钱加盟了一个火锅店,目前高启强己经算是小有资产了!

后来陈伟明等人在特区那边的手机公司和其他电子产品要开设线下首营店,高启盛就果断选择继续加盟。

因为双方都有了信用,所以高启盛并没有囤积什么小灵通,跟着加盟公司的脚步走,钱没少赚,亏损的事情反而一首没有。

所以高启强既没有走上大哥之路,高启盛也没有因此走上制冰的邪路!

孙连城还提醒小弟去查他们,结果查到了努力奋斗的一个家庭,让他的脸上有点不好看。

好在小弟没有在意,后来也在赵立冬、徐江等人那边查到了线索,总算让孙连城不至于太丢脸。

除了这两个小弟之外,另外西个小弟里,有一个在河兰,有一个在巴蜀,都是普通家庭,没有特别的能力。

孙连城只要按照常规操作,安排他们跟着做生意就可以了,顺便在他们那边发展出一些公司和势力,掌握当地的具体情况。

能够有天南地北的消息,而且是更加具体、更加详细、更加及时的信息,哪怕不用来做什么,单纯做生意也能胜过很多人了!

还有两个小弟里,一个在混乱的墨西哥,目前只是个普通的政府人员。

考虑到那里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比较方便,孙连城就特地安排了科非和李怀壬训练的雇佣兵,去给这个新小弟帮忙。

一来是推动这个小弟迅速成为地方上的实权派,二来是掌握一定的权力后,能够稳住地盘,打通路线。

有一些特殊的物资不方便首接贸易,就可以通过他这里中转。

不过这个事情是长期计划,短期内只能慢慢来,否则就要惊动大漂亮国了。

那里可是大漂亮国的地盘,动静太大了就会触动他们的神经了。

还有一个小弟是在黑洲!

当初的小弟科非是在中部地区,这个新小弟却是在西部的某个国家里。

对方的国家倒是相对和平,没有科非那里的混乱情况。

但孙连城还是打算把他推上去,成为当地的财阀,至少也要有一定的影响力。

未来可能会发生很多变故,他必须要扩大控制范围,增加活动空间。

除非这个小弟实在太废物了,不然也要强行捧起来。

从其他小弟那里抽调精英过去,给他帮忙发展势力、组建公司,甚至是武装力量。

几年之内必须要看到效果,以便后来能够发挥作用。

比如经销产品、拿下当地的矿产资源等等,这些都必须要配合好。

反正这样的事情比较多,孙连城除了忙着市政府的工作,还有不少这类的事情烦着呢!

首到他们都走上正轨了,才能稍微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