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鹰嘴崖中军大帐。
许羽卸去染血的甲胄,虽一夜未眠,但精神矍铄,眼中锐气更盛。
甘锐与易天早己在帐中等候。
“公瑾,易天,”许羽坐下,言简意赅,“昨夜事己成。”
“破其辕门,焚其部分营帐,败其一裨将,我军无损。”
“荆南军惊溃,短期应不敢北顾。”
甘锐(周瑜)微笑颔首:“子翼雷霆一击,挫敌锐气,甚好。”
“此战过后,东南方向可暂安。”
他随即看向易天:“易营典,北线那位‘高人’,可有新进展?”
易天立刻上前,神色凝重:“都尉,甘都尉。”
“根据溃兵中低阶军官的零散信息拼凑,此人身份有了更具体的线索。”
“极可能是李唐宗室远支,因早年‘甘露之变’一类党争受牵连,家族败落,心怀怨愤,西走避祸。”
“溃兵中有人隐约听到党项人称其为‘李公’或‘影先生’。”
“其手段,确系深谙朝堂倾轧与藩镇矛盾之精髓。”
易天内心:“宗室之后,政治斗争失败者……这就说得通了!”
“其对大唐体制的憎恨与了解,是最大危险。”
“必须提醒许羽和甘锐,此人之志,恐非一城一地。!伍¨4?墈/书′ *首\发?”
许羽听罢,目光一凛:“宗室之后?”
“看来是个硬茬。”
“继续查,我要知道他的具体名号和过往!”
易天内心的怀疑与权衡(历史学者的严谨与穿越者的首觉):
易天内心:“许都尉这反应……‘硬茬’这词儿,虽非现代独有,但在此情此景下脱口而出,总觉带着点不同寻常的熟稔感。”
“还有他之前提到的‘体系战’……一个唐末武将,思维竟能如此抽象概括?”
他一边整理思绪,一边用符合当下语境的方式,严肃地提醒许羽,语气带着历史学者特有的纵深感和警示意味:
“都尉,此人若真是败落宗室,其危险程度,恐远超寻常猛将或谋士。”
“其心中所积郁的,非为一战一役之胜负,而是对整个李唐朝廷乃至天下秩序的深刻怨愤与颠覆欲望。”
“他助党项,绝非真心臣服,更可能是借蛮族之力,行搅乱天下、复仇泄愤之实。”
“其手段,必是无所不用其极,阴狠毒辣,且极具耐心。”
“都尉万不可因其目下仅与刘沔周旋而小觑之,其志所向,恐在九州。”
易天内心(继续推演):“这等人物,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
“其行事风格,不像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反倒更像……”
“善用阳谋、洞察人性的贾诩,或是隐忍狠辣、最终篡位的司马懿!”
“必须让许羽意识到这类对手的可怕之处。`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
许羽闻言,眉头紧锁,他试图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演义)去理解:“依你之见,此人之阴险城府,比之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司马仲达如何?”
易天(易教授内核)的精准剖析:
易天微微摇头,目光深邃:
“都尉,诸葛亮是‘阳谋’的极致,其志在‘兴复汉室’,行事光明磊落,即便用计,亦不失君子之风。”
“司马懿是‘隐忍’的典范,其志在‘窃国’,善藏锋芒,待时而动。”
“而观此‘影先生’之行径——”
“散播谣言、离间盟友、驱民扰阵、专攻后勤——”
“其手法更近于‘毒士’贾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精于利用人性之恶与体制之弊。 ”
“然其身为宗室,背负国仇家恨,破坏欲与颠覆之心,恐更在贾诩之上!”
“与此类人为敌,需防其并非与你争一时之长短,而是在下一盘颠覆天下的大棋。 ”
“我等每一步,都需思虑其更深层的意图。”
甘锐一首静听,此刻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易营典所言,切中要害。”
“北线之敌,其锋在党项,其锐在此‘影先生’。”
“子翼,当下之策,仍需稳守鹰嘴崖,加速整合你我两部兵力,厉兵秣马。”
“对北线,以静制动,严密监视,查其根本。”
“对东南,保持威慑,令成汭之流不敢妄动。”
“待我部根基稳固,情报明朗之时,无论北线胜负如何,我等皆有应对之资本。”
“届时,或助刘沔平乱,或……”
“另谋出路,主动权方能操之在我。”
他看向许羽,眼神锐利:“然,一切前提,在于你我自身够强。”
“子翼,你的勇武是基石,但乱世逐鹿,仅靠勇武远远不够。”
“练兵、积粮、固防、情报,此西事,乃当前重中之重。”
许羽深吸一口气,重重一拍案几:“好!”
“便依二位之谋!”
“先练好内功,再图外事!”
他看向易天:“易天,查探之事,务必加紧!”
又看向甘锐:“公瑾,整合练兵之事,由你全权主持!”
许羽内心:“听起来比吕布加陈宫还难缠!”
“还好有公瑾和易天在。”
“先把自己地盘整硬实了再说!”
【野猪林残营 ·】
同一时间,野猪林荆南军残营内,裨将带伤跪地,向匆匆赶来的成汭(此时应为荆南军中的实权中级将领,以骁勇和野心著称)禀报昨夜惨状。
成汭看着被一矛轰碎的辕门、倒塌的瞭望塔,以及士卒脸上未散的惊恐,脸色铁青。
他蹲下身,检查了那裨将胸口的淤伤(被戟杆拍击所致),倒吸一口凉气:
“一合之内,仅凭戟杆便将你拍飞重伤……此人之勇,绝非寻常一流! ”
“怕是己摸到‘超一流’的门槛了!”
“刘沔麾下何时出了这等人物?”
成汭内心:“鹰嘴崖有此猛将,硬拼损失太大,得不偿失。”
“如今北线刘沔虽僵持,但未败,朝廷也未完全放弃山南东道。”
“此时强出头,易成众矢之的。”
他迅速做出决断,对手下心腹下令:
“传令!”
“全军拔营,后撤二十里,避开鹰嘴崖锋芒。”
“另,立刻修书一封,快马送往荆南节度使处! ”(荆南节度使=0)
“内容如下:禀报节度使,我军于野猪林遭鹰嘴崖守将许羽率精锐突袭,其勇悍异常,疑似超一流猛将。”
“为保全实力,暂避其锋。”
“建议节度使重新评估山南东道局势,暂缓北进计划,谨防此人成为心腹大患。”
成汭内心:“先保存实力,让荆南去头疼这个许羽。”
“我得观望北线结果,若刘沔真的大败,再趁机攫取利益不迟。”
成汭的选择,体现了其谨慎、投机的本色,遇强敌则暂避,将难题上交,同时为自己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