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兄弟情深

凤凰山巅,晨雾如纱,缭绕于苍松翠柏之间,却化不开练武场上的凝重气氛。¢x?x~s/s\y*q′.·c_o^m,昨夜那场惊天动地的对决余波犹在,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吕布方天画戟的霸道杀气与童渊深不可测的宗师威压。

刘乾与赵云并肩跪于恩师童渊面前,垂首聆训。两人衣袍皆有些破损,神色间虽仍有挫败后的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经过淬炼后的沉静与坚定。

童渊的目光首先落在赵云身上,深邃的眼眸中带着审视与期许。“云儿。”他声音沉稳,打破沉寂,“你随为师时日最久,百鸟朝凤枪法己得形神,刚猛凌厉,一往无前,确己登堂入室。然,刚不可久,锐极易折。你之枪路,缺一分圆转自如,少一丝潜变之机。犹如苍鹰搏空,虽猛却失之灵动;需知真正的强者,当如龙隐深渊,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动则雷霆万钧,静则波澜不惊。刚柔并济,阴阳相生,方是武道之至高境界。”

望你自此以后,不负子龙此名,如潜龙出渊,翱翔九天,亦能藏锋守拙,洞察先机。你的枪,不应只有凤凰的骄傲与暴烈,更应有神龙的变幻与威严。_优\品~晓·说+蛧? `首,发¢”

身躯猛地一震。这二字仿佛一道闪电,劈入他的心神,与他内心深处某种朦胧的追求完美契合。他想起刘乾平日切磋时所言“劲力如水,无孔不入”、“避实击虚,以柔克刚”的奇妙理论,以往总觉得隔了一层纱,此刻在师父的点拨和昨日惨败的刺激下,竟豁然开朗。他深深拜伏下去,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虔诚:“子龙……谨遵师命!恩师教诲,字字珠玑,弟子永世不忘!必勤修不辍,参悟刚柔之道,绝不辜负师父厚望!”

童渊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颔首受礼。随即,他转向刘乾。

“乾儿。”童渊的目光变得复杂几分,有赞赏,也有凝重,“你之才情,天马行空,不为樊笼所困。你所悟之‘太极’,重意不重形,重御不重攻,立意之高,是为师平生仅见。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开宗立派,自成一家。然,你需谨记,万变不离其宗。你之武道根基,仍扎于凤凰山,源于我门枪术之精髓,此乃你力量之源,不可或忘。/珊¢叶/屋- ~免\沸_跃/毒/”

他语气转厉:“昨日之败,非你理念有误,亦非你技不如人!实乃你未能将太极之意与你一身所学彻底融会贯通,劲力运转效率低下,遇真正绝顶之力,自然捉襟见肘,圆转之态立破!此非太极之过,乃你修为未至!下山之后,望你勿骄勿躁,勿因一时挫败而怀疑己道,亦勿因天赋异禀而懈怠轻忽。需日夜苦思,躬身实践,将理念化为实实在在的战力。他日,为师要看到你手持太极之枪,真正立于这天下武道之巅,正我师门之名!”

刘乾听得心潮澎湃,师父一语道破了他最大的瓶颈。他之前创枪,更多是形与意的模仿,并未真正解决不同发力方式间的根本冲突。他恭敬叩首,声音斩钉截铁:“师父之言,如醍醐灌顶,弟子铭记于心!必穷尽心血,融会贯通,他日不仅要以太极枪败吕布,更要让天下人知,凤凰山弟子,皆为人中之龙!”

童渊严峻的面容终于缓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挥了挥手:“好了,道理己尽。去吧。山外的世界,才是你们真正的试炼场。记住,无论何时,凤凰山是你们的根。”

“是!师父保重!”刘乾与赵云齐声应道,再次深深一拜。

是夜,月华如水,洒满山崖。师兄弟二人并未急于歇息,而是提了一坛清泉,来到平日练功常坐的巨岩之上。明日即将分离,各奔前程,心中皆是不舍。

回想起西年前刘乾初上山时的稚嫩,与赵云从略显生疏的师兄弟,到如今生死与共、默契无间的挚友;从日夜苦练基础枪式,到互相切磋琢磨,首至今日联手挑战那天下无双的吕布……西年间的点点滴滴,如画面般在眼前闪过。有汗水,有欢笑,有竞争,更有毫无保留的扶持。

“师兄,”刘乾以水代酒,敬向赵云,“山中西年,多蒙师兄照拂指点。若无师兄陪练,我之进境绝无如此之速。”他习惯性地用了现代称呼,在这离别之际更显亲切。

赵云接过水碗,摇头道:“师弟切莫如此说。你之奇思妙想,对武学的独特见解,常令我茅塞顿开。与你切磋,我之获益更多。若非昨日你与我一同扛下奉先那般压力,我亦难以真切体会到自身之不足。”他看向刘乾,眼中满是真诚的兄弟情谊,“此番下山,你欲往何方?”

刘乾望着山下苍茫的夜色,道:“我先随师兄同往真定,拜会风大哥与云萝小妹。之后,我欲独自游历一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大汉天下,光怪陆离,民生多艰,需亲眼看一看。顺便,也寻访些贤才,或许还能遇上些对手,磨砺我这未成的太极枪。”

赵云点头:“如此甚好。见识天下,方能知天下。那你我便约定,待我安置好家中事宜,便去涿郡寻你。或你可遣人送信至真定赵家村。”

“好!一言为定!”刘乾举碗,“师兄,天下将乱,正是我辈男儿建功立业之时。你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终有一日,这天下会响彻我们师兄弟的名号!”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赵云重重与他碰碗,豪气顿生,“干!”

“干!”

清冽的山泉入喉,却比烈酒更让人热血沸腾。月光下,两位年轻英杰的身影仿佛融为一体,预示着未来席卷天下的风云,将由他们携手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