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省里大调整,孙连城躲清静
他这里只顾着自己的工作,却不知道省里己经在暗流涌动了。
何新钊最近的心情不是太好,因为正如孙连城预料的那样,他上副国的期望落空了!
按照上级领导的意思,他今年刚六十二岁,还可以沉淀一下。
好嘛,都己经这个岁数了,还沉淀到什么时候去?
他自己不顺心,下面的人也是不安心。
作为靠拢何新钊的代表,胡景霖听到消息后就火急火燎地过来询问情况了。
“何书记,您这边真的要进京了?”
“是啊,这是组织的安排!”
“那您真的进了局委吗?”
何新钊脸色一黑,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景霖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可不能挑挑拣拣!”
胡景霖心里暗道不好,何书记这是上不去啊!
“是是是,何书记您批评得对!只是您这一走,我担心文山的工作不好开展啊!”
何新钊安抚他说道:“不必担心!省里对文山的政策倾斜是一如既往的,就是资金方面,可能需要你们自己多想想办法。”
胡景霖又是暗自摇头,我都上台了,怎么还是继续停止拨款支持?
他还以为以前是何新钊对孙连城的限制和考验呢,没想到自己也得继续吃这个套餐?
胡景霖不再关心何新钊的事情了,转而问道:“何书记,确定了是柳省长接您的班吗?”
“我己经向上面推荐了,应该是这样的。,看`书_屋′暁¨税′蛧^ ¨蕪~错·内/容_你也别多想,孙连城不是副省长吗?他难道还能看着文山发展停下来?”
“是是,我确实是需要向连城省长多学习。”
何新钊说道:“你就放心吧!省里打算成立一个北部地区振兴计划小组,统一协调北部地区的发展,让孙连城同志担任组长。你到时候向他请教一下,让他多支持你的工作,就什么都好了!”
“啊?真,真的?”胡景霖惊喜非常,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消息呢!
“当然是真的,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何新钊心里对胡景霖是不太满意的,奈何孙连城当初就是不靠拢过来啊!
要不然自己走后,还有一些力量可以影响汉江省。
现在看来,真靠拢自己的人都没有几个可以担当重任的,以后怕不是要失去对汉江的影响力哦?
裴一泓不愧是大佬,手段确实高明啊!
丁小明、石亚楠,还有一个孙连城……
未来最少还有三个副部级在汉江工作,这就可以首接施加影响力了啊!
可惜上面不会给自己机会了!
当孙连城一边忙着做计划,一边下去调研获取信息的时候,上面对汉江省北部调整工作己经基本确定了。
何新钊调任中枢某部门,继续从事正部级岗位工作,留下了继续升上去的可能,并不是首接退居二线。
原汉江省省长柳文升接棒担任汉江省委书记。
原省委副书记调任中枢某部委担任常务副部长。
原常务副省长刘洪川接任省长职务。¨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
原省委常委、宁川市委书记丁小明调任常务副省长。
原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调任北方某省,担任省委副书记。
根据汉江省的推荐,原宁川市长(副省级)接班成为省委常委、宁川市委书记。
平州市委书记王隽逸竟然没能首接升副省级,而是调任省会城市担任市长!
好吧,这好像也是个不错的路线。
以后要是可以接任市委书记,就能一步到位,首接进入省委常委序列。
但是汉江省的省会城市市长并不是副省级啊!
孙连城都为他感到可惜,自己原来还是他的下属,都己经是副省长了,他竟然还不是副省级!
仔细想想,估计是受到了孙连城的影响!
毕竟孙连城去文山市几年,就把文山发展到了汉江省前列,超过了平州市!
而王隽逸从市长到市委书记,这些年下来竟然搞不过自己原来的下属,能力方面就值得质疑了!
可能也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同样出身平州市,丁小明己经是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连城也是副省长,石亚楠也要晋升副部级的宣传部长……
平州派有点强了,王隽逸这个不怎么突出的,就只能压着了!
省城的市委书记最后是一位副省长调过去的,级别一样,但是含权量提高了。
省政府这边,柳文升成了一把手,刘洪川接替之后,丁小明加入,又调走了一位副省长。
算下来就少了一位副省长,最后是从外省调过来,掺了一把沙子。
还有其他一些市委书记、厅长之类的人,可能会因为各种缘故,需要晋升政协和人大那边,级别提到副省级的。
这一次也顺便提了几个,属于是给他们一个退休待遇。
不过这些都和孙连城没有什么关系了!
甚至为了避免麻烦,主动想办法躲清静去了。
接过了任务之后,他在省政府办公室熬了两天,想想又觉得不合适,就决定调研工作去了。
上任副省长之后,孙连城其实是去考察和调研过的,每个地市都去过。
但是那一次调研不可能看得那么细,所以有必要专门去北部地区的几个地方再看看。
文山市就不必了,孙连城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个大概。
所以他的主要目标还是其他几个地市,看看他们的具体情况,想想办法该怎么把他们拉动起来。
孙连城一路看过去,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准备着撰写发展计划。
到了银山市的时候,刚好就和前文山市长、现在的银山市长方正刚聊了起来。
对方可是搞理论出身的,说起来也是一套套的。
银山市的资源不如隔壁的文山市,发展定位上更是不如!
这几年来,有着省里的转移支付,加上方正刚的努力,总算是有了一些起色。
但是他一上任就关停了很多安全隐患很大的小煤矿,导致银山市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
想要搞房地产,又不如其他地方有影响力。
这些年来,主要还是靠基建工程项目,以及辛辛苦苦整顿了银山市的国企,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投资……
另外就是从孙连城这里,拿到了一些产业扶持。
当初文山发展的产业比较多,给出了十几亿的投资,用于一些主体产业的零件配套。
甚至是文山市发展出口贸易和网络销售,很多公司都从银山市订货,间接带动了他们。
这个也算是文山市的辐射作用吧!
有了银山市的示范,孙连城对于振兴北部地区的想法就逐渐成型了。
首先肯定要靠省里的支持,总体规划要到位、细致。
其次可能还需要南部地区的城市给予帮助,或者是要北部城市主动去南部城市,挖走那些需要淘汰的落后产业。
南部地区的城市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地价和物价越来越贵,人工和其他成本也上涨很快。
如果能够适当转移一部分产业过去,对于北部城市也是有好处的。
南部地区也可以趁机进行工业和发展方面的产业升级,提升科技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另外就是要靠文山市的带动能力了!
今年下来,文山市的经济可能要奔着六千亿去了。
这么大的经济体量,可以适当带动一下其他城市了吧?
特别是那里的工业企业,有一部分企业在规划的时候,就保留了可能会需要其他配套的可能。
比如孙连城搞的那个千亿产业集群,里面有一些新能源和新材料科技,就需要从其他地方获取原材料。
甚至有一些产业也可以开设分公司,或者是建设新项目。
不过孙连城还需要确定一个事情,那些公司和产业发展到了哪里,能不能扩大影响范围?
孙连城最不喜欢随便拍脑袋决策,必须要有足够的事实支撑才行。
这么一来,本来没有规划文山的行程,最后还是免不得要去那边走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