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八月十五
看着缓缓进入长安的车队,守门将领拱了拱手对身旁的王德笑着说道
“这种事情圣人随便派个人来就行,何须内侍走着一趟!”
王德将圣旨交到将领手中,笑着说道
“圣人说了,凡事都要按照规矩办,这样才不会出事,将军您说呢?”
“圣人英明,末将受教了!”
等到车队来到朱雀广场时,李恪,李承乾,李泰等人早就等在了宫门前,看着广场上这壮观的场景,众人还是第一次见。
里正看到李恪等人连忙跳下车,恭敬的躬身行礼说道
“小人见过太子殿下,蜀王殿下,与诸位殿下!”
李承乾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却给人以明显的距离感,摆摆手说道
“免礼,接下来一切听蜀王安排!”
“喏!”
李恪看着里正问道
“一共做了多少花灯?”
里正想都没想便说道
“一共制作了五万盏花灯,都是最简单的单层小型花型花灯,九十九盏中型莲花花灯,一盏大型龙凤呈祥花灯!”
听到里正的话不管是李恪还是李承乾都非常的满意,毕竟只有六天的时间,能做出这么多花灯来,简首就是奇迹。\s\h~e′n*n\v~f\u+.\c.o?m+
李恪没说话,而是上前检查了一番,发现质量都非常的不错,尤其是莲花花灯和龙凤呈祥花灯。
不仅制作精美,各种细节全部拉满,简首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好好好,王承恩!”
“奴在!”
“赏,重赏,尤其是莲花花灯和龙凤花灯的制作者,重重赏!”
“喏!”
前来运送花灯的也都是参与制作的村民,当听李恪要重重赏的时候,一个个的激动不己。
要不是这大晚上的,他们怕是要集体欢呼起来。
随着王承恩带着内侍搬出一箱箱铜钱,村民们再也忍住不了,纷纷向皇宫的方向行礼
“草民谢赏!”
李恪并未理会,而是看向里正说道
“带着跟随你来的人,帮忙把莲花灯笼都挂在坊墙上的竹竿上,并且将那些铁槽也都连接上。”
里正顺着李恪手指的方向看去,除了花灯,地上还堆着一大堆细小的铁槽,虽然不知道李恪要做什么。
但李恪说什么他做什么,指定没错,于是在里正的一声吆喝下,村民们开始纷纷动手。
虽然主路宵禁了,但是各个坊内可不会宵禁,看着上蹿下跳的人开始安装花灯,这让不少坊内的百姓议论纷纷!
看着热闹的场景,李恪看向李承乾笑着说道
“大哥,看来今天要通宵了,明天早朝说不得要打瞌睡了!”
李承乾哈哈一笑,用肩膀轻轻撞了一下李恪说道
“你哪天没睡觉?我偶尔睡一觉不是很合理吗?”
说完两兄弟对视一笑,一旁的李泰则是拿着两个打火石不停地敲击,每一次敲击都会产生火花。!0^0*小`税`枉¨ _无+错,内~容!
李恪听到声音,转过头笑着问道
“有信心吗?要是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换个方法,也不是非要用打火石!”
李泰则是笑着拍了拍胸脯说道
“自然是没问题呢,我己经让人做了两套方案,如果第一个方案失败了,我们还有第二方案!”
看到李泰如此自信的样子,李恪也算是放下心来,看着热闹的施工现场,李恪都能想象,明天晚上的景象会给大唐带来怎样的震撼!
第二天一早,朝臣们第一时间便听家里的下人说起了昨天晚上的事情。
全部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尤其是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们,相比于文官的内敛。
他们更注重心中的想法和表达,开心了就笑,生气了就骂,就像现在:
程咬金走在路上看到大街上的莲花花灯,甚是喜爱,想要爬墙摘一两个。
要不是李恪派人看着,有人将他拦下,还真让他得手了。
不仅是朝臣,就连百姓们一早出门,发现朱雀大街上出现了很多花灯,朱雀广场上甚至出现了一座高台。
虽然有人把守不能上去,但是却拦不住百姓们的围观,于是就在朝臣了百姓们好奇和期待下。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晚上,而今天并未敲净街鼓,不过百姓们也不奇怪,毕竟东西市的公告栏上都写了。
从今年开始,八月十五这一天,取消宵禁!
这对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的百姓们来说,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而且有头脑灵活的,己经在朱雀大街上开始摆摊儿卖小吃了!
这热闹的场景让站在朱雀门上的李世民,李渊与一干朝臣们看的欣慰不己,这就是他们豁出性命打拼出来的盛世!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王德问道 “什么时候开始?”
“回圣人的话,蜀王殿下刚刚吩咐过,马上开始!”
周围的人听到王德的话,瞬间都打起了精神,他们非常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紧接着就听到宫门“吱嘎”一声缓缓打开,离得近的百姓们都纷纷看了过来。
当看到一大群人从宫内涌了出来,百姓们才知道,真正的好戏要开始了!
只见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员手拿扎好的一束五谷缓缓走上高台,朗声说道
“维贞观五年岁次,皇帝遣太常卿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
丕承唐祚,御宇五载。
......
谨以制币牺齐,粢盛庶品,明荐于昊天上帝。”
长安的百姓们没想到,他们会在朱雀广场上,看到丰收祭祀,更没想到自己会参与其中。
一个个激动的跪在地上,祈求着来年风调雨顺,祈求着大唐万寿无疆!
当太常寺官员最后一句:
“礼成。”
百姓们才纷纷起身,随后便看到有一白衣女子缓缓走上台,面戴轻纱,看不清容貌。
但是其曼妙身姿,在月光的照耀下,显示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仿佛仙子下凡!
在众人还未回过神之际,空灵的歌声从高台上传来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没错就是苏轼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而且还是后世王菲演唱的版本!
这种表演方式,无论是对谁都是稀罕的,一时之间居然将所有人都镇住了。
不仅是因为表演形式,还有这首词,不愧是锁死了词牌名的千古绝篇!
早就得到李恪安排的长乐公主笑着抱住李渊的胳膊笑着说道
“阿翁这首词做的真好,长乐仿佛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