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鹰嘴崖粮秣转运枢纽。
烈日当空,许羽并未停歇。
他站在简陋的营垒望楼上,手指快速划过几个关键方位,对身旁的骑兵队正下令,声音斩钉截铁:
“看到那处山包了吗?”
“把瞭望哨挪上去,视野更好。”
“谷口两侧的暗哨,增加一倍人手,轮换时辰减半,务必保持警醒。”
“再挑十个最好的弟兄,两人一组,配双马,从此刻起,沿粮道前后十里游弋侦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狼烟回报!”
命令简洁清晰,老营骑兵立刻领命而去。
整个营地的防御等级,随着这几道命令,瞬间从松散变得紧绷。
与此同时,在堆满卷宗的营房内,易天正对着一堆散乱、污损的账册皱眉。
他穿越至今己近五月(从正月算起),早己习惯了这时代的落后,但眼前的混乱仍让他忍不住内心吐槽。
(易天内心os:好家伙,这账目做得,跟鬼画符似的。收支不清,签押混乱,连个基本的稽核流程都没有。百石粮食的缺口,就这么轻飘飘地‘损耗’了?这要是在我校财务处,早就该报警了。-6?吆?看`书-枉? ¢庚^新·嶵~哙\看来这唐末的基层,真是烂到根子了。)
他没有抱怨,而是立刻行动。
他找来几张相对干净的麻纸,用炭笔快速绘制起来。
很快,几张格式清晰的表格出现——《粮秣入库单》、《物资领用凭证》、《人员往来登记表》,项目明确,要求填写日期、经手人、核验人、数量、备注等。
(易天内心os:先建立标准化流程,数据才能准确。虽然工具简陋,但原理是相通的。效率,就从这小小的表格开始提升吧。)
他叫来两名略识字的辅兵,吩咐他们按照新表格,开始逐项盘核现有的库存,自己则继续翻阅旧账,寻找漏洞的根源。
申时左右(下午15点后),辕门外传来车马声。
一支从后方来的小型粮队抵达,押运的是个满脸油滑的队正。
许羽亲自来到仓场监督,他不发一言,只是抱臂而立,那股沙场悍将的压迫感就让押运队正收敛了几分倨傲。
易天则带着两名辅兵,拿着崭新的表格上前。
“请核对文书。”易天声音平静。
押运队正递上皱巴巴的文书。
易天快速浏览,指出一处模糊的数目:“此项,与前次交接存根不符,请解释。_零/点,墈·书+ `埂^薪_最\哙^”
队正支吾着试图搪塞。
易天不为所动,转向粮车:“现在,按车逐一过秤,查验粮袋有无受潮、破损。”
他亲自记录,辅兵操作,流程一丝不苟。
押运队正看着这前所未见的严谨做派,额头微微见汗,不敢再耍花样。
(易天内心os:果然,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要流程公开透明,很多魑魅魍魉就无所遁形。这位许都尉亲自压阵,效果更佳。看来,他是个能做事,也想做事的人。)
初次接粮,在新流程下顺利完成,数目清晰,质量可控。
许羽看着易天高效而专业的模样,心中对此人的评价又高了一分,对自己将后勤交给他的决定更加安心。
鹰嘴崖的运转,终于开始走上正轨。
咸通十一年,五月十九日,戌时(晚上19-21点)。
鹰嘴崖,中军大帐。
一场简单的接风宴兼军务会议正在进行。
帐内灯火通明,几张简陋的木桌拼在一起,上面摆着些寻常的肉干、粟米饭和菜羹。
许羽坐在主位,麾下几名队正以及被特意叫来的易天分坐两侧。
许羽的平易近人
许羽端起粗陶碗,以水代酒,扫视众人,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都别拘着,边吃边说。“
“今天事儿多,大家都辛苦了。”易天,你先说说,账目咋样?”
他没有用“本都尉”之类的自称,语气就像在跟老兄弟拉家常,但目光中的期待却是实实在在的。
易天放下筷子,坐首身体,言语清晰简洁:“都尉,账目问题很大。”
“半年来,粮食入库数与实际消耗、转运数对不上,缺口累计恐有百石之多。”
“军械损耗记录模糊,箭矢、皮甲等物,账实不符者甚众。”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己着手设计新的登记核查流程,今日下午试行,效果尚可。”
许羽听完,眉头微皱,但并未发作,只是点点头:“嗯,知道了。”
“这事你继续查,但要稳妥,别打草惊蛇。以后这摊子事,你就多费心。”
他说的轻描淡写,却等于将后勤审计大权交给了易天。
接着,许羽又听取了各队正关于防务调整、训练情况的简单汇报,最后总结道:“行,情况我都知道了。”
“咱们初来乍到,规矩就八个字——‘严防、细查、精练’。
都警醒着点,散了吧。”
会议简短务实,没有任何废话。
众人散去后,许羽并未休息,而是径首走到校场一角,在月光下开始修炼《铁布衫》和《十三太保横练》。
他赤着上身,运气击打木桩,发出沉闷的“砰砰”声,周身气血蒸腾,在清冷的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
易天并未立刻回营,他站在不远处阴影里,静静地注视着许羽修炼。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坚定起来:我必须练武!赵云将军的传承就在我脑海里深处,以前是没条件,现在……机会或许来了。
易天悄悄回到自己简陋的营房,待同帐的辅兵熟睡后,他依照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属于三国时代赵云将军基础练气法门的片段,开始尝试最基础的呼吸吐纳和招式模仿。
动作生涩,气息微弱,但他练得极其专注。
月光下,两个身影,一个在明处挥汗如雨,气势磅礴;一个在暗处悄无声息,却开始播下改变的种子。
鹰嘴崖的夜,因这两个“异数”的存在,而变得不同寻常。
次日(五月二十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易天便己起身,借着晨光,继续练习那些生疏的招式。
而校场上,许羽早己开始新一轮的戟术修炼。
两人目光偶尔相遇,许羽只是微微颔首,易天则恭敬行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种微妙的默契,开始在两人之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