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四军对峙

这话正戳中赤焰首领的心事。

他与苍木部关系恶化,三部联盟名存实亡,确实急需新的出路。

但看着对面的镇西军,他仍犹豫不决。

"你看清楚,"兀朮继续煽动,"镇西军最多来了五千人。若真要为扎布撑腰,怎会只派这点兵力?如今汉人自己内斗得厉害,他们哪还有余力管草原上的事?"

这话倒是不假。陆平宣此次派兵前确有交代,以威慑为主,若事不可为,保存实力以应对关内乱局。

赤焰首领盘算再三,终于咬牙:

"好,我跟你干,但你要说话算话。"

"放心。"兀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就在这时,对面阵中传来一阵骚动。

兀朮命长子:"派人去看看怎么回事。"

不多时,探查之人回报:

"首领,又来了支汉人军队,看旗号是陇西守军。"

兀朮与赤焰首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诧异。

今天究竟是什么日子,各方人马齐聚于此。

"镇西关军与陇西关军素来不合,"兀朮很快想通关键,冷笑道:

"说不定我们还能先看场好戏。"

赤焰首领闻言,也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白鸟部这边,阿诺叔看着奔来的陇西关军,心虚地凑近老首领扎布:

"他们该不会是为上次我们偷钱的事,来找麻烦的吧?"

扎布抚着坐骑的鬃毛,瞪了阿诺叔和女儿一眼:

"若真要找麻烦,早就出兵了。此时前来,必不简单。"

史高率领六千兵马在距白鸟部两百步外停下,独自策马上前高声道:

"本将奉镇军大将军之命,特来协防白鸟部。"

扎布策马相迎:

"我是白鸟部首领扎布。将军说是奉镇军大将军之命前来?"

"正是。本将得知有他部来犯,特来驰援。"

阿雅闻言大喜:"太好了!汉人里的好人真多,那位镇军大将军一定和大丫妹妹一样好心。"

巴莫也点头附和。

史高望向拓岩那边的军阵,问道:

"那边的镇西关军,所为何来?"

"他们也是来助我们抵御青雾部和赤焰部的。"扎布答道。

史高心下稍安,再次策马上前,对着青雾部与赤焰部的联军高声喝道:

"我乃陇西关参将史高,尔等竟敢犯我边境,还不速速退去。"

兀朮闻言大惊,他万万没想到陇西关军竟是冲着自己来的。

而镇西关参将见状,暗松一口气。

陇西关军并无意为敌,反而目标一致,他乐得有人相助。既能完成陆平宣交代的威慑,又不必让镇西军单独承担风险。

他当即策马与史高并肩而立,声震四野:

"若再不退兵,定叫尔等有来无回。"

两关将领同时亮出兵刃,身后大军齐声呐喊,声浪震天动地。

兀朮与赤焰首领面色铁青,心知今日已一败涂地。

在两位汉人将领的注视下,青雾部与赤焰部的联军后撤,最终消失在草原尽头。

史高与镇西参将默契地各自收兵回关。

拓岩率黑石部众殿后,确保联军真正远去后,方才辞别白鸟部。

白鸟部落的危机就此解除。

经此一役,草原格局悄然生变,白鸟部与黑石部声望大涨,青雾部赤焰部的野心大受打击。

陈景玥离开陇西后,为照顾受伤的赵伯、赵原,一路缓行,于四月二十三抵达雍州府城。

见天色已晚,陈景玥决定在城中暂住一宿,次日再动身返回平湖县。

一行人数量不少,依旧包下一家中等客栈落脚。

陈景玥考虑到陶氏与赵原身份不同寻常,而北院并无多余丫鬟伺候,日常起居难免委屈二人。

陶氏等人安顿妥当后,陈景玥唤来慕白吩咐道:

“你去寻个可靠的牙行,让他们送些懂规矩的丫头来,价钱不是问题。”

慕白领命而去。

牙行接到这等上门生意,摸不清主家具体要多少人,为求稳妥,索性一次带来二十个年纪不一、模样周正的丫头。

陈景玥在客栈堂中见了人,将陶氏请来,道:

“师娘,家中简陋,怕一时安排不周。这些丫头您亲自看看,选几个合眼缘的带在身边。若不满意,明日我再让他们换一批来。”

陶氏望着眼前垂手而立的丫头,又看向考虑得如此周全的陈景玥,感激道:

“景玥,有心了。”

陶氏心中思忖,此番随陈景玥回乡,她家中境况尚未可知,不便多添人手,先指了两个模样清秀的丫头,说道:

“就这两个吧。”

人牙子见陶氏只选了两人,脸上虽堆着笑,心里却不免有些失望。

陈景玥见状上前,目光扫过剩余之人,温声询问:

“师娘,可是这些人都入不得眼?我让人牙子再换一批来。”

“景玥,不必麻烦,”陶氏婉拒道:

“我觉得两个已经足够使唤。”

陈景玥劝道:

“师娘,两个怕是周转不开。师兄与赵伯都需精心照料,您身边也不能少了伺候的人。不妨再多挑几个。”

她转头看向人牙子:

“把这些姑娘都带近些,让师娘仔细瞧瞧。”

人牙子连忙招呼丫头们上前。

陶氏见陈景玥如此,想到儿子和赵伯确实需要人照顾,便不再推辞,又挑选起来。

最后又挑选出两个模样偏上乘,瞧着伶俐的。

陈景玥见陶氏选妥,想着家中情况,自己此番还带着众多护卫回去,索性也点了四个看起来老实本分的丫头。

一旁人牙子见一桩做成八人生意,喜得眉开眼笑。

慕白付清银钱,人牙子领着剩余之人离去。

陈景玥对陶氏诚恳道:

“师娘,我自幼长于乡野,于世家规矩多有不懂。您挑选的丫头,往后有劳您费心了。”

陶氏立刻明白陈景玥话中深意。

这四名丫鬟从此便是她的人,如何安排调教全凭她做主。

至于陈景玥自称生于乡野,陶氏只当是她的自谦之语。

经历这许多,她早已明白,眼前这位的见识与手段,远非寻常世家女子能及。

陶氏带着新挑的丫鬟离去后,慕白上前低声问道:

“主子,为何不一道给赵公子配个贴身小厮?日常起居总比丫鬟方便些。”

陈景玥微微摇头:

“师兄身边的贴身之人,不比其他。小厮日夜随侍,关系可大可小,人选需慎重。待安顿下来,休书一封禀明师父,看他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