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先除特务

看他有些紧张,朱青云就直接开口说了:

“那我可就开口了,王师长,我要二十支驳壳枪,五十枚手雷,一百斤炸药,而且得帮我运进城来。”

王户贵注视着他,好一会反应过来,这人是戴老板打进汪伪的卧底,而且是以行动为主,不然哪个情报人员会要这么多家伙。

“没有戴老板的命令,我不能帮你,你这次擅自前来接头,越界逾规,而且我现在入住进来,没法和重庆联系。”

他说的是实情,有一部电台,藏在陆郎镇上,一年都用不到一次。

朱青云自顾自的点了烟,说:“命令很快会带给你,你先准备我要的东西。”

“枪没问题,每把只能配五十发子弹,我那没有手雷,炸药日本人管控的很严,给你准备五箱手榴弹。

但有一个前提,必须有戴老板的命令,否则一切都免谈。”

下午,王成孝在一个死信箱里放入一个字条,并发出信号。两小时后,有人回复,上面写了一个地址。

王成孝到了一处安全屋,里面放着一部电台。按朱青云的意思,给重庆发报。

十分钟后,戴老板回电,给了一个接头暗语。

晚上,朱青云特意在餐厅等着王户贵。

“王师长,陆郎是个好地方,两年不见,你发福了。”

“我这人喝凉水都长肉。”

“那说明是有福之人。”

“跟着汪先生干,无福都有福了。”

接头暗语只有戴老板知道,对上暗语,如老板亲临。

朱青云压低声音说:“东西什么时候给我。”

“明天晚上送到三山街462号,这处屋子很安全,暂时借给你用。”

朱青云拿到暗语,王户贵便知这次行动是戴老板安排的,必须要全力支持,索性连自己在南京唯一的安全屋就交给他用了。

“多谢。”

76号处以上的头头全部来了南京,和第一伪国大会议一样,特务们都可以参加凑数。

汪伪给的待遇很高,李仕群授上将衔,副主任中将,处长全是少将,参加组建军事委员会的会议正合适。

晚上,情报机关的人都在夫子庙新亚舞厅聚会,凤善周亲自来邀请朱青云,说是李主任的意思,朱青云欣然赴约。

新亚舞厅平时不对外营业,名字叫舞厅,实际上是特工总部南京分部的俱乐部,每周开放三次,供特务们娱乐。

南京军统在各娱乐场发动十余次袭击,打死打伤几十名汉奸,伪政府痛定思痛,投了一笔钱,专门建了一个舞厅供他们消遣。

凤善周陪着朱青云说话。

“还是南京好啊,你看这设施,虽说比不上百乐门,但和仙乐斯比不相上下了。”

“朱处长,还没有到时候,过一会你就知道了,南京百业萧条,舞厅大多关门,苏区长下了本钱,招了几十名舞女来,个个如花似玉,年轻貌美。”

朱青云假装感兴趣的样子,说:“是吗?那倒要好好欣赏一下。”

在这个地方谈话,凤善周是毫无防备的,在不知不觉间朱青云就把情况摸的差不多了。

晚上九点,是人最多的时候,差不多全南京谍报机关的人都到了,除了26号的人,还有警察厅的,日本宪兵队和特高课的人。

朱青云心中筹划着,他预备把这里给炸了。

戴老板接到电报后,陷入了两难境地,把池远广和邱尧勋一起喊来商议。

这次,邱尧勋先说了看法。

“我认为可以先在新亚舞厅行动,机会实在难得,可一举聚歼南京城的特务机关首脑,这样一来,南京站就获得喘息的机会,重新入城站住脚。”

南京站屡遭重创,人员一补再补,大多是邱尧勋安排的,不少人是他的亲信手下,牺牲众多,有这样一个复仇的机会,绝不会放过。

池远广知道戴老板担心什么,说:

“如果先刺杀汪逆,特务们短时间内不会再去聚会,而且全城大搜,螃蟹的人要立即撤出,也无力再采取行动。

相反,这次会议不会因为新亚舞厅遇袭,就中止召开,我们还有机会刺杀汪逆。”

毛主任附和说:“我同意两位处长意见,汪逆的刺杀并非能一击而中,而打击特务机关却是有十成把握。”

其实几个人都知道,汪某人护卫众多,刺杀成功的的可能性不大,不如另取一个大的成果。

戴老板内心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委座屡屡催促,他无法开这个口,不然,以后属下都畏难推诿,岂不是再也杀不了汪逆。

“好吧,既然你们都这样说,就回电螃蟹,计划照准,但告诉他,刺杀汪逆仍是首要任务,当竭尽全力。”

朱青云算了一下时间,决定在开会前两天实施新亚舞厅的爆炸。

要想炸了这地方,并不容易,这里闹中取静,在夫子庙东北角,背着秦淮河,前面守着四名特务,门里面还有两名内卫。

加上处长以上的人来,都带着几名保镖,武装人员就有几十人。

王成孝在离新亚舞厅不远处租了一间房子,朱青云正和他商量着,孙秋白带着陈玉春敲门进入。

朱青云把大致计划给众人讲解了,最后说道:

“我在里面观察过,只有大门口有个门房,平时,这里只有一个警卫,并没有人来。

今天晚上,你们三人带着炸药进去,一定要藏好,定时晚上六点半。”

孙秋白不解的问:“晚上九点舞厅的人最多,听说苏成德每场必来,如果早了,没几个头目在。”

朱青云轻叹一口气,他何曾不想如此,但几十名舞女,几十条无辜的人命,他实在下不去手。

“执行命令,放炸药时要小心。”

平时舞厅里只有一个特务守夜,问题是他如果死了,行动也就失败了。

夜里十一点,秦淮河上仍有零星的小船往回划,总有些附庸风雅的人,喜欢夜游秦淮河。

一艘船贴着新亚舞厅的后面山墙就过来了。

在后门青石板处,三个人迅速跳上去,另一人撑船稍离远些等候。

王成孝推了后门,拴得很紧,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