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小郡主……终于打劫到皇宫了?

殿内,三皇子的余党也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算。

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

但二皇子暴露出来的几个人却叫庆隆帝犯了难——这几人无一不是两袖清风的好官,有两个还曾因为民请命而被同僚排挤打压。

庆隆帝深深注视了那几人片刻,最终只罚了三个月的月俸。

他心中是属意秦九州这个最疼爱的皇长子继位的,甚至当初顺秦九州的意扶持三皇子,都是为磨炼他。

却未想直接被三皇子釜底抽薪,坐稳了太子之位。

他再疼爱儿子,也不能拿江山百姓当儿戏,加之秦九州也没志气,便认下了三皇子。

如今三皇子落败,但秦九州从前的感情用事留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叫他难以立刻将储君之位交给他。

二皇子出来的恰到好处——仅从他蛰伏多年还能坚持收容清官来看,至少这个儿子能力与德行没问题。

他需要权衡。

“今日事了,罢朝一日,众卿都回去吧。”庆隆帝终于开口。

众人立刻告退。

——今日看清了龙椅上这位鼻青脸肿的模样,不被惦记上就算好的了。

王太傅临走前终于想起王琦,连同安国公等人将自家孩子带走。

“王?”屈沁被屈尚书抱在怀里,还在使劲儿扭头看温软,圆润的眼睛里满是眼泪,“我要王,要王……”

屈尚书哄都哄不住她。

温软脸上浮起一抹果然如此的笑,十分大度道:“沁儿离不得本座……她再好哄也会分出个远近亲疏,快抱回来吧。”

屈尚书哄不住孙女,只能将她抱了回来。

屈沁刚落地,就蹬蹬自已跑上台阶,攥紧温软的手不放,生怕又被人抱走。

温软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沁儿真乖。”

屈尚书眼巴巴看着,却愣是没等来小孙女一个眼神,只能一脸恍惚而憋屈地告退。

只是把孙女送出去两个多月,怎么……就不是他的了?

还有,回去怎么对全家交代?

众臣告退后,殿内终于只剩下自已人。

庆隆帝捏了捏眉心,这才注意到温软满身袈裟佛珠舍利子,顺口问:“软软怎成了护国寺住持?还未上报朝廷?”

秦九州道:“无生深觉自身功力不足,又被秦温软的天资折服,甘愿退位让贤。”

庆隆帝愣了一下,眼睁睁看着本属于无生的法器在温软手中绽出光芒。

甚至比在无生手里时更亮。

因为震惊,他没察觉到温软已经站在龙椅上,一脚踩在椅背,满脸睥睨天下的威严。

“这……软软竟有如此天资?”庆隆帝面露惊喜,“好,好啊!不愧是朕的孙女!”

皇后也激动地红了眼:“宛如长姐在世。”

两人各说各的,竟也聊的投机。

“正好,朕近日来颇感诸事不顺。”庆隆帝道,“等朕的伤好些,便同软软一起去护国寺祈福吧。”

“可以。”温软思忖着,道,“你写份陈情书呈上,等本座阅览签字后,你拿着本座的签名进入即可。”

庆隆帝一愣:“陈情书?”

他进自已的国寺,怎么还需要谁签字同意了?

一直当木头的追风立刻拱手:“回皇上,因小郡主上任后察觉不少纰漏,有心改制陈腐旧规,如今正在试行,一应事宜会有些繁琐,但一切都是为将护国寺改制得更加肃穆庄严,扬我国寺威名,还请皇上见谅。”

庆隆帝对温软的印象依旧停留在那个已通读四书五经的神童上,闻言竟一点没怀疑。

反而大加赞赏:“若朕之子孙俱如软软,何愁大周不兴啊!”

“父皇说的对!”秦弦举双手赞同。

秦明月也抱臂点头:“她还算行。”

一屋子龙子凤孙,愣是没个将温软的远大志向告诉倒霉亲爹的。

临走前,温软拍着庆隆帝的肩膀:“说来,本座还有一事想与庆隆你商议一二。”

人小鬼大的模样叫庆隆帝稀罕不已,好笑问:“何事?”

“先前你扣了小秦多少年俸禄?”温软胖脸严肃。

她也是被刚才的罚俸提醒,才想起自已还有笔钱在庆隆这没拿回来的。

“这都是本座的钱,念在与你相识一场的份上,本座不与你计较抢钱一事,但你必须双倍还回来。”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权当是给孙女的零花了。

庆隆帝很好说话的点头:“朕从何时开始扣他俸禄的?十年前?一年三万两,十年三十万两,双倍……”

庆隆帝越算越沉默,下意识住了口。

六十万两?

倒不是给不起,而是如此数额庞大的钱……给孩子不安全。

“不对。”温软眯起眼睛,“别偷换概念,本座是问你扣了小秦多少年俸禄?”

庆隆帝看向王福。

王福略算了算,抽搐着嘴角道:“回皇上,一共……一百五十七年。”

一年三万两,一百五十七年是多少来着?

庆隆帝白眼一翻就准备晕过去。

愣是被无生救醒了。

庆隆帝脸色微青:“秦九州。”

秦九州面无表情:“父皇不会是想克扣儿臣的俸禄吧?”

“你能活一百五十年吗!”庆隆帝怒声就骂。

“他能不能活不重要!”温软皱眉怒斥,“重点是本座的钱!庆隆,你年纪轻轻的,可别学老奸巨猾那套,本座再给你脸面,也不是叫你赖账用的!”

庆隆帝震惊地看着她。

正在他隐隐察觉三分脑血栓的真相时,追风适时上前,在他耳边低声开口:“皇上明鉴,小郡主幼时过惯了苦日子,对银钱便也珍视了些……王爷已将私库府库都交给小郡主打理了,也是弥补对小郡主生而不养的愧疚。”

秦九州的私库都去了温软手里?

庆隆帝眼神一动,又的确对温软幼时的遭遇有些心疼。

追风最后加了一把火:“小郡主在某些事上异常执拗,您若能赐下银两,想来在入护国寺一事上,小郡主也会适当松口……三封陈情书之内,必能批下来。”

庆隆帝还没明白三封陈情书的严重性,但到底还是松了口——双倍给一百五十七年的俸禄当然是不行的,秦九州又不是老王八,活不了那么久。

但追风敲定了百万白银,有了对比在前,他倒能接受了。

只有王福欲言又止。

总共才罚了十年,哪有预支后面一百多年俸禄的道理?皇上是不是被宸安郡主过低的底线和脑子给绕进去了?

一车又一车白银从庆隆帝的私库被运了出去。

温软不太满意,但追风说的又有道理。

庆隆是个俭省的皇帝,不乱花钱,以后他的私库都是她的,现在在谁手上倒也不重要了。

一路走到了宫门处。

青玉看着那一车车钱,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小郡主……终于打劫到皇宫了?”

走哪哪脱层皮,这对吗?!

皇上还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