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老六捡漏

萧承悦恍然大悟,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那他这次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拉拢殿下!

而且我可以断言,定然是六殿下己经和太子达成了协议。,天`禧-晓^说+徃~ .唔?错?内¢容-

要知道,满朝文武除了韩丞相,就剩下您和太子两方势力,如果您二位都站到了他那边,谁还敢惦记这冶炼之法?”

“嗯,此言有理!”

萧承悦听后豁然开朗,“既如此,那他要是狮子大开口呢?”

“答应他就是!”

太虚子摆摆手道:“黄俗之物给他也就给他了,只要他不站在太子那边,于我们就是有利的。

况且,贫道早年在师门的时候,也曾专研过冶炼之术,倘若能拿到玄甲,相信凭我的能力,假以时日,仿制一些不难。

届时,殿下岂不是更加如虎添翼?”

听到这里,萧承悦欣喜若狂,心里的阴霾瞬间消散。

“道长,你可真是本王的福星啊!”

紧接着,他便立刻兴致冲冲的吩咐谢亚:“谢亚,开中门迎接我那傻...不,好六弟!”

...

翌日大朝

在经历了昨日赵德反叛的事情后,早朝上人人噤若寒蝉,低头不语。

萧景恒、萧承悦、萧宁哥仨站在旁侧,个个顶着黑眼圈,打着瞌睡,和那些提心吊胆的官员完全不同。`n`e′w!t?i.a¨n,x_i-.^c*o′m!

突然,坐在龙榻上的皇帝萧峰猛地一拍桌子,怒声呵斥道:

“赵德此僚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即使他死了,也难以赎清他的罪过!”

萧峰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让人不禁心生畏惧。

紧接着,他便下令道:“传旨,将赵德满门抄斩,夷灭三族,家产全部没收!

另外,把这贼人的尸体剥皮充草,悬挂在午门暴晒三日,以儆效尤!”

“遵旨!”宣旨太监连忙应道。

然而,就在宣旨太监刚刚应下之际,太子萧景恒突然侧身,高声喊道:“父皇,儿臣有要事启奏!”

萧峰闻言,面无表情的看向萧景恒:“太子有何话说?莫非你想替赵德申辩不成?”

萧景恒心中一紧,他深知自己刚刚才摆脱了谋反的嫌疑,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和赵德再扯上。

于是,他赶忙躬身说道:

“父皇,昨日之事儿臣之所以被如此冤枉,全是因此僚而起,儿臣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寝其皮、食其骨,以泄心头之恨啊!”

正当他慷慨激昂诉说着自己的冤屈时,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卧槽,大哥你居然想抱着赵德的尸体睡啊?”

萧宁瞪大眼睛,满脸惊愕的看着萧景恒。_l!o*v!e*y!u?e¨d?u.._n!e.t¨

???

郁闷的萧景恒瞪大眼睛,看着眼角还挂着眼屎的萧宁,那叫一个无语。

我说的我的话,碍着你啥事了?继续打你的瞌睡呗!

就在这时,萧峰发话了:“老六莫要打岔!太子你继续说!”

“...”

萧景桓无语的白了萧宁一眼,然后继续说道:

“儿臣以为,应当以此事为契机,举一反三,严查赵德是否还有其他党羽。

毕竟,他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地诬陷儿臣,难保他背后没有其他人在指使。

因此,儿臣恳请父皇恩准,让儿臣搜查归义伯府,彻查此事背后是否还有旁人在暗中唆使。”

听到这话,站在萧景恒旁边的老二萧承悦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的轻声嘟囔道:

“我听说太子昨天出了大血,怎么着,今天就这么迫不及待要去抄家啦?难不成是急着填补自己的亏空吗?”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足以让站在旁边的萧景恒听得一清二楚。

萧景恒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不悦。

他压低声音狠狠啐了一口,说道:“你别乱说话行不行,我是那种人吗?”

然而,他们两人的对话却被站在一旁的萧宁听了个正着。

萧宁的眼睛在听到“赚钱的买卖”这几个字时,瞬间亮了起来。

他赶忙凑上前去,满脸谄媚的问道:“是不是有什么赚钱的买卖啊?能不能带我一个呀?”

萧景恒和萧承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同样的嫌弃。

不约而同的白了萧宁一眼:这个奸商,还真是无孔不入!

这时,萧承悦突然提高了音量,大声禀告道:“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万万不可啊!

儿臣认为,昨日太子身陷谋反之事,虽然最终证明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但为了防止有人借机大肆炒作,污蔑太子此举是为了杀人灭口,儿臣觉得彻查抄家之事,绝对不能由太子来代劳。

毕竟,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误解。

倘若父皇信得过儿臣,儿臣愿意挺身而出,接下这个重任。”

太子一听,瞬间炸了毛,忍不住骂道:“好你个老二,你不让我去抄家,原来是你想去啊。”

“非也非也,做弟弟的这是关心大哥,大哥怎么还不领情呢?”

“你那是替我着想吗?”

“不然呢?”

见此情形,龙椅上的萧峰眉头紧皱,看着下方那两个争吵不休的人,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你们两个都给咱闭嘴!”

萧峰终于忍无可忍,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呵斥道,“如此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败家玩意!”

此言一出,震得众人耳膜生疼,争吵的两人也被吓得立刻闭上了嘴巴,不敢再吭声。

就在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当朝左相韩道光站了出来。

他不紧不慢走到大殿中央,躬身施礼后,沉声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涉及谋反大罪,关系重大,绝不可掉以轻心。

因此,臣提议由大理寺、京兆府、刑部、户部各派出一部分人,共同查办此案。

由于此案牵涉甚广,还需派遣一位亲王随同,以确保万无一失。

臣举荐秦王殿下!”

韩道光的话音刚落,满朝文武顿时一片哗然。

而太子和齐王更是脸色剧变,两人不约而同看向了站在一旁的萧宁。

萧峰自然也注意到了众人的反应,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最后落在了那个一首低着头、仍在打瞌睡的傻儿子身上。

相较于那两个争吵不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萧峰其实更为看重这个看似有些木讷的老六萧宁。

“既如此,那就依丞相所奏吧。”

萧峰略作思索后,沉声道,“老六,你便协同各部去查抄归义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