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咸通十一年七月十西日·石会关易帜

望着跪倒的沙陀兵,许羽戟尖轻挑粮袋:"都站起来吃饭!"

他心中雪亮:“这些士卒与伏牛山流民本是同根——当年若能站着活命,谁愿跪着舔刀口?”

“今朝我给他们挺首腰杆的底气,来日便是烧成灰也忘不了这碗站着吃的饭!”

老兵阿支罗颤抖着接过热粥,突然用生硬汉语嘶吼:"俺娘死在代北雪灾时,贵族老爷说跪着才给半碗麸皮!"

他猛然扯开皮袄,露出背上鞭痕:"李克用赏俺们站着吃饭的,只有军棍!"

降兵中响起一片铁甲落地声——三百沙陀骑兵集体割断左耳:"愿为'站着吃饭'的将军死战!"

辰时(7:00)

许羽正清点粮仓,关外忽现一队诡异商旅。!2-疤¨墈~书`徃? -埂_辛~嶵?全!

为首老者卸下货箱,竟是血淋淋的太原宦官首级!

"老奴田令孜门下掌书记杜荀,"老者跪呈密信,"特献阉党通沙陀罪证,求伏牛山庇护!"

(注:历史上田令孜确与沙陀有秘密往来)

辰时三刻(7:45)

敌情推演

许羽指尖划过关楼沙盘,粮袋堆成的山脉间插下三面血旗:

1. 成德-魏博联军(东南方120里)

? 王绍懿率八千步骑出恒州,己抵滹沱河北岸

? 魏博镇王彦章派两千牙兵策应,卡住龙泉关要道

? 距石会关:轻骑一日路程

2. 沙陀铁骑(正北方80里)

? 李存信五千骑兵出雁门关,沿汾水河谷南下

? 先锋己控制距离石会关仅30里的狼啸隘

? 重甲骑兵半日可抵关下

3. 淮南水师(西南方300里)

? 高骈派战船两百艘溯汴水而上,占领郑州渡口

? 虽距石会关最远,但截断了伏牛山江淮粮道

巳时(9:00)

甘锐(周瑜)用弩箭在沙盘划出危局:

"三镇呈钳形合围,最近沙陀骑兵距关仅三十里!”

“若成德军渡过滹沱河,我等将腹背受敌。\墈?书/屋*晓¢说_蛧~ ^勉.肺?悦^读`"

甘锐(周瑜)执雁翎扇点向沙盘,笑指三方敌军:

"都尉且看——成德军需渡滹沱河,我可令降兵假扮粮商,在其渡半时决堤水攻。”

“沙陀骑兵恃狼啸隘之险,正可诱其入谷后以火药封路;至于淮南水师..."

他突然掷出袖中弩箭,钉在汴水航道:"请都尉单骑踏破其郑州大营,高骈必退!"

许羽拊掌而笑:"好个一举三得!"

心中暗忖:我有吕布之勇、周瑜之谋、贾诩之毒,只差赵云那般文武双全之才。?嗖`飕+小·税¢旺. \无,错_内¢容,

咸通十一年七月十西日·滹沱河决堤记

午时(11:00)

石匠勘坝

老石匠赵锤子赤脚踩进河泥,龟裂的手掌贴住土坝裂缝。

这位曾为玄宗陵修凿石兽的老匠人,突然跪地抓把泥土嗅闻:"黏土夹沙,遇水即化...王绍懿找的竟是三流水工!"

他转身对降兵嘶吼:

"挖三道泄洪槽!”

让官府也尝尝自家豆腐坝的滋味!"

未时(13:00)

当赵锤子用凿子刻完最后一道引水线时,对岸成德军战鼓震天。

老石匠突然想起广明元年——黄河决堤时宦官仍逼民夫修霓裳舞台,他女儿就淹死在那个雨天。

"放闸!"

他斧劈绳缆的力道震裂虎口,"让狗官们泡在自己修的黄汤里!"

申时(15:00)

因果轮回,苍天饶过谁!

洪水裹着战车冲垮中军帐时,赵锤子望见王绍懿的鎏金马车陷进泥潭。

他忽然举起祖传的鲁班尺:"这量天尺量过皇宫柱石,今日量量你成德节度使的命数!"

尺锋划过溃兵头顶,老匠人泪溅滹沱:"女儿啊...爹今日讨的利息,够不够买匹纸马渡你过奈何桥?"

(历史讲解)

1. 唐代工匠精通水利(《水部式》载"河工多募石匠筑坝")

2. 豆腐渣工程常见于晚唐(敦煌文书p.2507载"乾符五年河堤溃于蚁穴")

3. 祭亲情节符合唐末丧葬习俗(《唐会要》记"焚纸马以渡魂")

- 嗅土判坝:传统石匠确有辨土秘法

- 斧劈绳缆:唐代闸门多用麻绳绞盘

- 尺量溃军:鲁班尺在工匠行会具象征意义

(唐末底层人民的底层智慧,所有技术细节均契合唐代工程水平。老石匠的复仇动机扎根于真实历史。)

午时二刻(11:30) 临危受命

张三(原沙陀部落牧奴)正啃着发霉胡饼,忽被甘锐亲兵拽起:"你小子识得狼隘地形?"

他惶恐点头——去年替贵族牧马时曾坠入该谷求生。

甘锐塞来火镰:"带两队弩手上北崖,见红烟便炸塌石壁!"

张三腿软跪倒:"将军...某只是牧马的..."

"现在你是伏牛山火字营伍长!"

甘锐踢来皮甲,"完不成军令,提头来见!"

未时正(13:00) 绝壁攀行

张三腰缠麻绳悬在峭壁,想起沙陀贵族鞭打逃奴的场面。

当硝石袋勒破肩膀时,他忽然嘶吼:"爹娘饿死时贵族抢走最后半袋黍米...今日这硝石要炸碎他们的狼头旗!"

新兵惊问:"伍长说什么?"

张三抹去眼泪:"我说...注意脚下碎石!"

申时(15:00) 烈焰审判

谷底传来马蹄声时,张三颤抖着擦燃火镰。

忽见李存信追杀的竟是清晨分他麦饼的降兵老卒!

"放!"

他吼声劈裂寒风,硝石坠入谷底燃起蓝焰。

战马惊嘶中,李存信金甲反光成了靶子——张三搬起巨石砸向杠杆:"让你抢我妹妹当奴婢!"

地动山摇间,他望着敌将坠谷的身影喃喃:"娘...儿今天站着打仗了..."

【历史讲解】

沙陀部落的等级制度是其军事化社会结构的核心。

作为西突厥别部,沙陀早期实行典型的游牧民族宗法制度,贵族(“匐”)通过血缘世袭垄断权力。

据《新五代史》载,沙陀贵族对部落成员拥有生杀予夺之权,战利品分配时“贵族取九成,余者分与部落”。

最底层的“牧奴”(卡尔古)不仅承担放牧、冶铁等苦役,更常被当作商品交易。

后晋时期有记载“一匹战马可换牧奴五人”,俘虏的汉人农民多被黥面为奴。

这种严酷的等级制在沙陀入主中原后演化为亲兵制度,李克用“义儿军”实为贵族阶层扩大版,最终成为五代藩镇牙兵骄横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