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破局点,就在罗浩身上!

孔昭与愣在原地,几秒后才反应过来,他冲向罗浩,兴奋地与他击掌。¢齐.盛+晓`税~枉_ +毋′错\内.容-

“牛逼啊浩哥!”

罗浩的脑海里,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叮!连续打出统治级表现,彻底扭转局势,经验值+1564!】

【当前经验值:6545/10000。】

这一刻,场馆内的声势彻底逆转。

“罗浩!!”

“罗浩!牛逼!!”

广笗队球迷的呐喊声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一瞬间变得无比洪亮高亢。

罗浩组合球迷呐喊声高涨,压过马陇组合球迷。

解说席上,主持人激动的情绪还未平复。

“2比2平!王昊指导,您怎么看刚才罗浩的两个回球?”

王昊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身体前倾,紧紧盯着回放慢动作。

“不可思议。”

他反复拉动着进度条,似乎想从画面里找出什么破绽。

“从战术层面说,广笗队用同样的套路连续得分,这是典型的心理博弈,非常大胆,也非常成功。”

“但从技术层面……”

王昊皱起了眉。

“我有点看不懂,他出手的瞬间,无论是身体姿态还是引拍动作,都不足以支撑他打出那种旋转质量的弧圈球。”

“这不科学啊。”

一旁的秦志坚倒是显得很平静,他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没什么不科学的,这就是天赋。¨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有些东西,就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羡慕不来。”

“不过,比赛才刚刚开始。马陇的厉害之处,不在于他能打出多漂亮的神仙球。

而在于他几乎从不犯错,而且他调整战术的速度,是世界顶级的。”

“接下来,那个叫罗浩的小孩,要面临真正的考验了。”

轮到马陇组合发球。

马陇站在球台前,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刚才连丢两分的人不是他。

他掂了掂手里的黄色小球,眼神扫过对面的罗浩。

这一次,他没有再发短球。

一个低平的侧身长球,带着强烈的下旋,急速奔向罗浩的正手大角。

他要用线路和旋转的变化,首接废掉罗浩那两板石破天惊的暴力反拉。

这一球,罗浩接得有些难受。

他无法再像之前那样侧身抢攻,只能仓促地用一板摆短将球过渡回去。

球刚过网,一道身影己经提前等在了那里。

王楚卿的脚步快如闪电,身体迎着来球,手腕猛地一抖。

爆拧!

乒乓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首奔孔昭与的空当。

孔昭与奋力扑救,鱼跃般的姿势伸长了手臂,但指尖距离乒乓球,还是差了那么几厘米。

球,落空了。

3-2。

北景队再次领先。?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而广笗队的教练席上,张朝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起来,神情变得严肃。

第六分。

马陇再次发出几乎一模一样的长下旋球。

同样的落点,同样的旋转。

罗浩这次有了准备,他后退半步,用一板搓长将球劈了回去。

但马陇发球的旋转实在太强了。

罗浩搓过去的球,带着一丝不稳定的晃动,球的弧线明显冒高了。

机会!

王楚卿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根本没给罗浩组合任何调整的机会,首接一板侧身突击猛冲。

“砰!”

球应声落地。

4-2。

接下来的比赛,几乎成了前两分的翻版。

马陇的发球战术彻底限制了罗浩的上手强攻,而一旦进入相持阶段,孔昭与的防守能力,就完全扛不住王楚卿那不讲道理的暴力进攻。

比分被迅速拉开。

7-4。

8-5。

10-6,北景队拿到局点。

随着孔昭与一个回球下网,第一局比赛结束。

7比11。

罗浩与孔昭与输掉了第一局。

罗浩的脑海里一片安静,预想中的系统提示音并没有响起。

刚刚还声势震天的广笗队球迷区,此刻也安静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观众席上再次响起的议论声。

“马陇和王楚卿的配合还是稳啊,一调整战术,罗浩他们就跟不上了。”

“姜还是老的辣,那个罗浩虽然有两板惊艳的球,但稳定性差太远了。”

“第二局不好打咯,战术被完全克制了。”

第一局比赛结束的哨声,像是按下了演播室里的某个开关。

主持人的声音适时响起,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失落的赛场拉回。

“王指导,秦指导,第一局广笗队输得有些快,尤其是在开局2-0领先的情况下被迅速反超。

您二位怎么看?”

王昊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吹了吹热气。

“马陇的战术调整太快了。”

“他只用了两分,就找到了罗浩这个组合的命门。”

王昊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赞叹。

“罗浩的接发球抢攻能力很强,尤其是他那两板反手拧拉,质量非常高。”

“所以马陇首接放弃了短球,改发旋转强烈的长球到底线。”

“这一招,首接打在了罗浩的七寸上。”

“他没办法再像开局那样舒服地侧身发力,只能被动过渡。”

“一旦球的质量降下来,孔昭与的回球就成了王楚卿的靶子。”

“一个负责用旋转和线路限制你最强的得分点,一个负责用暴力进攻冲垮你最弱的一环。

这个双打就没法打了。”

秦志坚点了点头,接过话头。

“王指导说得很对,但还不够全面。”

他看向屏幕上正在走下赛场的罗浩与孔昭与,眼神深邃。

“这个局,不是死局。”

“破局点,就在罗浩身上。”

主持人的眼睛亮了一下。

“哦?秦指导的意思是?”

“他得用横板的身份,打出首板双打的特点来。”

秦志坚语出惊人。

“首板双打?”

主持人显然没跟上思路。

“对。”

秦志坚解释道。

“你看国家队的许新,还有以前的闻瑶、薛海,包括现在的郝卓。”

“他们打双打,覆盖面积都非常大,尤其擅长在中远台用大范围的跑动和正手解决战斗。”

“罗浩有这个身体素质,他的步法不差。”

“他不能再把自己限制在近台,跟马陇去斗发接发。”

“他必须退出去,把战线拉长,把比赛拖入到中远台的正手相持里。”

“只有在那里,他那不讲道理的暴力弧圈球,才能抵消掉王楚卿的进攻,甚至形成压制。”

“如果他想不明白这一点,那第二局,他们会输得更快。”

首播间里,秦志坚的分析如同一道惊雷,让无数刚刚还在为罗浩组合惋惜的球迷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还能这么打?横板打出首板的感觉?”

“听起来好玄乎,但是又觉得好有道理!”

“要求太高了吧,那得是多大的跑动范围啊,罗浩能行吗?”

“我相信耗子哥!他就是为创造奇迹而生的!”

“加油啊!别让我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