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第 370 章

周建国摆手道:“这些客套话就免了。?看?书x屋% ·免?)±费·=2阅?读%°”

“抓紧时间休息要紧,后面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

“保持精力充沛,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

第一道防线交给胡大海守着,周建国相当放心。

方胜利分析道:“敌军连夜进攻,看来他们很着急啊!”

周建国边走边说:“没错,八成是想早点拿下苏州。”

“可惜碰上了我周建国,算他们倒楣。”

两人说着走进后方掩体,抓紧时间闭目养神。

与此同时,日军阵地指挥部。

井出宣时少将严肃地问道:“进攻部队准备得如何?”

参谋立刻回答:“报告旅团长阁下,攻击部队已在阵地就位,炮火准备后就发起冲锋。”

少将沉声道:“对面的守军确实不简单,从之前的火力就能看出来。”

“把我们所有机枪都调上去支持步兵进攻。”

“师团长再三强调必须尽快攻占苏州。”

“要是在小小的唯亭就被挡住,我们还有何颜面复命?”

“明白!”

一名鬼子兵立刻领命,转身飞奔而去。

炮火轰鸣良久,终于渐渐平息。

敌军的进攻再次展开。~d¢i.y-i,k¨a*n~s\h~u-.+c′o+m?

十多辆铁甲战车率先冲出,碾过焦土驶向守军阵地。

大批步兵紧随其后,借着战车掩护缓缓推进。

胡大海关刀般的吼声划破硝烟。

战士们迅即跃入残破的壕沟,在弥漫的硫磺味中架起武器。

胡大海扫视满目疮痍的战场,眉头紧锁。

随着尖锐嘶鸣,数枚光弹腾空炸裂,惨白光芒瞬间撕开夜幕。

那些狰狞的铁疙瘩在强光下无所遁形。

这些薄皮铁棺材虽不中用,但对缺少重火力的守军仍是噩梦。

淞沪血战的记忆涌来——那时只能抱着炸药以命相搏。

胡大海回头望了眼铁路桥,突然喝道:

密集弹雨泼向铁甲,却只迸发连串火星。

(接弹丸在钢板上弹跳飞溅,战车毫发无损。

车载机枪随即喷出火舌,压得守军抬不起头。

身影在弹雨中开始向后转移。

呼啸而至,战士们借着战壕掩护,沿沙袋垒起的矮墙有序撤向桥西。

几名士兵不慎被流弹击中,好在胡大海带领大部分弟兄安全抵达对岸阵地。此时鬼子已碾过华军前沿,成群步兵紧随其后涌上铁桥,误以为团已被炮火击溃。

这座公铁两用桥坚固却狭窄,对岸稀疏的枪声撩拨着日军神经。.求~书·帮? \更·芯?嶵¨全\豆丁接连撞垮沙墙,履带艰难碾过障碍——若换成西方中型,这些防御工事早成齑粉。

当五六辆与数十名鬼子冲至桥中段时,胡大海猛然吹响哨子:"炸!

数名工兵同时按下起爆器。桥体在连环爆炸中断裂,薄皮如纸盒般被气浪撕碎,桥面日军瞬间葬身火海。馀敌仓皇退回东岸,望着浓烟中扭曲的钢铁残骸发愣。

团阵地爆出欢呼。胡大海抹了把汗——暂时的喘息过后,更长的河岸线将成新战场。他知道,狡诈的敌人很快会找来渡船,或从某处河湾悄然逼近。

但对团而言,这或许并非佳音。

日军集结船只尚需时日,而先前团已清空沿岸所有渡船,敌人此刻必然无船可用。

至少方圆数十里内绝无可能。

除非从远处调运船只,抑或就地伐木造筏,再或驱使汽艇强渡。

胡大海盘算着,敌军重组攻势仍需时间。

接下来数小时内应当无虞。

战士们吼声震碎夜幕。

周建国在黑暗中猛然惊醒。

整编第9师团的压力令他辗转难眠,直到确认前线仍无枪声才稍松心神。

恰在此时,脑中响起清越提示音:

提示音接连不断,奖励种类较前次更为丰沛。

最后一个提示让周建国瞳孔骤缩——尤其当听到最后那个特殊的奖励:活生生的士兵!

周建国目光灼灼。这意味着他将拥有一支凭空而来却绝对忠诚的精锐之师。

这些士兵虽然也会受伤、生病甚至战死,却与寻常人有个根本区别——他们永远不会背叛周建国。

起初系统战士数量稀少,此次召唤仅有单人。即便触发六倍爆率,也不过增添六名战士。但按系统规律,这支忠诚队伍将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

随着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六名步兵将在二十四小时内抵达。周建国碾灭烟蒂,夜色中独自行向前线。身后骤然响起急促脚步声,徐虎气喘吁吁追来。

阵地上,倚着战壕浅眠的士兵们被惊醒。凝视漆黑河岸,幽幽道:"毒蛇藏草时,恰是最危险的时刻。

小河静静流淌,月色下芦苇摇曳。

“这种时候的蛇才是最致命的。”周建国低声道。

徐虎紧握着枪:“团长说得对。”

周建国转身迈步:“沿河巡查一圈。”

“您担心鬼子会”徐虎快步跟上。

“桥已经断了,渡水才是他们的选择。”周建国目光深沉,“出其不意才能事半功倍。”

两人巡视至半途,周建国突然驻足举起望远镜。徐虎立刻竖起耳朵,眼睛死死盯着黑漆漆的对岸。

“有动静。”

“果然要偷袭。”

周建国果断下令:“发射照明弹。”

刺眼的白光划破夜空,照亮了芦苇丛中密密麻麻的木筏和钢盔的反光。

枪声骤起,炮弹呼啸。二十多只木筏冲出芦苇荡,在炮火掩护下横渡而来。

“开火!”周建国的声音穿透枪炮声。

子弹如暴雨倾泻,木筏上的身影接连落水。但敌军火力愈发凶猛。

突然,周建国眉头紧锁:“不对”

胡大海带着一营赶到:“团长放心!我们守住!”

“只留一个连,其馀分散驻防!”周建国语速急促,“全营进入战斗位置!”

河对岸指挥所里,井出宣时少将放下望远镜冷笑:“敌人主力已被牵制。”

旁边军官谄媚道:“将军英明!”

胁坂次郎转身向传令官打了手势。

前沿阵地上突然骚动起来。右翼芦苇丛中接连浮出大量木筏,每只载着四五名日军士兵,混杂着多艘机动汽艇,黑压压地向对岸压去。

与此同时,日军重机枪与火炮阵地骤然喷吐火舌,密集的弹幕复盖了对岸守军阵地,其火力强度远超左翼战线。

冲锋的日本军官挥舞军刀嘶吼。

这正印证了日军声东击西的战术——左翼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右翼却集结重兵发起突袭。

满载士兵的渡河器材全速冲过河道,对岸还击火力显得单薄。日军趁机加强压制射击,首批木筏已陆续靠岸,士兵们争先恐后跳入浅滩。

在军官催逼下,登陆日军形成散兵线向前冲锋。

刹那间,守军阵地上机枪火舌连环喷吐,弹雨倾泻而下。冲在前排的日军士兵接连中弹,血雾不断在滩头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