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理论天才推演三小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号理论教学楼。?看*书¢君~ *庚¢辛/醉_筷\

方墨站在黑板前,粉笔在他手里,一刀刀剖开讲台下那名飞行系教官的脸皮。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你只停留在升力计算?”

方墨转过身,黑板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那我问你,当飞机以85度仰角爬升时,机翼下表面的压强差会产生什么变化?”

教官擦了擦额头的汗。

“这……理论上会减小……”

“理论上?”

方墨冷笑一声,粉笔头狠狠敲在黑板上。

“飞行就是理论!你口中的'实操经验',不过是把前人的理论变成肌肉记忆!”

“没有公式支撑的飞行,和猴子开飞机有什么区别?”

教室里爆发出哄笑。

教官的脸涨成猪肝色。

“那你来飞!”

他一把摔掉教案。

“有本事别躲在黑板后面!上模拟器!”

方墨把粉笔扔进盒子里。

“我为什么要用手去验证大脑已经证明的真理?”

“你……”

教官气得说不出话。

就在这时,教室后门被推开。

南航副校长刘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名穿军装的中年人。

“方墨,跟我来一趟。”

方墨挑了挑眉。

“什么事?”

“有人想让你证明,你嘴里的'真理',到底值几斤几两。”

校长办公室。

方墨推门进来,就看到桌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是一组飞行数据。

刘成指了指电脑。

“这是空军那边传来的,据说是他们选拔用的标准记录。”

“你不是说飞行都能算出来吗?”

“那就算算,这数据是真是假。”

方墨瞥了一眼屏幕。

三秒后,他笑了。

“就这?”

他拉过椅子坐下,打开自己的平板电脑,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划动。?如?闻′网? *首·发-

“给我三个小时。”

刘成看了一眼身旁的军官。

军官掏出手机。

“我开个直播,让全国的航空专业都看看,南航的理论天才怎么干活。”

方墨头也不抬。

“随便。”

---

三小时后。

方墨的直播间在线人数突破五十万。

弹幕疯狂滚动。

“这就是南航的理论怪物?”

“他已经推了三个小时公式了……”

“卧槽,他说周京泽的数据有问题!”

镜头里。

方墨放下平板,转身走向办公室的白板。

他拿起记号笔,开始在白板上疾书。

一行行公式像活物一样在白板上蔓延。

十分钟后。

他扔掉笔,指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推演过程。

“结论很简单。”

“这个叫周京泽的人,他的飞行数据,违反了至少七条空气动力学基本定律。”

“单手操作下的机动过载系数,超出人体承受极限2.3倍。”

“倒飞加速时的发动机进气效率,理论上应该直接熄火。”

“还有那个什么'零速悬停',按照现有的推重比计算,除非他的j-20装了反重力装置。”

他转过身,对着镜头。

“所以,这数据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假的。”

“要么,他飞的不是飞机,是ufo。”

直播间彻底炸了。

“实锤了?周京泽数据造假?”

“理论鬼才打脸阅兵英雄!”

“这下有好戏看了!”

刘成的脸色变了。

他猛地站起来。

“方墨!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那可是阅兵式!全球直播!”

“你说数据是假的?!”

方墨耸耸肩。+d\u,a¢n`q.i-n-g\s·i_.~o?r!g·

“我只相信公式。”

“公式不会骗人。”

军官的手机突然响了。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一变。

“是……是李司令。”

刘成倒吸一口凉气。

军官接通电话,按下免提。

李振国的声音传了出来,带着一种玩味的笑意。

“方墨是吧?”

方墨一愣。

“是我。”

“你刚才说,周京泽的数据违反了七条定律?”

“没错。”

方墨梗着脖子。

“我可以把推演过程发给您,每一步都经得起检验。”

李振国笑了。

“不用发了。”

“你那七条定律,是周京泽三年前就扔进垃圾桶的旧黄历。”

方墨的呼吸一滞。

“什么……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飞出来的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有一套新的理论支撑。”

“只不过,那些理论还没来得及写进教科书。”

李振国的声音变得锋利。

“小子,你那点理论,在他面前,就是幼儿园算术。”

方墨的脸瞬间煞白。

“那……那新理论在哪?!”

“在他脑子里。”

李振国的声音里满是愉悦。

“想要?自己去抢。”

啪。

电话挂了。

直播间的弹幕,从嘲讽变成了震撼。

“卧槽……周京泽自己改写了空气动力学?”

“这是什么神仙?”

“方墨脸都绿了哈哈哈!”

方墨死死盯着手机。

半晌,他抬起头,看向刘成。

“我要用超算。”

“军方的超算。”

刘成愣住。

“你……你要干什么?”

“我不信。”

方墨的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我要用超算,把他的飞行轨迹完整模拟出来。”

“我就不信,理论推不出他到底用了什么鬼把戏!”

当天深夜。

南京军区超算中心。

巨大的机房里,服务器的指示灯闪烁成一片星海。

方墨坐在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疾点。

屏幕上,超算正在疯狂运算周京泽的飞行轨迹。

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三个小时。

凌晨三点。

超算终于给出了结果。

【模拟失败】

【该飞行轨迹需要引入17个未知变量】

【疑似涉及未公开的气动理论、材料力学修正参数、以及……非常规物理模型】

【建议:人工介入分析】

方墨盯着屏幕上的那行字。

他的手,开始控制不住地颤抖。

“非常规物理模型……”

“他……他到底在用什么东西飞?”

刘成站在他身后,叹了口气。

“方墨,认了吧。”

“有些人,不是理论能解释的。”

方墨猛地转过身。

“不!”

“我不信这个世界上有理论解释不了的飞行!”

“他能飞出来,就一定有公式支撑!”

他站起来,眼中的疯狂变得更加浓烈。

“我要上模拟器。”

“我要亲自飞一遍他的轨迹。”

“我要用实践,验证理论!”

刘成劝不住他。

只能陪他去了模拟训练中心。

凌晨四点。

模拟舱内。

方墨坐在驾驶位上,面前的屏幕显示着周京泽的飞行轨迹。

他深吸一口气。

“开始。”

战机起飞。

前三分钟,他完全按照自己计算的“理论最优解”飞行。

一切顺利。

数据完美。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看来,也不过如此。”

但下一秒。

屏幕上,周京泽的轨迹突然出现一个诡异的扭曲。

那是一个违背所有常规气动理论的急转。

机身侧滚角度超过120度,同时方向舵反向操作,形成一种……

不应该存在的飞行姿态。

方墨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这不可能……”

他咬着牙,硬着头皮跟着操作。

操纵杆推到极限。

脚蹬狠狠踩下。

嗡——!

模拟器发出尖锐的警报。

【警告!结构应力超限300%!】

【机体即将解体!】

【飞行员死亡!】

轰!

屏幕一黑。

模拟舱的门自动打开。

方墨瘫坐在座椅上,浑身被汗水浸透。

他的眼神空洞,像个被抽走灵魂的木偶。

刘成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认了吧,孩子。”

方墨没有说话。

良久。

他缓缓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屏幕上,是一条刚刚收到的短信。

发件人:李振国。

内容只有一句话:

【想知道答案?明天北京见。顺便,把你的理论天才脑子带上——周京泽说他缺个计算器。】

方墨盯着那句话。

他的手指,狠狠攥紧手机。

指节泛白。

半晌。

他抬起头,眼中不再是傲慢。

而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执拗。

“我倒要看看……”

“他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