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发个好人卡,远离省里的漩涡
“接下来,你们不只是需要发展文山市,还需要尽可能地辐射周边的其他城市,要有大局观,可不能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明白了没有?”
孙连城却是好一阵纠结。
赵安邦的意思很明显,让孙连城打开格局,既要发展文山市,也要带动其他城市。
如果能做到这个,那么未来孙连城还能继续进步!
毕竟到了副部级以上,对于大局观的考量比较多,不能太局限于某个地方。
省里的这些领导要是都继续盯着一个地方,或者是一个方向,那就不太合格了。
需要着眼于全局,尽可能打开格局,拓宽眼界,提升自己的水平。
文山市刚好定位为北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孙连城这个市委书记自然有这个责任,去引领北部地区的几个欠发达城市发展起来。
这既是赵安邦对孙连城的期望,也可能是省委对他的考验。
可是孙连城己经不敢想自己能继续升了,他确实没有靠山啊!
刚刚才和崔至强“分手”了,难道还有人能罩着自己?
可是看到了赵安邦那满怀期待的眼神,他也知道这个事情不好拒绝了。
“赵书记,我会努力的,绝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
“好!”赵安邦笑了起来,“我就知道你孙连城是可以信赖的,总算没有所托非人啊!”
孙连城勉强跟着笑了笑,却不敢打什么保票了。~s,h!u·b`x!s`.?c.o-m?
口号可以喊,具体的就要敷衍一下了。
没想到赵安邦突然又说道:“关于文山和你的事情,我己经交代给了常务副省长刘洪川同志,也会在交接班的时候,对新省长说一声,你好好干吧!”
孙连城是真的很意外了,赵安邦竟然还有托孤的行为?
感动,真的太感动了啊!
好人啊!
虽然这种托付未必可靠,但总比什么都没有的要好吧?
孙连城千恩万谢了一番,终于离开了省政府,顺便又去省委那边找何新钊汇报工作去了。
孙连城在文山市的动作频频,有些事情是需要汇报一下,请示省里的意见。
特别是接下来要整顿干部队伍,整顿纪律,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各部门的服务水平,再带动文山市更快更好地发展……
种种事情下来,都是需要省里支持的。
何新钊听完了汇报之后,当然也不可能说孙连城的工作安排有什么问题。
文山市的情况他又不是不知道,当初就是汉江省最差的一个市,严重拖后腿。
从裴一泓和赵安邦搭班子的时候开始,就酝酿着要发展文山和北部地区的城市。,比¨奇,中`闻-枉? !毋?错?内+容`
如今孙连城提出的这些举措都是有针对性的,省里难道要反对他们发展起来?
所以他非但不能说什么,还要大力支持,赞扬孙连城的魄力十足,行动果决。
只是在最后才提出了,要孙连城在工作中多注意团结。
既要发展,也要团结,不可偏废了一个方面。
孙连城对于这种既要又要的要求没有太在意,反正文山市的整顿工作己经开始了。
而且他也没有那么莽,整顿工作不可能马上全面推进,也要有节奏地来,不会太急于求成。
所以在听取了指示之后,孙连城就离开省委,去找老婆李雯珺和两岁的儿子孙和玮去了。
她的公司就在省城这里,平时会隔三差五地去文山市和孙连城团聚,但大多数时间里会在省城打理生意。
而她这个公司因为是结婚前就经营起来的,所以和孙连城结婚后,并不在相关文件的限制范围内,只需要给省委组织部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关键是她这个公司的业务范围不冲突,不然要是做房地产和其他一些限制范围内的敏感产业,那就非常麻烦了。
孙连城和她们娘俩小聚了半天,当天晚上就要回文山去了。
文山市目前的工作也很多,之前那些计划都逐步安排下去了,必须要多盯着点,可不能让下面的人乱来。
好在还有王建华和其他小弟们布置的眼线,加上政府方面的一些人汇报,他可以清晰地了解下面发生的情况。
各方面工作有序推进,孙连城也不在乎赵安邦和崔至强离开汉江省的事情了。
首到几天之后,孙连城再次来到省城。
新省长柳文升前来上任,孙连城这个文山市委书记也需要去拜拜码头。
哪怕是赵安邦真的交接过了,他也要去露个脸啊!
柳文升初来乍到,没有什么班底,看到孙连城这个汉江省的政治新星靠拢过来,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双方目前算不上什么牢固的关系,但柳文升还是一副“我非常看好你”的样子。
孙连城只能生受了,但不敢给予太多的期望。
他只希望这届省委班子能够正常一点,像裴一泓和赵安邦那样和谐,努力发展经济。
要是像沙瑞金到汉东那样大动干戈,恐怕他们这些下面的人也要跟着倒霉。
到时候人家逼你站队,或者是想拉拢你过去到什么阵营,那就真的麻烦大了。
所以孙连城不敢多停留,省里的局势明朗之前,他就不多掺和了。
不,哪怕是局势明朗了,他也不参与他们的角力!
回到了文山市,孙连城当个一把手不好嘛!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不是省里主动召唤,或者是常规的汇报工作和开会,孙连城就不再往省里乱跑了。
文山市的改革工作在推进,孙连城偶尔去视察,去监督某些地方的改进工作。
同时也在观察着新市长胡景霖的动作,看他是什么路数。
自从胡景霖上台后,孙连城只盯着那些建设起来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看好了自己的政绩项目。
至于新的招商引资、订立新项目的事情,还是交给新市长去操心吧!
顺便可以看看他的能耐,又是什么样的风格。
结果嘛,很显然胡景霖没有孙连城想象中那么高明。
对方可没有孙连城那么能耐,可以调动那么多资源和资金。
孙连城想要办产业,小弟们纷纷过来帮忙解决问题。
可胡景霖要是真的有那么多本事,何至于他以前当市长的时候做不起来?
所以他看来看去,决定把目光放在了城市改造和房地产项目上。
这些事情也是看得见的政绩工程嘛!
他还挺讲究的,没有彻底推翻孙连城做的那些规划,而是找到孙连城一起商量,最后调整了一些规划设计。
于是孙连城整顿自己的干部队伍,胡景霖自顾自地发展房地产和基建工程去了。
对方可没有孙连城那么多眼线,自然就导致了这些工程项目上出现了不少问题。
不过时间还短,问题也不严重,孙连城即便有所发觉,一时间也不好动手。
还是先等一等,养肥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