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后是范默年仅十三岁的小女儿范婉,模样清秀,性格活泼,正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鑫_纨. ¨ ¢神!颤. ^吾·错·内!容/

三人转过弯,一眼便瞧见了土坪上的许羽,以及那两只正在嬉闹的斑斓幼虎!

“哎呦!”周大娘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惊奇又带着几分了然的笑意,“大头领在这儿逗虎崽子呢!”

“这两个小东西,长得可真快,瞧着比前些日子更壮实了。”

她非但不怕,反而饶有兴致地走近两步,打量着:“瞧这爪子,这牙口,不愧是山里的霸王种。”

范婉却是“呀”地惊叫一声,猛地躲到了母亲身后,小手紧紧抓着范卢氏的衣角,又怕又好奇地探出半个脑袋偷看。

范卢氏虽也吃了一惊,但见周大娘如此镇定,又见许羽从容,心下稍安。

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低声道:“莫怕,有大头领和周大娘在。”

随即上前一步,对许羽敛衽一礼,姿态从容:“妾身见过大头领。”

许羽对三位妇人微微颔首,对周大娘笑道:“大娘好眼力,这两个小家伙确实能吃能长,闹腾得很。”

周大娘摆摆手,爽朗笑道:“山里人,见的多了。”

“早年我家那口子还在的时候,也逮过崽子养,就是没大头领养的这般精神。”

她说着,把篮子递给秀儿,“喏,新摘的荠菜,晚上包饺子吃。”

范卢氏目光扫过那两只虎崽,意有所指道:“猛兽幼雏,得遇明主驯养,亦能成为护宅瑞兽。¢p,o?m_o\z/h-a′i·.?c~o^m.大头领非常人,行非常事,妾身今日算是见识了。”

她言语间既赞了许羽,又暗含了对当前局势的某种期许,分寸拿捏得极好。

范婉见周大娘和母亲都不怕,胆子也大了起来,从母亲身后探出身,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许羽:“许……许大哥,它们……它们咬人吗?”

许羽被她天真烂漫的样子逗笑,弯腰摸了摸一只虎崽的头,那虎崽竟舒服地眯起眼,蹭了蹭他的手掌。

“它们现在只咬树枝和肉骨头,不咬自己人。”他温和地答道。

一时间,窑洞前的气氛变得轻松而有趣。

周大娘和范卢氏与周秀儿讨论起野菜饺子的做法和女红,范婉则蹲在远处,在周大娘的鼓励下,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想去碰碰小老虎的毛。

许羽站在一旁,看着这乱世中难得一隅的宁静、生机与和谐,尤其是周大娘那份见惯风浪的从容,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

这或许,正是他奋力搏杀,想要守护的东西。

咸通十一年,西月十六日,野人谷。

晨曦微露(卯时,5-7点):内功精修

许羽独坐于鹰嘴崖顶一块巨岩之上,面向东方渐白的天空,盘膝静坐。

《澄心定意诀》的内息在经脉中缓缓流转,较之月前,己浑厚凝练了许多。

他刻意引导内息冲击着几处尚未完全贯通的关窍,额角渗出细密汗珠。*e¨z/晓′税¨罔′ ?已_发/布~嶵+歆_蟑¨洁¢

半步绝世的境界,不仅需要磅礴的力量,更需要对内息的精妙掌控。

他深知,唯有内功根基扎实,方能将一身神力发挥到极致,否则终是空中楼阁。

上午(辰时至巳时,7-11点)

校场上,许羽褪去上衣,露出精壮如山岩的躯体。

他并非单纯硬抗击打,而是将内息运至体表,配合特殊的呼吸法门,令肌肉皮肤时而坚如铁石,时而韧如牛皮。

周平亲自持包棉木棍,依特定穴位和经络走向进行捶打,发出沉闷的“噗噗”声。

这是主动运功抗击,而非被动承受,效率远非往日可比。

随后是戟法练习。

一百二十斤的方天画戟在他手中轻若无物,但练习的己非大开大合的劈砍,而是精准到毫厘的点、刺、勾、带。

他以戟尖刺击悬挂的铜钱方孔,以月牙勾取飘落的树叶,力求在绝对力量之外,更添一份举重若轻的控制力。

这是范默的提醒:匹夫之勇易折,唯有刚柔并济,方为长久之道。

午后(未时,13-15点)

午饭后小憩片刻,许羽便牵出“踏雪乌云驹”,来到谷外一片开阔地。

下午的练习重点是马战。

他先练习单手持方天画戟,于疾驰中刺击沿途设置的草人靶心,要求快、准、稳,人马动作浑然一体。

接着换持双戟,演练近身缠斗之术,双戟交错如剪,护住周身,攻势如水银泻地。

踏雪乌云驹神骏非凡,不仅能领会许羽的细微指令,更能在关键时刻自行闪避,真正做到了人马心意相通。

夜晚(戌时,19-21点):军情议事

议事厅内,油灯明亮。

许羽、范默居中而坐,周平、张诚、赵元、以及新晋的陷阵都头范承等核心头目齐聚一堂。

气氛严肃。

情报汇总(赵元禀报):

1. 内部整合: 三寨(寡妇砦、黑风峪、石河帮)钱粮人口初步清点造册完毕,降卒打散整编进展顺利,但人心仍需时日安抚。

新得粮草可支全谷两月用度,箭矢铁料正在加紧打造。

2. 周边动向(山猫探得):

* 伏虎营雷虎: 近日活动频繁,其心腹数次秘密北上,疑似与更北面的势力“坐山雕”接触。

对我谷使者表面客气,实则戒备极深,恐有异动。

* 襄州杨府: 境内兵马调动迹象不明显,但通往伏牛山的各条要道,官军哨卡盘查明显严密数倍。

另,有商队传言,杨知至近日重金招募勇武之士入府。

* 荆南成汭: 其一部兵马向前移动了三十里,扎营于边境,似在观望襄州局势。

形势分析(范默剖析):

范默听完禀报,沉吟片刻,手指敲着舆图上的“伏虎营”和“襄州”,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清晰:

“眼下之局,外松内紧。”

“杨知至老奸巨猾,他按兵不动,非是畏怯,实乃‘驱虎吞狼’之策!”

范默眼中寒光一闪,“他加固边防,却不明着进剿,是想逼我们与雷虎先斗个两败俱伤,他再坐收渔利!”

“甚至可能暗中怂恿雷虎来袭扰我等!”

“雷虎,己成肘腋之患。”

“他联纵坐山雕,意在制衡于我。”

“若我等与杨府对峙,他必趁虚而入!”

“此患不除,我等寝食难安!”

“至于荆南成汭,不过是隔岸观火,待价而沽之辈,暂不足为虑。”

范默看向许羽:“大头领,当务之急,须先发制人,速解后顾之忧!”

他提出上中下三策:

“上策:雷霆一击。”

“许头领亲率陷阵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伏虎营,擒杀雷虎,吞并其部众。”

“此策可一劳永逸,但需精准时机,且需防备杨府趁机发难。”

“中策:围点打援。 ”

“伴攻伏虎营,诱其向坐山雕求援,于半路设伏,先歼援军,再迫降雷虎。”

“此策更稳,但耗时较长,变数多。”

“下策:固守待变。”

“加强谷防,谨守门户,待雷虎与坐山雕来攻,凭险据守,挫其锐气后再图反击。”

“此策最为被动,易陷困局。”

许羽目光锐利,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范默脸上,决然道:“取上策! ”

“雷虎匹夫,反复无常,留之必成大患!”

“与其等他来攻,不若我先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