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西方二圣

须弥山,西方地脉之祖根,此刻显得黯淡无光。#;?小d.说=,宅?? |=无+′°错_内2_容?

山巅之上,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相对而坐于八宝功德池边,池水虽仍清澈,却再无往日澎湃的灵蕴。

东方那恢弘浩大的讲道之音跨越无垠空间,如同针一般刺穿着两位道人的心。

那磅礴的灵气潮汐,那万仙共鸣的道韵,那天道垂青的煌煌气象,无不令他们心驰神往,随即又化作无尽的酸楚与悲凉。

准提道人望着东方,俊朗的脸上此刻尽是掩不住的羡慕与苦涩。

他声音干涩地开口:“师兄,你听……通天道友于东海讲道,金鳌岛气象万千,万仙来朝,天道垂青……”

“那是何等盛况,何等风光!”

“再观我西方……”

他眼前荒凉的景象,语气愈发悲苦,

“大地贫瘠,灵机匮乏,众生愚昧,良材美质皆东流而去……我西方之地,何时方能得此盛况?”

“西方众生,何时方能闻听无上妙法,得享圣人教化之恩泽?”

接引道人闻言,面色更是愁苦万分,仿佛汇聚了世间所有苦难。

他长长叹息一声,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与沉重:“唉……师弟,东方承盘古遗泽,得天独厚,气运昌盛,万物兴荣。”

“三清道友乃盘古正宗,福缘深厚,立教成圣,自是水到渠成。!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然我西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大地,继续道,“历经魔劫,地脉受损,灵气稀薄,此乃天数,亦是定数。”

“然天道至公,虽损有余而补不足,必有一线生机予我西方。”

准提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一线生机?师兄,那生机究竟在何处?”

“莫非我等就永远只能在这贫瘠之地,眼睁睁看着东方愈发鼎盛,而我西方日渐凋零?”

“连那五方揭谛、三千比丘,听闻三清成圣,都佛心动摇,心生东向往之意!”

接引缓缓闭上双眼,旋即又睁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为渡西方众生,为兴我西方道统,事到如今,寻常之法己无望……唯有行那‘非常之法’,或可搏得一缕圣机,为我西方争取一线未来。”

“‘非常之法’?”

准提心中一紧,隐隐有所预感,“师兄所指,莫非是……立教,并发下大宏愿,向天道‘贷取’功德?”

“然也。”

接引沉重地点头,脸上的悲苦之色几乎要滴出水来,

“唯有以此法,或可引动天道,降下足够我二人同时成圣之功德。然此法……后患无穷。”

“一旦施行,便等于将你我乃至整个西方教之未来,尽数抵押于天道,永生永世,背负近乎无法偿清的‘巨债’,恐再无真正超脱之日矣。*l¨u,o,l-a¢x¢s-w,.?c*o?m*”

准提闻言,脸色瞬间煞白。

他自然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永世的束缚,是将自由与未来彻底交付出去的无尽枷锁。

他嘴唇哆嗦着:“师兄……这……这代价未免也太……”

接引打断他,声音虽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师弟!除此之外,还有他路可走吗?”

“为了西方复兴,为了众生能闻大道,为了你我之道途,除此‘非常之法’,己别无选择!”

“难道你愿永远仰东方鼻息,看我西方沉沦吗?”

准提道人浑身一震,脸上闪过挣扎、恐惧,最终也化为与接引一般的决绝与悲苦。

他猛地一咬牙:“师兄所言极是!是小弟着相了。”

“成圣尚有一线生机,否则皆是虚妄!为了西方,纵是万劫不复,我师兄弟二人也当一往无前!”

两位道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与无奈。

他们整理衣冠,面色肃穆,缓缓升至须弥山上空,准备面对洪荒天地,发下那将改变他们以及西方命运的大宏愿。

接引与准提凌空立于须弥山上,遥望东方,那里紫气东来三万里,而西方却只有漫天的风沙与贫瘠。

两位道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万千波澜,面容肃穆至极。

接引率先开口,声音恢弘却难掩其中的悲怆,响彻在西方天地间。

“天道在上!吾接引道人、吾准提道人,今见西方之地,生灵涂炭,疾苦不绝,道途艰难。”

“吾师兄弟二人,愿发大宏愿,立西方大教,教化众生,普度疾苦,以此功德,求证圣道!”

立教誓言既出,天道有感,虚空之中顿时涌现功德金云,然而那金云规模,虽看似庞大,却仅够一人成圣,与三清立教时的磅礴功德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引与准提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愁苦,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与早有预料。

准提苦涩道:“师兄,果然如此……西方残破,天道亦不愿多予功德……”

接引面色悲苦更甚,却坚定道:“师弟,早己预料之事,不必多言。为今之计,唯有依计划而行,发下大宏愿,向天道借!”

二人再无犹豫,凝神定气,面对洪荒天地,以自身道途与西方教未来为抵押,肃穆而庄严地开始发下那一桩桩、一件件沉重无比的西十八大宏愿:

“第一愿,国无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第二愿,不更恶道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第三愿,身真金色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

“第西十八愿,得三法忍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一道道宏愿如同枷锁,自虚空凝结,沉重地压向接引与准提,也响彻在洪荒众生的心头。

那庄严的梵唱之音穿透虚空,甚至隐隐传至东海,让不少听道者为之侧目。

每发一愿,他们身上的无形束缚便加深一重,与天道的因果便纠缠得更紧,而天道降下的功德金云也随之厚重一分。

他们的脸色也愈发悲苦,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无数元会为偿还今日“贷款”而奔波劳碌、永无休止的画面。

洪荒诸多大能,如昆仑山三清、天庭帝俊太一、巫族众祖巫等,神念扫过西方,感知到这宏愿内容与那“借贷”本质,反应各异。

三清默然。

帝俊太一忧虑西方圣人诞生。

祖巫则对这般取巧成圣之路颇为不屑。

终于,当第西十八道大宏愿发毕,那浩瀚如海、却沉重如山的功德金云轰然降临,将接引与准提彻底淹没!

二人疯狂吸收着这借来的功德,周身气息瞬间暴涨,无限拔高,天地法则为之庆贺,圣威浩荡,席卷洪荒!

西方之地,一时之间竟也被无尽瑞彩霞光笼罩,遍地氤氲,异香馥郁,显出极乐胜景之雏形。

洪荒众生再次震惊,纷纷望向西方,又是两位圣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