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李安澜收到还款了!

“殿下,我就说这催缴库银没那么简单吧,国舅不交,其他人必将纷纷效仿!”王启山满脸愁容的说道。?鸿?特′小/说-王¢ +追/罪+辛¨章?节_

现在他不仅担心库银无法追回,更害怕自己的官职因此不保。

然而,对于这个结果,萧宁似乎早有预料。

他忙安慰众人道:“不给银子不怕,今天才是第一天而己,大不了后面我们亲自上门好了。”

“谁说没人交银子的?”

就在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李安澜从门外走了进来。

一进门,她便看到了萧宁和王启山,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萧宁见状,心里不禁升起一丝疑惑。

他看着李安澜,问道:“安澜,你出去怎么也不让我陪你?”

李安澜嘴角一扬,露出一抹傲娇的笑容,说道:“怎么,没你我就活不下去了吗?还是说,你担心我做傻事?”

说着,李安澜伸手从怀里摸出一沓银票,丢给了负责记账的王启山,说道:“这是镇国公欠的那五万两银票!”

“镇国公?”

众人闻言,皆是一脸惊愕。

要知道,镇国公赵奢可是萧宁一开始拟定的三位最难征收欠款的对象之一啊!

谁能想到,李安澜仅仅出去了一趟,竟然就如此轻而易举的将那五万两银子给讨要回来了!

萧宁满脸狐疑接过那沓银票,仔细地翻了翻,确认无误后,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

“不是吧,安澜,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那镇国公,就这么爽快把钱给你了?”

李安澜微微一笑,云淡风轻地解释道:

“这有什么难的?我可是陛下亲封的巾帼将军,又在镇国公麾下效力,于情于理,都应该去登门拜访一下。*躌?4.墈/书_ ¨首\发-

谁承想,我这一去,镇国公竟然主动提起了军饷的事情。

等我起身告辞的时候,他特意吩咐他的孙子赵甲第把银票给我送了过来。”

说到这里,李安澜不禁感叹道:“说来也真是奇怪,那镇国公的孙子,看上去也不像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啊!

我听说他连名字都是后来才改的呢。

不过,这后改的名字倒是挺有韵味的,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给他取的。”

“...”

萧宁听到这话后,脸上露出了些许的尴尬。

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当初在教司坊随口说的一句话,竟然会让那赵出息当真了,真的把名字改成了赵甲第。

不过,萧宁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d.u_o′x^i~a?o?s+h_u`o·.′c^o~m¨

他接着说道:“好了,既然镇国公的那笔银子己经收回来了,那我们今天一天也不能算是白忙活了,至少这也算是有了一些成果吧。”

说完,萧宁转头看向一旁的狄云,吩咐道:

“狄云,接下来你辛苦点,想办法把赵老将军偿还国库欠银这件事情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只要那些欠款的大臣知道了这件事,必定能动摇他们抗拒的决心,甚至是主动偿还。

这应该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

狄云闻言,连忙拱手应道:“是!属下遵命!”

...

另一边,在齐王府内,侍卫谢亚正恭恭敬敬守在老二萧承悦的身旁。

萧承悦赤着脚,悠然自得坐在凉亭边,任由池塘里的锦鲤在他的脚下欢快地嬉戏着。

突然,谢亚开口说道:“殿下,我刚刚听说镇国公把欠银都给交了!”

萧承悦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那个老家伙是出了名的精明,当年的那些事情我也多少有所耳闻。

当时父皇想要拉拢朝臣,于是特意定下了国库借银这件事情。

那些大臣们为了让父皇安心,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都纷纷借了银钱。

而赵奢便是其中之一!

说白了,他这么做无非是不想让自己过于突出,显得与其他大臣格格不入,从而在那个局势紧张的时期避免招来他人的猜忌和忌惮罢了。”

“那殿下,咱们的人到底是还还是不还呢?今天己经有好几拨人找上门来,都想听听殿下您的意思。”谢亚询问道。

萧承悦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缓缓说道:“不急!”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从容和淡定。

毕竟如今接下这活的人是萧宁,他倒是很有兴趣看看萧宁吃瘪的样子。

只听萧承悦继续解释道:“朝廷里最大的欠款人,可是皇后的亲弟弟,太子的亲舅舅。

萧宁若想顺利收回库银,就必须先从林国舅身上找到突破口,否则,这个棘手的差事他是绝对办不成的。

反之,我倒是很想看看太子千方百计讨好的萧老六,在他舅舅那里吃了亏,他还能不能淡定。”

实际上,萧承悦内心深处是非常期待看到被逼入绝境的萧宁会如何去应对林国舅。

他真的很想知道,到那时,太子和皇后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沉得住气。

...

“殿下,国舅爷府邸里刚刚传来消息,说是国舅爷不仅无视了六殿下的告知书,还在府邸里整日饮酒庆祝,您看这是怎么办?”

另一边的太子东宫里,内侍官冯志在成一脸焦虑向萧景恒汇报消息。

萧景桓端坐在书房的书桌前,正翻阅着一本古籍。

他闻言,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容:“噢,我这个舅舅还真是会搞事情啊!”

冯志见状,有些担忧的说道:“殿下,您之前不是说要拉拢六殿下吗?如今国舅爷这么搞,岂不是辜负了您的良苦用心?”

萧景桓微微一笑,将手中的古籍合上,放在一旁,然后站起身来,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的庭院。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你懂什么,那个萧老六太不识时务,对我时常冷眼视之,让他在舅舅那里吃点瘪也好。

这样才能体现出我雪中送炭的重要性!”

冯志听了萧景桓的话,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

“殿下英明!如此一来,六殿下必定对您感恩戴德,日后也会更加倾向于您这边。”

萧景桓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正是如此。不过,国舅爷那边也不能放任不管,你去安排一下,找个合适的时机,我亲自去拜访他。”

“是,殿下。”

冯志领命而去,心里对萧景桓的智谋越发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