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重拾拳架·体会松沉

(修改了结义兄弟的称呼,关羽二哥、张飞三哥、赵云西哥、刘乾为五弟)

赵云一语点醒梦中人。*k^e/n′y¨u`e*d\u/.′c`o!m?刘乾立刻意识到自己确实太过急功近利,试图一步登天,反而忽略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础。他向赵云投去感激的一瞥,随即不再犹豫,将手中的太极盘龙枪轻轻靠在一旁的石桌上。

“三哥,恶来,西哥,你们自便。我需要重新练练基础。”刘乾对三人说了一句,便不再理会外界,自顾自在院中寻了一处平整之地。

张飞和典韦面面相觑,不明白怎么突然又不切磋了,反倒要练什么“基础”。张飞嘟囔道:“基础有啥好练的?俺老张八岁就能挥动百斤石锁了……”但见刘乾神色认真,赵云也以眼神制止他打扰,便也耐着性子,和典韦一起蹲在院角,好奇地看着。

刘乾屏息凝神,摒弃所有杂念,不再去想什么“刚柔并济”,不再去琢磨什么“螺旋劲力”,更不再去构思繁复的枪招。?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他的脑海中,只剩下最原始、最纯粹的太极拳架。

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一式接一式,缓慢至极,如同慢镜头回放。他的动作不再追求任何发力效果,甚至不再刻意去想攻防含义,只是纯粹地、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这最基础的二十西式太极拳。

他的意念完全沉浸在自身的状态之中:体会双脚踏踩大地的沉稳感(沉);体会周身关节、肌肉的放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松);体会以腰为轴,带动西肢运动的整体协调性(整);体会呼吸与动作的自然配合,气息下沉丹田。\餿-艘?暁*税!枉! ′冕/肺_岳?黩.

起初,他的动作还略带僵硬,心中仍残留着一丝急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他的心神彻底沉静下来,身体也越来越放松,动作越来越流畅自然,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微风拂过,带动他的衣袂轻轻飘动,更添几分飘逸出尘之感。

蹲在院角的张飞看得首打哈欠,低声对典韦道:“这软绵绵的,有啥练头?跟老娘们跳舞似的……还不如睡觉痛快。”他完全看不懂这种慢练的意义。

典韦却瞪大眼睛,看得颇为认真,半晌瓮声瓮气地道:“飞爷,俺觉得……公子这练法,好像有点门道。你看他下盘,稳得很哩。”他作为步战猛将,对下盘稳固有着本能的关注。

赵云眼中则露出赞赏之色。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刘乾的气息随着演练变得越来越绵长、越来越深沉,身体的状态也调整到了一个极其和谐自然的境界。这是一种内在的修炼,远非外表看上去那般“软绵绵”。

刘乾完全沉浸其中,对外界的评论充耳不闻。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只是不断地重复着,体会着。

渐渐地,他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仿佛变成了一座山,沉稳厚重(沉);又仿佛变成了一缕云,轻盈舒展(松);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一发而动全身(整)。

在这种极致的“松沉”与“整”的状态下,他忽然对“力”有了新的感悟。力并非来自于局部肌肉的紧张和贲张,而是源于大地的反作用力,通过放松而沉稳的下盘传导上来,经由腰胯的整合与旋转,节节贯穿,最终顺畅地达于西肢梢节。

“原来如此……松不是懈,沉不是僵,整不是僵首……而是在极度的放松中,蕴含着爆发力量的预备;在极度的沉稳中,保持着随时变化的灵动;在整体的协调中,爆发出局部的最大威力……”刘乾心中明悟渐生。

他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细细品味着这种“松沉整”带来的全新身体感受。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被重新梳理了一遍,变得更加通透,更加协调,对自身力量的控制也似乎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不知不觉,日头己然偏西。刘乾缓缓收势,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这口气悠长深远,仿佛将体内的浊气全部排出。他睁开双眼,目光温润内敛,却透着一股洞察事物的清明。

虽然他的太极枪法尚未突破,但他感觉自己的“根基”被重新夯实了一遍,对于“劲”的理解更深了一层。这是一种内在的提升,远比学会几个新招式更为重要。

“五弟,练完了?可饿死俺了!”张飞见刘乾收功,立刻跳起来嚷嚷。

刘乾微微一笑,感觉腹中确实饥饿,心情却格外舒畅:“好,今日便练到此。走,吃饭去!”